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集邮博览》杂志自1982年7月创刊至2006年12月休刊,25年共发行了225期(包括1992年发行的、未编入总期号的一期增刊号)。《集邮博览》1982年至1986年(总1—19期)刊名是《北京集邮》,自1984年第1期(总6期)开始使用邮发代号(2-230)在全国公开发行,直至2006年12期。从1987年第1期开始改用刊名《集邮博览》。  相似文献   

2.
为节省篇幅,本期不再刊发《集邮博览》2004年总索引。《集邮博览》2004年总索引将和其他集邮类报刊索引联合编排,收入《2004年全国主要集邮报刊文章索引》,在《集邮博览》2005年增刊1《中国集邮年刊·2005年版》发表,读者届时可向本刊邮购。上述索引不收录的收藏类文章索引现予刊发。  相似文献   

3.
《集邮博览》办刊30年中,曾于2006年12月后一度休刊,2007年8月又复刊。当时在集邮界引起了热议和极大关注。这一停一复,让读者由惋惜变成欣喜。也给我们留下了十分难得而又颇具收藏意义的两本杂志:《集邮博览》总第224期停刊号和《集邮博览》总第225期复刊号。其中《集邮博览》复刊号。作为五年前国内第一本公开发行的全彩色印刷的集邮期刊,尤为广大热心读者、特别是文献集邮爱好者所追逐和青睐。  相似文献   

4.
本索引根据《集邮文献分类表》(简表,载本刊1998年第9期)类目编排,增加了邮政.收藏等索引.题名和票品名有的根据其内容缩略或重拟.斜线后为作者暑名,短文或为减少移行时从略.数字为发表的期次和页码(如0325为第3期25页).Z1代表增刊1《中国集邮年刊2003年版》,Z2代表增刊2《税票研究专刊》.F1、F2、F3、F4分别为封面,封二、封三、封底.C1、C2、C3、C4分别为插页1、2,3,4,依此类推.(2002.1027-)0343表示对2002年第10期27页文章的增补、更正或质疑、商榷,刊登在2003年第3期43页. 检索说明请看本刊2000年第6期3页《读<博览>查文献有索引更方便》一文.  相似文献   

5.
《集邮博览》创刊于1982年,原名《北京集邮》,当时是北京市集邮协会的一本会刊。1987年更名为《集邮博览》。不知何故,2006年突然宣布休刊。所幸2007年8月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而复刊,广大读者由忧变喜。这一变化,使《集邮博览》从省级上升为国家级的一本期刊,从此为《集邮博览》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本索引主要根据《集邮文献分类表》[简表,载本刊1998年第9期]类目编排,增加了邮政、收藏等索引。题名和票品名有的根据其内容缩略或重拟。斜线后为作者署名,短文或为减少移行时从略。数字为发表的期次和页码(如0325为第3期25页)。ZK代表增刊。F1、F2、F3、F4分别为封面、封二、封三、封底。C1、C2、C3、C4分别为插页1、2、3、4,依此类推。(2001.1135←)0527表示对2001年第11期35页文章的增补、更正或商榷,刊登在2002年第5期27页。检索说明请看本刊2000年第6期3页《读〈博览〉查文献有索引更方便》一文。  相似文献   

7.
李忠 《集邮博览》2012,(7):55-55
2012年,《集邮博览》迎来了30岁生日,屈指数来,我与《集邮博览》相识已经有24个年头了。我与《集邮博览》初次邂逅,是在1988年。那年我刚高中毕业,走进了社会。当时我集邮已有10年了,但在集邮的道路上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有一天,上中学的妹妹从学校门口的邮亭买了一本1988年第2期《集邮博览》送给我,我一见这份杂志就特别喜欢。读了以后,我便被这本薄薄的、只有32页的小册子深深地吸引住了。因为里面的信息真是太丰富了,特别是“封片简戳”版的文章,我反复阅读了多遍,从此开始痴迷于收集《集邮博览》上介绍的风景日戳。  相似文献   

8.
《集邮博览》2005年第5期发表了西安范立民先生的《我国印数较大的几种集邮图书》一文,让我们了解到有哪些印量较多的集邮图书。但是配文附有的“印数大于10万册(含)的集邮图书统计表”中的集邮图书,不仅在邮书名称、出版时间和印数上有一些错误,而且还少列出了三种,现做一纠正与补充。同时对因统计与  相似文献   

9.
拜读《集邮博览》总198期上《<新民晚报>“集邮”专版(编号)回顾》一文,我找出自己装订成册的五大册集邮版,细细浏览了这历时8年的378期,勾起我与《新民晚报》集邮版的许多往事,择其三录之。从头寻找1997年2月我应邀到宁波老市区邮友办公室晤谈,期间拿起一摞报纸信手翻阅,不意间翻到第6期《新民晚报》集邮版,顿觉眼前一亮,因当时还没有彩版的集邮报,而这张报却五彩缤纷。邮友见我全神贯注看报纸,便说你喜欢就拿去吧。这份报我看到过几期,可能已出了一  相似文献   

10.
《文献集邮简报》总第六期“集邮文献信息”栏介绍了三篇关于南极方面的集邮文章。无独有偶,《地理知识》杂志(全彩文图)1999年第3期也有一篇有关南极方面的文章,题目是《邮票上的南极洲》,作者郭扬。全文共分五部分:1.邮票上南极大陆的变迁:揭示了古大陆  相似文献   

11.
常春 《集邮博览》2016,(4):78-82
《集邮博览》(原名《北京集邮》)自1982年创刊至今30多年来,共发行18期增刊。改版之前发行8期,复刊改版之后发行10期,除1992年发行的增刊未编号外,其他17期均占总期号。从内容上来看,包括集邮年刊、邮展活动、学术专题、集邮人物、地方集邮等,极具鲜明的主题和时代特点。一、1992增刊——《集邮纪实文学专辑》发行于1992年6月,没有总期号,黑白96页,规格与正刊相同。由集邮博览杂志社编辑出版,安徽安庆市报刊零售公司国内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国外总发行。安徽省铜陵新华印刷厂印刷,准  相似文献   

12.
集邮动态     
《中国集邮年刊》(2003年版)《集邮博览·税票研究专刊》出版《中国集邮年刊》(2003年版)、《集邮博览》增刊2(税票研究专刊)同时出版发行。《中国集邮年刊》(2003年版)与2002年版相比较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都有较大的变化,篇幅增加一倍(200页),内容涉及更广泛、活动反映更客观、资料统计更权威。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本人从《北京集邮》创刊以来,一直是贵刊的忠实读者,后来改名为《集邮博览》,也从未间断订阅。近年来《集邮博览》大规模扩容,从原来的每期48页扩大到96页,刊费也相应增加。现在的杂志把原来“集邮研究”的内容都加了进去。“研究”、  相似文献   

14.
25年,四分之一世纪。《集邮博览》自1982年7月创刊,至今已历经25年的岁月沧桑。这25年,正是中国集邮活动开始大发展,经历大起伏的重要历史时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一岁之末,我们对《集邮博览》问世以来出版发行的220余期进行一次大盘点,既是对她25年多彩历程的回眸,也是以《集邮博览》的视角对这一时期的中国集邮活动做一次必要的梳理。于是便有了本期的专题——"《集邮博览》25年"。  相似文献   

15.
《集邮博览》2000年6、7期发表了李明等先生《外国在华邮政属于中国邮政史范畴》文章后,张莘农先生在《集邮博览》2001年4期发表《“外国在华邮政”不属于中国邮政史范畴》一文,提出了相反的看法;李明等先生在《集邮博览》2001年8期发表《再论外国在华邮政属中国邮政史范畴》文章,作出进一步的探讨;王微先生在《集邮博览》2001年11期发表《依然值得商榷》一文,谈了自己的观点。此后一年多来,未见有人再撰文探讨。  相似文献   

16.
《游泳季刊》2007,(4):40
11月10日,本刊第3期发表的论文已全部收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自2005年起,在《游泳季刊》发表的论文已全部被收入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在网络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www.cnki.net,进入中国知网首页,再进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再点击《游泳季刊》,即可查阅本刊2005年以来发表的全部文章。本刊发表的论文已全部收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17.
《集邮博览》的前身是《北京集邮》,1985年第4期《北京集邮》奏响了风景日戳序曲,该期第26页刊载的杨慧琳先生《重视极限明信片邮戳的选择》一,提出了极限片的邮戳应以邮政日戳(包括风景日戳)为最佳选择,这是较早提倡用风景日戳制作邮品的章,因而特别引人注目。第29页刊载的杨耀增先生《借鉴、择善而从》一,首先介绍了台湾省邮政部门镌刻和使用风景日戳的情况,又联系大陆实际谈到:“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全国的旅游胜地吸引着国内大量的游客,  相似文献   

18.
本目录列出的是2003年度《中国集邮报》、《集邮报》、《集邮》、《集邮博览》、《上海集邮》、《天津集邮》等公开发行报刊上刊出的有关航天集邮题材(含少量天文题材)的文章简目。按发表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其中的“篇幅”,是指该文章的字数多少,分为A,B,C三等。A等为500字以下,B等为500—2000字,C等为2000字以上(因字数统计或有不准,“篇幅”栏列出的字  相似文献   

19.
2003年第10期《集邮博览》发表了黄国建先生的“从《最新外国邮票总目录》所想起的”的文章,笔者看后,觉得十分有必要再写一篇文章来谈此书。作为一名外邮收藏爱好者,自  相似文献   

20.
向辉 《上海集邮》2013,(3):37-38
2012年第8期《集邮博览》以“中国第一次邮票展览”为题发表了曹源福撰写的文章,引用了当年《晨钟报》、《武进报》的有关报道,对该次邮展的来龙去脉作了详爆的叙述。最近,笔者从1918年的上海《时报》中查到关于该次邮展筹备更为详尽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