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丹 《科教文汇》2010,(27):10-11
关怀模式是德育中的重要方法。每一个学生都有被关怀的需要。关怀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和老师应该从关怀的环境、关怀的方式、关怀性师生关系的建立等方面着手,使学生在关怀的气氛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辅导员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之一。笔者从学生工作经历中,选取一则心理辅导类案例,通过发现、了解、干预、关怀等,稳定学生情绪,帮助学生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可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辅导员始终树立"学生中心"理念。同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关怀学生,营造良好氛围;正确引导学生,恢复学生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3.
在德育教育中创生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道德教育的本质要义,是为学生提供一种人文教育关怀。因此,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应更多地从人性关怀的角度进行。笔者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创设了富于人文关怀的学习情境,有效地实现了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培养。  相似文献   

4.
因关怀缺失导致大学生道德滑坡,已成为辅导员需要关注并解决的问题。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群体特性、辅导员"关怀者"角色,迫切需要辅导员形成关怀能力。本文从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出发,阐述关怀内涵及环节,民办高职关怀型辅导员建设重要性及如何培养关怀型辅导员。  相似文献   

5.
浅谈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也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人文环境。它不仅能够使教 育教学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使整个社会充满人文关怀的温馨。  相似文献   

6.
杨晶晶 《科教文汇》2012,(5):101-101,114
想象在作文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让想象进入学生习作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更是对学生生活的一种关怀.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故班主任对班级学生应给予较多的情感关怀,对待学生,要像医生对待病人一样,要寻找病因,对症下药。本文从个人的班级管理案例出发,总结作为班主任这半年来的实践,我觉得,赏识、鼓励、宽容是最基本、最有效的药方。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科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对某三甲医院实习中后期的300名本科护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用t检验分析,多因素选择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75份,有效回收率为94.8%。护理本科实习生人文关怀品质总分为(115.47±19.03)分;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科室的人文关怀氛围、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相关培训等方面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护理本科实习生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科室的人文关怀氛围、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相关培训是影响其人文关怀品质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本科护理实习生的人文关怀品质还处于一般水平。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科室的人文关怀氛围、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相关培训等影响护理本科实习生的人文关怀品质。  相似文献   

9.
周梨萍 《科教文汇》2012,(29):102-102,104
人文关怀是教育的灵魂,但现实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缺少对学生心灵的呵护,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降低.本文试从备课和上课两个环节指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针对多媒体在历史课堂上的使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最后指出在人文关怀渗入历史课堂过程中我们所要坚守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时,企业的人文关怀如果不够,实习学生的身心健康将得不到重视,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企业重视对顶岗实习学生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1.
丁晓腊 《科教文汇》2009,(17):201-201,211
引导学生关怀现实是中学历史教学的职能之一。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剖、对历史与现实之间多维联系的构建以及开展研讨型学习等方法,可以实现历史教育启迪思维、以史为鉴的功能,让历史充满人文主义的现实关怀,推动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樊美玲 《科教文汇》2010,(31):23-23,4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人文关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不只体现在对大学生当下的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更应该关注的是大学生的未来和发展,其最高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关爱是人文精神的第一要素;情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心理基础。情感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郭丽 《科教文汇》2011,(11):13-13,39
高中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艺术活动,在工作中要讲究方法。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四点巧妙方法即完善自我让学生尊重、巧妙沟通使学生喜欢、善于激励帮学生自信、表达师爱给学生关怀,供同仁借鉴。  相似文献   

14.
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有效性,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的理念,构建和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在此基础上,要加强高职院校的政治和思想教育,坚持启发、个性、沟通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是必要的。本文就人文关怀的基本概念以及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有效性的重要措施做简要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有效性的加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当代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在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中加大对人文关怀的思想的体现,从而更好的提高高职院校思政类工作的实效性,更好的对思政教育方式方法进行创新。而高职院校为了提升人文关怀,可以在进行思政教育中对教育的内容、教学的方法以及人文关怀教育团队建设等多个角度进行,从根本上加大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政教育中人文关怀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作文批改是语文老师对学生进行作文评测的关键环节。老师按照规范性的批改标准,加以人文关怀的指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创作的同时,也是符合中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竭力做好规范性与人文关怀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保证作文批改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黄带娣 《科教文汇》2013,(17):165-166
作文是学生的劳动成果。老师真诚的鼓励,是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的源泉,更是教师与学生心灵互动对话的根基。习作评价必须强化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彰显学生的个性风采,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所谓激励性语言,是指教师用来激发学生思维,加强学生信心,引导学生去思考,帮助学生成功的关怀语言。它是师生之间借以优化教学进程的一种情感交流,从而达到乐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程佳佳 《内江科技》2009,30(4):196-196
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作为班主任,要懂得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  相似文献   

20.
郭学丽 《科教文汇》2013,(14):F0003-F000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价值取向的角度来看,小学美术课堂理应充满生本关怀。因此,笔者就从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塑造”人这四个方面入手,探讨如何让生本关怀的阳光洒满小学美术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