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运用1975年修订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为测量工具,对1404名新生进行调查,掌握和了解05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搞好师专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本使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问卷(UPI)对我校2002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师专新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与其它高校相当,在性别、系际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师专新生主要的心理问题表现在自信与焦虑、身体素质与机能、人际交往、情绪与情感、自我控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检测与分析 --以温州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CL-90心理评定量表对我校2003级、2004级新生进行测试,对所得结果进行多维度比较分析,得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性别差异、科系差异等一系列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路:1、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学生对心理咨询重要性的认识;2、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分类处理;3、开展以发展性咨询和障碍性咨询相结合的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4、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相似文献   

4.
师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格健康调查表“UPI”对师专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选取96级和98级两届新生的普查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师专新生有16%的可能有心理问题(一类),有34%的应引起关注(二类),这个结果两届新生基本一致。一、二类学生比较,二类学生明显高于一类学生,在二类学生中男生多于女生。根据对症状项目认真比较分析,师专新生主要有焦虑、抑郁和强迫三种心理疾病倾向,96级科学生高于理科学生,98级女生高于男生,98级理科学生高于96级理科学生。98级新生来师专主要是“为了今后就职方便”,入学的实惠性和功利性倾向明显。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小娟 《文教资料》2006,(30):61-63
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给高职院校的心理教育工作提供参考,笔者在江阴职业技术学院采用UPI调查表对2005级所有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且呈两极分化状况;有“既往病史”与“精神遗传史”的群体相对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学生主要心理症状集中在“情绪”“交往”与“自卑”三个方面;另外,只有3.0%的学生“曾经接受过心理卫生的咨询和治疗”。基于以上情况,结合高职院校新生的心理特点,建议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开展新生系列心理主题教育、多渠道、多形式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服务、营造有益于新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四个方面来对高职院校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解我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期对我校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采用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我校2007级新生进行了调查,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多于一般人群,有8.8%的新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问题,男、女生和文、理科生之间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需要通过及时了解和掌握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时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并进行心理干预。课题以某高职院校2011-2013级一年级新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新生进行连续三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对相关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汇总,得出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结合具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积极有效的促进新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当前高职新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做出初步的较为客观的评价,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某校2011级各专业的2858名新生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良好,但在环境适应方面还存在一些倾向性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需进一步开展与加强。  相似文献   

9.
宿州学院2008级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调查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宿州学院2008级大学新生进行心理症状自评测查,对其中3602个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602名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3.6%,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高于全国常模;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男生低于女生,本专科学生无明显差异,不同学科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且体育类学生与其他学科学生相比差异显著,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师范类学生低于非师范类学生。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大一开始,重点应放在对大学生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上,同时加强大学新生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大学新生的心理发展状况,研究对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全校1917名大学生进行心理测量;结果:04级大学生在强迫症状、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等方面与全国常模存在明显差异,而且性别、学科、生源不同其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明显差异.贫困学生属于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