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周涛的散文在当代散文界自成一家,其"重建精神家园"、"自由是散文的生命"和"没有大地就没有大文章"等有关散文创作的言论,道出了他对当代散文生态环境、散文家的责任、散文的文体改革等方面的深刻认识和理解,这对当代散文的发展变革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也丰富了当代散文理论。  相似文献   

2.
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师对待散文教学的不重视态度以及散文自身的特点,导致散文教学走进了误区,教学成效不容乐观。反思课堂上的散文教学,可引进"主问题"教学。通过初读感知,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来带动整篇文章的阅读;通过深入细读文本,围绕"主问题"从多层次对文章进行品悟;最后通过总结积累,指导学生迁移与应用,以期走出当前散文教学面临的困境,上好一堂真正的散文课,并指导学生形成主问题意识,培育终身受益的品读习惯。  相似文献   

3.
做高考散文阅读,必须先读懂文章再答题,这样才能提高正确率。"读懂"文章最关键之处在于把握文章的主旨,不同文体的散文在把握主旨上各有要领。因此,我们在做高考散文阅读时,应结合散文的文体特点,把握文章的主旨,再根据题型审清题意,有的放矢的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4.
徐红梅 《语文天地》2012,(18):36-37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凝"。散文之道,贵在"散",说到闲散处,不妨任其闲散;说到沉重处,不妨任其沉重。散文之散是"形散"",形散"源于"神凝"。所谓"神凝",是指文章的各种题材都围绕着"神"展开,"神"是贯串全文的主线。只要认真研究教材中的经典范文,并总结其中的散文写作方方法,然后仿照范文进行散文写作,完全可以完成中学教学关于散文写作的基本任务。一、以情传神感动人散文必须饱含作者的浓烈情感,才会深深感动读者。散文家杨朔的《荔枝蜜》是一篇构思  相似文献   

5.
散文本是人的自然生态的从容展现,这一特点在抒情与叙事并重的散文中表现尤为突出.针对学生散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今叙事抒情散文在文章立意选材、篇章架构、表达及语言方面的写作特点,大学生的散文写作应从最基本的写"真"记"实"的叙事散文开始,体味散文写作的真正味道.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以散文为阅读材料检测现代文阅读能力的题目,成为高考主观阅读的必考题,且在分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研究散文阅读的规律、技巧,对于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解答这类试题,首先应注意以下几点: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旨。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神",指文章的主旨,即贯穿文章始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散文的材料虽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8,(64):96-97
散文即"美文",这是人们的共识。准确再现散文之美,是散文翻译工作的最终目的。若要达成此目的,就必须遵循散文翻译的原则:一是,准确再现散文之意;二是,恰当保存散文之形;三是,消除文化隔阂,拉近距离。文章通过对《荷塘月色》两种英译文本的评析来探究散文翻译原则在具体翻译中的应用,从而体现出翻译美学。  相似文献   

8.
<正>散文,顾名思义,随心而得,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正是因为散文"形散神聚"中的"形散",一些老师在教学时散文散教,让学生坠入教学的迷雾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散文教学唯有做到纲领式设计和板块式生成,才能让我们通过整体把握、细处揣摩,真正品味出文本的语言美、文章美、文学美和文化美。基于此,笔者对于散文教学如何落实教学思路的纲领式设计和板块式生成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散文的阅读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那么,如何提高散文的阅读能力呢?一.抓住"文眼",揭示文章主旨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聚"。散文的"眼"就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中心点,文章结构的枢纽点,也就是所谓"神聚"之处。抓住了散文的"文眼",犹如拿到了进入散文这座艺术宫殿的钥匙。散文的思想、感情、结构等也就不难理解和掌握了。那么,怎么识别文眼呢?作者为了表达主旨,往往由一字或一句来突出主旨,布局谋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要做到"悦读"抒情散文,要抓住标题,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找准线索,理清文章的结构;找出文眼,把握文章中心;描绘画面,明确景物特点;品味语言,感悟散文语言之精妙;分析手法,领悟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1.
刘勰的文学风格观集中体现在《文心雕龙·体性》篇。刘勰在《体性》篇中论述了文学作品的风格与作家才性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才气学习”四个因素构成了作家的创作个性,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作家创作个性和风格的形成。他把文学风格归纳为八种基本类型,既剖析了每一种风格的特点,又举出具体作家实例予以佐证。刘勰试图通过作者才性批评联系作品批评,并提出作家与作品相结合的创作才性风格观,形成了系统的文学风格观。  相似文献   

12.
在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动荡之中,顾炎武以其经世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为后来的学者树立了榜样。他勇于针砭当时学术界存在的弊端,痛斥某些学者空谈阔论、沽名钓誉的无耻之举,倡导"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学术道德,开启清代经世致用之学风,以其实际行动影响了时人与后人。  相似文献   

13.
17世纪,在今甘孜州炉霍县境内出现了一位极具天赋和传奇色彩的画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唐卡、壁画流传于世,其唐卡绘画的风格独树一帜,极具个人特色,至今影响"霍尔"地区的唐卡绘画风格。他就是被后世誉为"神变画师"的郎卡杰。由于适逢唐卡"勉唐"画派兴盛和"噶玛嘎孜"画派肇起的时代,所以郎卡杰的绘画风格和流派众说纷纭。本文将根据郎卡杰存世唐卡作品,研究分析其绘画的风格和流派。  相似文献   

14.
《樊山政书》记载了樊增祥清末十年的从政历程,是解读其施政风格的很好的文本。大致看来,其施政风格有五,一是尚实,倡导实事求是,反对纸上空谈;二是重情,妥善处理情与法的关系,强调作官第一要体人情;三是灵活,主张因时因地制宜,不可一概而论;四是渐变,认为循序渐进而非操之过急,乃为政之要;五是人才,注重为政在人,并对章程等“治法”也予以了相当的认同。樊增祥的施政风格,在今天亦不无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米兰.昆德拉的戏剧代表作《雅克和他的主人》,表现了他创作的一贯风格和自由的理念。在这个剧作中,昆德拉充分发挥了他的创造力,运用非亚里士多德戏剧的文体、变奏的技巧、昆德拉式的幽默,成功地把狄德罗的小说为他所用,呈现给我们一部优秀的昆德拉式剧作。  相似文献   

16.
契诃夫是十九世纪后半叶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在学领域的伟大成就对后来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他用全新的学原则描写社会各阶层的小人物,创造了小作品大容量的艺术风格,他善于合悲剧与喜剧,成功地将旧体幽默学改造成优雅高尚的艺术,为世界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论李贺诗     
李贺是一位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或抒发个人怀抱,或关心国家政治,或怀古咏史,或赠别酬答,而那些感流年,叹人生的作品,则以诡异凄艳的特色在流派纷呈、风格多样的唐代诗坛独辟蹊径,更为唐诗增添了异彩。  相似文献   

18.
柏葰是道咸时期重要的政治家,也是志意高迈、文名卓著的蒙古族诗人。有清一代,他是因科场案被杀的官职最高者。柏葰诗作主要保存在他的《薜菻吟馆钞存》中,留存有七百多首。其习唐而成的沉雄文风影响后代。对柏葰及孙崇彝现存诗作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蒙汉诗歌交流视域中的蒙古族文学家族的诗歌创作风貌。  相似文献   

19.
何逊因其诗歌清巧自然,时有健气,近律而不远古的风格特点,摆脱了齐梁之时绮靡的诗歌风气,成为南朝时梁的代表诗人。笔者尝试从诗体的角度探究何逊诗歌的源流,认为何逊诗歌受南朝乐府民歌、古诗和永明体诗歌的影响,逐渐形成其诗近律而不远古的特点,而在深入考察各诗体代表诗人之后,认为何逊诗歌取法陶渊明清新自然、不事雕琢的语言特点和谢朓情景交融的写景艺术。  相似文献   

20.
弗兰克·萨吉森是新西兰文学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著名作家。他以崭新的主题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新西兰民族文学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文章从叙事视角、叙述方式、叙述语言、人物刻画等角度探讨其著名短篇小说《一个好心人》精湛的叙事策略和独特的文体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