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时事报道,通常是指国际新闻和国内重大新闻、时政新闻,理所当然地是新闻传播的一个重要内容。处于我国最基层的县市报,要不要时事报道,怎样处理时事报道,这是摆在县市报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时事报道不是可有可无一段时间里,曾经有人认为,县市报是小报,版面少、地...  相似文献   

2.
面对报纸市场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扩版增版的地市报,冲破狭隘的地域观念,纷纷腾出版面将时事报道引入“大堂雅座”,试图让时事报道和地方新闻一样成为“拳头”,以争夺读者。许多地市报在此作了有益探索。也有不少独到之处。但毋庸讳言,总体来说地市报时事报道尚处在起步幼稚阶段。怎样把地市报时事报道办出特色,用时事新闻吸引更多的读者?笔者结合多年夜班实践,从地市报时事报道的特性、定位、取向和编排特色谈一管之见,以求教行家。  相似文献   

3.
地市报时事报道同质化是时事编辑不得不面对的一道难题。运用差异化手段对相同的新闻资源进行不同的处理,是破解同质化难题,彰显时事报道个性特征的有效方法。如下方法可有效规避因同源信息造成的同文同面现象——重大新闻重点经营;一般性新闻个性化处理;焦点新闻深度  相似文献   

4.
地市报在过去长期新闻运作过程中,曾累积不少成功经验和方法。但因媒体变局和竞争态势和策略的显著变化,也面临种种严峻挑战。新闻本地化是根本出路1.扬长避短,开掘本地新闻富矿受新闻资源和经济条件的制约,一般地市报的版面相对有限。如果在新闻运作上依旧追求大而全,时事、体育、文娱等新闻资讯不分轻重主次,全方位报道,会挤占版面资源,本地新闻得不到保证,本地受众需求无法满足。  相似文献   

5.
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如何创新时事版面,使之更好地贴近读者?这是近年来地市报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目前,虽有不少地市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时事版面的附属地位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面对“入世”的挑战,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改革时事版面,应尽快摆上地市报新闻改革的议事日程。突出人文关怀研究读者需求2000年10月25日,新华社发布了城市居民读报最关注新闻的调查资料。此次调查范围涉及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20多个重点城市。调查显示,在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本地新闻、社会新闻、…  相似文献   

6.
曹俊华 《新闻前哨》2004,(12):73-73
一些地市报的时事报道一直处于弱势,难以出彩。主要表现为:版面空间狭小、信息量偏少、报道形式呆板、内容缺乏深度等。这种局面对地市报参与媒体竞争极为不利。改进地市报时事报道,让时事报道出彩,赢取受众,才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7.
时事报道对地市报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首先是由于时事报道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决定的。时事报道传播国内外新闻,具有重大性、广泛性、显著性和普遍性,有了它,能够增强报纸的权威性,可读性和服务性。其次,随着现代交通与通讯的迅猛发展,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地球村里,“内”与“外”已不再分明,天边事就是身边事,人们对信息的渴求增强,而地方报有了时事报道后使自己的信息量大增,正好可以满足受众的这一需求,尤其重要的是,从报业竞争的角度来看,对于地市报来讲,时事报道不仅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且是自己用以抢占市场份额的有力武器,时事报道的处理如能做到“优选”、“优编”和“优排”的话,那它就像夹缝中的一剂氧液,助你生根、帮你发芽。  相似文献   

8.
刘永国 《新闻前哨》2006,(10):100-101
时事报道是地市报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怎样做好地市报的时事报道,是地市报人应该认真琢磨的课题。随州日报这几年认真对待时事新闻,精编时事新闻版,把时事新闻版办成了报纸的亮点,增强了党报的可读性和吸引力,从而也增强了党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00,(4)
朱光安 ,男 ,苗族 ,1953年生于重庆市彭水县 ,大学本科毕业。1973年参加工作 ,任过小学教师、教导主任、新闻宣传干事。1988年调黔江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 ,现为黔江日报社副总编辑、主任编辑 ,中国时事报道研究会理事 ,重庆市黔江区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新闻采写与创新》一书 ,曾在《新闻与写作》、《中国时事界》、《中国地市报人》等多家杂志发表业务论文20多篇 ,其中《把握特征写出精品———谈谈社会新闻的写作》、《市场经济对时事报道的新要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时事宣传水平》、《时事报…  相似文献   

10.
地市报的时事报道是地市报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怎样做好地市报的时事报道是地市报人应该认真琢磨的课题。湖北《随州日报》这几年精编时事新闻版,把时事新闻版办成了报纸的亮点,增强了党报的可读性和吸引力,从而也增强了党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因受条件限制,地市报的时事版都是的是新华社有什么稿就发什么稿,毫无其它选择余地。近年来,随着地市报竞争的日趋激烈,同一城市就有多张报纸与读者见面,时事报道内容的大同小异,互相雷同的缺点就凸显出来了,与当地生灵活现的地方新闻相比显得“干巴巴”,令编辑无奈,读者无趣。 如何让时事报道告别“干巴巴”?只要下决心多渠道挖掘丰富的新闻资源,通过策划让时事报道离百姓更近,使时事报道从读者最感兴趣入手,时事版的内容就会生灵活现,丰富多采,就能够会成  相似文献   

12.
当下,从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取即时信息已经成为受众的习惯,这也给地市报发展带来了挑战。地市报继续报道受众第一时间从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取的新闻不可缺少,但受众更愿意知晓新闻背后的新闻,新闻背后的故事。因此,放大有“附加值”的深度报道,以“深度”提升引导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不失为地市报应对广电媒体和网络媒体挑战、发挥优势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13.
新华社全国地市报时事报道研究会第三届年会近日在山东枣庄召开,与会人士认为,时事报道必须及时、准确、全面地宣传党的基本路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扩大报道领域,加大改革开放报道的份量,引导人们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时事报道的舆论导向、信息传播、服务受众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其地位也就越来越显著。作为地市报的时事编辑,怎样办好时事版是有待探讨的问题。 多数地市报采用新华社电稿时间不长,加之仅4个版,电讯稿的位置一般不固定,地方稿、广告一占,电讯稿只有填空的份。这样一来,有些重要新闻该上一版的上不了,还有不少事件性的报道,从事件发生、发展到结局有很长一段时间(如领导人出访、奥运会、世界杯等),有些报纸因为版面的问题或是其他原因,没报道事件的起因,猛一下来个结局,使读者摸不…  相似文献   

15.
为广大读者奉上一份精美的体育“套餐”,是地市报时事编辑的良好愿望。但有时往往事与愿违,读者对地市报体育新闻的关注程度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无外乎埋怨地市报缺少体育新闻源和有效的采编手段。其实,这样理解是不全面的。作为一个地市报的时事编辑,我认为对加强和改善体育报道,有必要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树立全局观念服务读者需要 要使地市报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认识体育版块在整张报纸中的地位和作用。抓好体育报道是报纸与电子媒介竞争的需要,也是读者的需要。电视虽然在传播速度、现场感等方面优于报…  相似文献   

16.
时事新闻是读者了解国内外局势的重要渠道.对地方媒体而言,新华社电稿和新华网、人民网等权威网站上的新闻是时事新闻的主要来源. 新华社稿件渠道的单一性给地方媒体时事报道的个性特色带来挑战.面对相同的新闻事件、相同的新闻来源、我们如何避免"千报同文、百报同面"的局面,让时事报道技高一筹,是时事编辑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处于我国党报“金字塔”结构底座的众多县市报,要不要时事报道,怎样处理时事报道,这是摆在县市报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县市报的时事报道不是可有可无 一段时间里,曾经有人认为,县市报是小报,版面小而少,地方性强,不必采用新华社稿件,时事报道自有中央级大报和省报刊载。现在,许多县市报的同志有  相似文献   

18.
经济新闻日益受到各家媒体的重视,它能够及时、迅速地对经济领域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本文以地市报为切入点,从不同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发现经济新闻、如何写作经济新闻及如何写深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19.
经济新闻日益受到各家媒体的重视,它能够及时、迅速地对经济领域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本文以地市报为切入点,从不同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发现经济新闻、如何写作经济新闻及如何写深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20.
面对电子媒体和中心城市都市类、生活类报纸的挑战,地市党报在提高文字报道质量的同时,如何加强图片新闻策划,发挥图片新闻优势,建立起适应竞争的地市报图片新闻体系,颇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