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 1.聆听管弦乐《波斯市场》,感受管弦乐的丰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现的浓郁地域风格. 2.聆听乐曲各主题出现的先后顺序,辨听各主题主奏乐器并想象音乐描绘的人物形象. 3.在轻松的氛围中,激发对管弦乐的喜爱. 教学重点:听出各主题出现的先后顺序,感受音乐的变幻多姿、极富色彩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管弦乐的丰富表现力,体验音乐表现的异域风格.  相似文献   

2.
杨官妮 《学周刊C版》2011,(10):144-145
管弦乐《维也纳的音乐钟》是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所做的管弦乐组曲《哈里·亚诺什》中的第二段。整首曲子用木管乐器、圆号、钟琴等描写了皇宫里八音钟的音乐.开头在钟琴敲打的固定音型1525伴奏下.乐曲呈示了音乐钟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正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从听觉入手,通过主题旋律的模唱,画旋律线,身体动作的表现,感受乐曲情绪、节奏、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的特点,了解乐曲《天鹅》的曲式结构。并结合对演奏形式的了解,为以后管弦乐的欣赏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乐曲感知音乐情绪、速度、旋律等要素,体验和感受春节时欢腾喜庆的节日氛围。2.在熟悉主题旋律的基础上了解作品结构,通过参与综合音乐活动感受各部分音乐在情绪、速度、音色、节拍等方面的特点。3.在音乐活动中掌握欣赏音乐的方法和表现音乐的途径,提升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素养。教材分析:《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李焕之先生所作管弦乐组曲《春节组曲》的序曲部分,乐曲节奏鲜明热烈,旋律明快优美,富有民族风格,生动表现了我国人民在节日里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热闹欢腾的场面。  相似文献   

5.
课型:音乐欣赏课年级:初中一年级教学内容:欣赏乐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拉德斯基进行曲》。教学目标:1、喜欢本课聆听的进行曲,愿意探究进行曲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2、聆听《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瓦格纳)、《拉德斯基进行曲》。能够听辨乐曲的主题,初步了解作曲家的生平。  相似文献   

6.
课型:欣赏课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内容:欣赏器乐合奏曲《森林的歌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能在欣赏器乐合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体验音乐所带来的愉悦,主动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大自然景象。2、聆听与感受乐曲中各段音乐主题的情绪,能听辨出各段主题旋律出现的顺序,哼唱第二主题旋律。3、.能和同伴探索用竹笛表现出乐曲欢快、轻松的情绪。教学重点: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能听辨并记住各段的主题旋律。教学难点:探索用竹笛演奏第二主题旋律,并加入打击乐器伴奏,体验和表现出音乐所表达的大自然美妙景象。教材分析:《森林的歌声》是人音版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器  相似文献   

7.
聆听一个千年王朝 聆听这首乐曲,让我目睹了一个王朝由辉煌到衰亡:眼看它起朱楼,眼看它宴宾客,眼看它楼塌了.  相似文献   

8.
编曲是双排键电子琴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乐曲编配质量直接决定了音乐的听觉效果。本文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管弦乐的音乐特点,结合自己在双排键编曲学习实践中的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的管弦乐作品,从乐谱编写和音乐制作两方面分析了使用双排键电子琴改编管弦乐的技法。  相似文献   

9.
拆头     
民族民间音乐中旋律发展手法之一。在某些乐句之间,暂停管弦乐而插入打击乐的片段,称"拆头"。各拆头均轻拍入,重拍收,最后一拍,重击一声,结束拆头。情绪缓和的乐曲拆头较长,紧张热烈的乐曲拆头较短小。凡拆头占两拍称"半拆",占四拍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欣赏乐曲《红旗颂》。2、认识作曲家吕其明。3、了解管弦乐。能力目标:1、感受乐曲的宏伟气势,体验乐曲的速度、力度、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课堂现象:欣赏一首乐曲时,老师不断地在聆听过程中给学生讲解乐曲所表达的意境,或者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等,却不知这些声响早已破坏了乐曲的整体性,使学生无法全身心投入地聆听。如此一来,反而影响了学生良好鉴赏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高燕 《儿童音乐》2011,(11):80-81
一、教学目标1、喜欢以音乐方式所描述的童话《魔法师的弟子》,乐于主动了解其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知道法国作曲家迪卡斯。2、聆听《魔法师的弟子》,听辨乐曲的主题及主奏乐器的音色在音乐中的表情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中学音乐欣赏教材《行进中的歌》教学目标:1、喜欢本单元歌唱与聆听的进行曲,总结进行曲在生活中的广泛作用。振奋精神,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生活。2、聆听《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拉德茨基进行曲》,能够听辨出乐曲的主题,知道曲作者的名字,运用进行曲分析欣赏进行曲音乐上的特点,它们所运用的演出场合及功能。  相似文献   

14.
薛晖 《儿童音乐》2012,(11):45-47
例3:《八音和鸣》《八音和鸣》是一节初中欣赏课,由长沙市第二十六中学戚一明老师设计。该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了解民族管弦乐队乐器的分类,熟悉部分乐器的音色特点;认真聆听《春江花月夜》《紫竹调》《将军令》,感受乐曲的美感,了解乐曲的演奏形式及表现特点。【教学过程】1.听辨民族乐器音色。(播放乐曲片段,学生说出演奏乐器名称。播放乐曲片段:《赛马》《荫中鸟》《十面埋伏》《百鸟朝凤》)2.欣赏由教师用古筝弹奏的《春江花月夜》的片段"江楼钟鼓"。设问:本曲的速度是怎样的?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意境?古筝的音色有什么特点?你能将该片断中给你印象最深的那一句哼唱出来吗?3.随琴哼唱《春江花月夜》主题。  相似文献   

15.
一、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1.拓宽视野,激发学生思维。在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约占每学期总时数的25﹪,它涉及乐器欣赏、歌曲欣赏等内容。在器乐欣赏中,又涉及各民族管弦乐和西洋交响乐等;在民族乐器合奏中又涉及丝竹乐和吹打乐等5个主要乐种,在乐曲中还涉及古今中外几十种乐器的音色等。如  相似文献   

16.
【课题】《进行曲之旅》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感受与鉴赏,激发、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情感。2、深入理解进行曲的功能特点,认识到音乐要素在进行曲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丰富学生艺术想象力,提高艺术表现力。3、能运用所掌握的进行曲知识听辨乐曲主题并认识其功能和应用场合,合理地表现对乐曲的理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音乐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新春佳节,人们总喜欢听听欢快热烈的乐曲,这就要首推充满节日气氛的《春节序曲》了。这首乐曲出自我国著名作曲家李焕之的管弦乐《春节组曲》,是组曲中的第一乐章。该作品作于1953—1956年。乐曲展现了一幅革命根据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欢度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春节的欢腾画面。《春节序曲》以作者在延安过春节的生活体验为基础,以民间的秧歌音调和陕北民歌的素材谱写而成。乐曲一开始,乐  相似文献   

18.
教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红旗飘飘》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欣赏《红旗颂》 2.唱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音乐知识:国歌的故事 教学目标设定: 1.感受器乐曲《红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奏形式,边聆听乐曲《红旗颂》边看油画,边结和历史知识描述《开国大典》的盛况。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一、喜欢聆听进行曲,能深入总结进行曲在生活中的广泛作用。二、聆听《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拉德茨基进行曲》。能够听辨乐曲的主题;知道曲作者的名字;能运用进行曲的知识分析所欣赏进行曲的主要特点,它们所适用的演出场合及功能。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在军训期间列队行走时用什么来统一步伐的?(口令)如果没有口令,还可以通过什么来统一步伐?(音乐)你觉得怎样的乐曲或歌曲可以用于行进中?能举例吗?2.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请学生伴随音乐的节奏踏步走,体…  相似文献   

20.
乐曲介绍法国作曲家圣桑曾于1886年先后到布拉格与维也纳进行旅行演奏,途中在奥地利休息了几天,就在这些日子里,他应巴黎好友的请求,写作了一部别出心裁、谐趣横生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在《动物狂欢节》中,作者以生动的手法,用音符展现了各种动物的特性,以及它们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