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雅萍 《小学生》2013,(2):66-66
"乐由情起",音乐是最情感的艺术,也是擅长抒发情感的艺术,如果把节奏喻为音乐的"骨骼",把旋律喻为音乐的"肌肉",那么情感就是音乐的"灵魂"了。我爱音乐,孩子们更爱音乐,当孩子们听到活泼、欢快的音乐时,会非常高兴地摇头晃脑,当他们听到庄严、严肃的音乐时会肃然起敬。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应该重视儿童的音乐教育,用音乐来丰富幼儿的生活,陶  相似文献   

2.
一切艺术都是灵性的、有生命体征的.音乐作为一门美的艺术,在不能忽略学习者审美能力培养的前提下,要积极开发学习者的灵商.幼儿是学习的最佳时期,人的一生当中,幼儿时期灵性最高,也是接触音乐教育的最好的时期.幼儿音乐的灵性教育能极大地开发儿童的音乐潜能,它能创设合乎音乐本性和儿童音乐天性的充满美感的情境,将情感性感受、体验贯穿音乐教学过程的始终.音乐也是一种"有情感的声音",它极其容易激起人,尤其是儿童情感世界的共鸣.所以,要重视幼儿时期的灵性与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3.
幼儿音乐学习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艺术,其感染教育孩子的关键在于情感体验的教育.所以,在开展音乐活动时,教师要运用各种途径,加强音乐学习的情感培养.  相似文献   

4.
1、让快乐和美始终伴随孩子的生活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对于早期儿童音乐教育来说,音乐所担负的使命,就是充分挖掘每个儿童的爱乐天性,最大限度地发展音乐兴趣,逐步提升稳定、持久的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个性。因此,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中的教学活动,首先应着眼于让孩子在音乐的活动中体验快乐,享  相似文献   

5.
计娟 《华章》2010,(34)
音乐是一种独具魅力的音响艺术,它不仅以其动听悦耳的音响激发孩子的情感、陶冶孩子的心灵,而且以其神奇的魅力开发孩子的智力,并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对于天真活泼的孩子来说,音乐艺术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以理寓情,以情育情,以情促行,使孩子们身心不断健康成长.幼儿园的音乐活动正是运用这种"心灵体验"去拨动孩子心灵的琴弦,使孩子在音乐美的感受中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帮我们叩响孩子听力的大门,让孩子享受音乐的自由快乐,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促进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帮我们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6.
<正>1.营造气氛,铺垫情感体验音乐教师是艺术的传播者,也是情感的培养者。在音乐教学中,我们经常用"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这句话来激励学生。要引起学生的"情",教师必须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构建特定的情感氛围,打开学生的情感大门,让他们体验情绪。2.联系生活,点燃情感火种音乐的艺术就是情感的艺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和教育气氛,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面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在音乐课上,情感教学的过  相似文献   

7.
<正>艺术教育新纲要指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为了贯彻纲要精神,改变传统的绘画教学模式,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我园研究了一种能记录孩子心情、抒发孩子情感的绘画方式——"心情日记画",经过两年的实践与探索,"心情日记画"充分展示了它在美术教学领域的独特魅力,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效。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点就是情感审美.由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法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在弱智学校音乐教学中更强调了这一点,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音乐感知与理解处于低阶段的中、重度弱智儿童.对中、重度弱智儿童音乐教学中更要加强其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用"情"架起心灵与音乐之间、理解与沟通之间的桥梁.这样,才能较好实施音乐教育总目标--审美教育.笔者在对中、重度弱智儿童音乐课情感教学的实践中,针对弱智儿童认知特点,巧设课堂教学的"眼",寓"情"于音乐教学中.  相似文献   

9.
幼儿音乐学习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艺术,其感染教育孩子的关键在于情感体验的教育。所以,在开展音乐活动时,教师要运用各种途径,加强音乐学习的情感培养。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是人们表达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音乐活动也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人们说每个孩子都是会唱歌的天使,教师应该让孩子们用唱歌的方式将爱洒满人间。幼儿园时期也是孩子们各项能力学习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如果让孩子们打好音乐基础,对其以后的音乐之路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一、聚焦:"艺术英语"的提出背景爱伦·凯曾预言,20世纪将是"儿童的世纪"。如今,21世纪的教育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禁锢儿童精神的枷锁,以至于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几乎成为一种奢侈品"。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儿童的艺术是"儿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童年生命的律动",是"儿童从情感侧面对自己精神生活的一种生命表达"。儿童本位是新一轮课改的核心思想。因此,"艺术英语"教学,力求立足儿童本位与艺  相似文献   

12.
于佳 《教育艺术》2007,(8):76-76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和享受美的过程,并以独特的方式表达着情感,传递着情感.全国特级教师孙双金曾经说过:"一节好课的标准是,孩子必须是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而部分学生无精打采,无所事事,甚至昏昏欲睡."如何使每一位学生自始至终都在美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并由此爱上音乐课,这是音乐教师必须重视的.  相似文献   

13.
教孩子从小学音乐、练舞蹈,这类学前艺术教育,究竟是快乐教育,还是牺牲孩子快乐的教育?在幼儿教育中,艺术教育直通孩子的心灵,能使小天使们练就积极心态,培养"自理、自主、自信,大胆、大方、大气"的气质。艺术教育能否"润物细无声",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印度哲学家奥修在《当鞋合脚时》一书中写道,"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对孩子的艺术教育亦是如此——孩子需要"合脚"的教育,"穿"上时不"硌脚",甚至感受不到自己正  相似文献   

14.
席伟英 《时代教育》2012,(18):99-100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总目标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从中不难看出,现代幼儿艺术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幼儿感受美的能力,参与艺术活动的态度,表达真实情感,表现创造性。幼儿美术教育作为幼儿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的"第二种语言",也是孩子"感受美"、"再现美"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教育过程更应重视幼儿的主体性,重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通过多种创新手段的综合运用,让孩子学会如何思考,以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塑造美好的情绪以及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幼儿审美的能力及视野。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在这三要素中,声音是构成音乐的物质基础,时间是音乐在空间呈现的载体,情感是音乐表述的核心。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则是以"情"感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过程。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灵魂,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也是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李岚清曾经说过:"音乐教育主要不是技术教育,而是情感教育"。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反复强调"音乐的内容是情感的表现,只有情感才是音乐所要据为己有的领域"。音乐作为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程标准》),它通过音乐音响直接呼唤、激发人们的情感,使人们在情感体验过程中,达到愉悦身心、发展思维、塑造人格的目的。因此,充分发掘音乐中的情感因素,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是实施审美教育的必由途径。音乐作品中,旋律是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也是一种反映人们内心感受的艺术语言。一段优美的旋律,常由规模不同、形态不一的旋律波状组成,随着感情的变化,时而平缓流畅,时而跌宕奔放,来感染听众,引起共  相似文献   

17.
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在《行者的温暖与快乐》中说,她的情境教育是"为儿童研究儿童",儿童的发展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跑道".尽管没有终点,但我们不会停下前行的脚步,培养学生创新的"数学眼",享受教育的过程和美好,才会缔造我们心中理想的课堂. 一、数学概念人性化,培养学生数学的"智慧眼"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其每一个瞬间给予关注,守护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浓浓的幸福.在孩子的眼里,数字、符号以及每一种运算形式都是具有生命的. 如在学习"0与任何数相乘,结果都为0"时,有的学生戏称:"0真像一个炸弹,放在哪里,哪里就完了,就变成了0."很多学生纷纷点头附和.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同龄人的想法.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程具有强烈的情感性特征。而音乐教育就是以审美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审美知识和音乐文化修养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柏拉图曾说:"对身体用体育,对心灵用音乐。"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音乐作品和以情动人的情感形式,从而使得音乐教学变成一种渗透着理性的情感教育。一、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情感教育是促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必要途径。情感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应有内容。理智的成熟是个体发展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9.
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学龄前儿童更是通过游戏进行大部分的学习活动.通过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儿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更可帮助儿童消除紧张心理和焦虑情绪,使其从游戏中获得欢喜、愉悦的情感体验.然而,好玩的天性也常常使得部分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出现诸如锤桌子、扔玩具、攻击同伴甚至大喊大叫的过激行为.此时,要不要对儿童适时进行管束、批评甚至惩戒,成为考验幼儿教师教育智慧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20.
<正>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学的一种形式,它体现了音乐教育美的实质——情感教育。我国音乐新课程标准特别提出,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特别是通过音乐欣赏教学,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可见,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如何优化音乐欣赏的情感效应,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获得情感体验,已经成为每一个音乐教师关注的话题。一、问题探究,激发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可展示一些普遍认同的"音乐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