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虹 《学子》2014,(18)
正最近网上流传一段"太原五岁女童因不会做算术,半小时被老师狂扇七十多下耳光"的视频,画面中李老师让学生做作业,第一次不会老师教了后,孩子说"老师我还不会",结果老师就拿着本子冲脸上就打一下。从监控中也可看到,这名老师基本上都是在给孩子们批改作业的时候打孩子,孩子们站在一边,有的还一边挨打一边扳指头算数,全都不敢吭声。就因为不会算"十加—",一共有4个孩子被这个老师不同程度地殴打,扇耳光、揪脸,监控录像详细记录下了这一个个令人触目惊心的过程。无论在任何时候,老师的基本原则都应该是扮演帮助学生的角色,他们没  相似文献   

2.
"笨"孩子的第一节课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就发现小豪注意力不集中,请他发言,他站起来一脸的茫然,等了好几秒钟也不见吭声。周围的孩子都等不及了,纷纷举起小手,有的孩子干脆站了起来。"老师,他是个笨孩子!"一个性急的孩子大声说。  相似文献   

3.
"魔术"止哭     
已是小班开学的第二周,以王琛为首的几名幼儿来园时仍大哭不止.为了让他们感受上幼儿园的乐趣,我找来了几张白纸对他们说:"你们谁不哭,我就变魔术给谁看."一个孩子听说变"魔术",马上不哭了,好奇地看着我.我学着魔术师的样,神秘地抖了几下纸,然后将纸按在墙上,嘴里不断说着"变",手里很快地叠出了飞机.我又拿出第二张纸对他们说:"你们还想让老师给你们变什么?"有的孩子说小猫、有的孩子说小鸟、有的孩子说小狗,还有的说军舰等等,我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没办法,这孩子真笨!”我常听到一些家长无可奈何地哀叹。您的孩子真的“笨”吗?奉劝您换个角度看看。有的孩子虽然不肯安心听老师讲课,但玩起来却颇有创造性,有的是纸工能手,有的是搭积木的“工程师”,有的是“战斗”中能攻善守的“指挥官”,有的巧于编结,有的能歌善舞……这些孩子在他们忘情玩耍  相似文献   

5.
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与众不同"的孩子.他们有的多动,有的自闭,有的在智力或社会性发展上相对滞后等.我们中国的老师习惯把这些孩子称为"问题儿童".在美国幼儿园里,"问题儿童"被称为"有特殊需要的孩子"(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他们会把这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安排进普通班级,和"发展正常的孩子"(children who are typically developing)一起接受教育.在这样的班级中任教,老师除了具有幼儿园执教资格外,还必须取得与之相关的资格.他们知道,如何在一个全纳的环境中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社交策略来提高这些孩子的社会交往技能.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活动中,有两种孩子容易成为老师们关注的焦点:一种是人们常说的"优等生",他们成绩优秀、活泼开朗、特长突出,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出色.另一种是所谓的"后进生",他们调皮闹事、不爱学习,时常给老师添麻烦.这两种孩子都与老师接触较多,往往师生关系也比较贴近.但有一种孩子却不容易引起老师的关注,甚至是"被老师遗忘的角落".这就是班里那些沉默不语,乖巧听话的孩子,其中有些孩子可能属于"退缩儿童".  相似文献   

7.
<正>一、对症下药,使孩子自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总是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甚至有时候老师批评了他们,他们还是一脸的无辜,对于他们这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状况,我认为可以用对症下药的办法,以毒攻毒,清除病根。记得有一年我担任三年级的班主任,班上有这么一个孩子,每次老师把读的任务布置下去,他总是磨磨蹭蹭,这里翻翻,那里看看,即使是"读着",也是装模作样,及时提醒或批评他,也无济于事。观察了一段时间,我找他到办公室里谈话。他说:"老师,我也好好学着呢,可就是学不好,我的脑子笨,记不住东西。  相似文献   

8.
最近和于漪老师有过一次交流,她对笔者说起一位家长找到她,说自己的孩子在语文考试中碰到一道题目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要求解释"白丁"一词。孩子的答案是"没有文化的人",但标准答案却是"没有学问的人",教师因此判定孩子回答错误。家长就此请教于老师。于老师并不认为孩子的回答  相似文献   

9.
一(1)班的孩子入学已经一个多月了,从今天开始有课堂书面作业了.他们把字写完,我对他们说:"请把本子从后面一本一本传上来."我的话音刚落,有的孩子立即站起来,有的孩子嘴里在不停地说着"把本子传上来",也有的则说"要把本子打开"……教室乱成了一锅粥.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的学习往往是枯燥而乏味的,大多数孩子都对反复的计算演练充满了厌恶感,没有兴趣的学习不可能使学生发挥出创造力,找到学习的"技巧",而"技巧"则被誉为每一个孩子在离开学校时应该掌握的核心技能.对于智障生来说,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比普通的孩子要弱,长期封闭式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对学习变得漠不关心.对此,老师们也  相似文献   

11.
随着孩子的年级越来越高,特别是上了初中后,学习任务也逐渐加重。有的孩子会在学习中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但也有相当多的孩子虽然很努力,但由于方法不当,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帮助他们找到适合他们的方法。本篇文章重点谈了课后复习。  相似文献   

12.
"涛涛和波波不见了!""涛涛和波波不见了!"这还了得,幼儿园的双胞胎不见了. 这下把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长急坏了,赶紧分头寻找.找遍了园内的边边角角还是不见人影,正当大家没了主意的时候,只听见门卫李阿姨高声喊道:"找到了!找到了!"真的,只见李阿姨领着两个"泥孩子"一路跑来.  相似文献   

13.
正老师这样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李老师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说谎、偷钱、泡网吧。家里人拿他无可奈何,绝望的妈妈甚至打算带着他一起自杀,李老师却没有放弃。她把自己的手机变成了"热线电话",每天都会算好孩子到家的时间,给他打电话问候是否平安。同时还会估计他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在电话里为他解惑答疑。遇到休息日,还会和孩子商定好一天的安排。慢慢地,孩子懂事多了,而且把李老师当做了他的知心朋友。有一次,妈妈冤枉了他,他委屈得哭着向李老师"告状"。就这样,在李老师关爱与教育下,一个濒临辍学的孩子回归了校园,李老师也从中感受到了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14.
暑假马上就要结束了,有的孩子要升学,更多的孩子要升级,作为家长,应该给他们的暑假做个总结,向学校写一封"升学(升级)推荐信",全面、详细地介绍孩子在暑假中的情况,让新老师对孩子有一个总体的认识,这对师生之间的沟通一定会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每年九月,都有一批新生入园.在这些孩子中,脾气性格各不相同,表现也都有差异.有的比较胆怯,用一双好奇的眼睛扫视着这个陌生的环境;有的表现比较"健谈",和老师不断地"拉家常";有的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只要有许多的玩具相伴,就忘记了一切;还有"哇哇"大哭的,也有"嘤嘤"小泣的……但是,这些孩子无论是哪种类型,都希望老师能抱一抱、亲一亲自己.然而,就在去年,我却碰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小璋,每天来园时,他总边哭边央求:"老师,你别抱我."  相似文献   

16.
去年农历腊月二十四,邱县明德小学四年级学生家长蒋建忠在家长会上,手捧着孩子的奖状,心情激动地向孩子的数学教师赵芳连声道谢.蒋建忠说,以前孩子在农村上学,因为老师经常说孩子笨、没什么希望了,孩子一度再也不愿进校门了.这次进步很大,应该归功于赵芳老师,正是赵芳老师那些"你进步了,我真为你高兴"、"老师为你的表现骄傲"等激励性语言,让他的孩子找回了自信.  相似文献   

17.
每年九月,都有一批新生入园.在这些孩子中,脾气性格各不相同,表现也都有差异.有的比较胆怯,用一双好奇的眼睛扫视着这个陌生的环境;有的表现比较"健谈",和老师不断地"拉家常";有的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只要有许多的玩具相伴,就忘记了一切;还有"哇哇"大哭的,也有"嘤嘤"小泣的但是,这些孩子无论是哪种类型,都希望老师能抱一抱、亲一亲自己.然而,就在去年,我却碰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小璋,每天来园时,他总边哭边央求:"老师,你别抱我."  相似文献   

18.
李老师是区级教学骨干,工作踏实负责,教学成绩显著.就是对这样一位教师,却有学生发出了"李老师怎么还没生病"的"咒语",让班主任、科任老师、同组室老师们百思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19.
不少教师都为"差生难教"而苦恼.但您曾否分析过,您的"差生"属哪种类型?有一种"智力型差生".他们花的时间和精力较其他学生多,但成绩远远不如别人.别人已经完全弄懂了老师讲课的内容,他甚至还不知老师在讲些什么,也就自然不能应付老师的提问和考试.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对学习的恐惧感和心灵上的自卑感.他们转化的契机,往往在于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兴趣,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之后.还有一种"非智力型差生".他们并不笨,但对于枯燥无味的课程并不感兴趣,因而精力过剩,上课乱  相似文献   

20.
为什么动画片里那些难记绕口的人物名字孩子们可以随口说来?为什么那些人物他们可以过目不忘?为什么片中的复杂情节他们能够兴趣盎然地娓娓道来?却唯独对认字这么困难,甚至有的孩子教几遍、十几遍也记不住呢?!是孩子们笨,还是老师教的不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