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邓小妉 《图书馆建设》2012,(7):28-30,33
版本信息是图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户选择图书的重要依据。客观反映图书版本形式、引导目录用户区分图书价值是图书馆目录组织者的责任。目前,文学作品类中文图书的版本形式纷繁复杂、形式多样,给编目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扰。编目人员可以运用现代版本鉴定原则、结合馆藏目录组织方法对此类图书进行版本确定,以提高文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平津馆鉴藏记书籍》是清乾嘉时期著名学者孙星衍的善本目录.该书在版本编次上,条理井然,昭示了作者的版本学思想;在版本著录上,详细规范,严谨理性;在版本考订上,方法多样,鉴定精审.作为较早的私家藏书善本目录,该书在版本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之作用,其贡献不应埋没.  相似文献   

3.
《隋书经籍志》是一部版本目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书经籍志>既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以经史子集命名的史志目录,又是一部版本目录,其<总序>部分是一部写本目录,而正文部分则著录了大量的同书异本.<隋书经籍志>成为一部版本目录,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编撰<隋书经籍志>是一个较大的工程,绝非一人所可为,其预修者有待详考.而书中所提"传拓之本",似为"响揭"之误.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4.
《四库全书总目》是版本目录 ,它有着比较丰厚的版本学内容 ,本文首次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加以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5.
古代私家藏书文化在目录版本校勘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私人藏书家们利用私藏图书悉心编目、写出题跋,讲求版刻、甄别异本,补阙订讹、精心校雠,对目录版本校勘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藏书家们的文献整理研究工作特别是目录版本校勘方面的成就,推动了私家藏书文化的繁荣。古代私家藏书文化与目录版本校勘学之间呈现出互相影响、互为补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前,网络文献的利用方兴未艾,但人们对其在版本、目录和校勘方面存在的文献学问题却缺乏应有的重视.文章认为,重视网络文献的版本选择、目录编制与利用以及文献校勘,能够极大地提高文献利用的效度与信度.  相似文献   

7.
试论网络信息资源评价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中国古文献浩如烟海,前人为之编制各类目录,借以"即类求书,因书究学".本文从史志目录、常用基本古籍目录、古籍版本目录、专科目录、禁毁书目录及辩伪书目录、丛书目录等方面介绍了前人在目录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利今人对古文献资源这块丰富的宝藏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8.
论述杨守敬在搜刻佚书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对版本目录的重视,介绍他的几部重要版本目录学著作,阐明他在版本目录和丛书分类方面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出三藏记集》是一部版本目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僧祐《出三藏记集》著录了20多种佛经版本,考证了古书版本的源流,找出了同书异本中的善本,又鉴定了佛经的伪本。它不仅是现存最早的一部版本目录,也是现存最早的佛经目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10.
<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反映了毛氏父子存藏善本的初步面貌,是中国第一部传世的鬻书目录,对其后鬻书目录的发展产生了影响,甚而对当代鬻书目录的编纂出版亦不无启迪;同时,也为了解清初书价乃至文化经济市场的流通情况提供了重要史料;此外它还是一部产生年代较早的著录体例完整的善本书目;它以强调版本特征为其编目特点,为之后版本目录的发展完善和近代善本观的形成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近现代报刊众多版本现象是中国出版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具有类别集中、地域集中、版次较多、形式多样等特点,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审美趣味的反映,对报刊版本的研究将拓展我们的研究视域。  相似文献   

12.
廖华 《出版科学》2012,20(2):105-110
受众心理对明代戏曲刊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促进明代戏曲刻本的产生、刊本形态的多样化、不同题材的戏曲刊刻、文本内容的修订、戏曲续集和改编本的刊刻,同时在《西厢记》等剧本的经典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敏 《图书情报工作》2008,52(8):119-119
分析《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下简称《中图法》)(4版)在中国戏剧文学作品类目设置上存在的问题,以我国戏剧发展史中的两大戏剧形态划分的两个层次作为立类、列类的依据,结合当前戏剧文学文献出版情况讨论中国戏剧文学作品的具体类目内容及其类目设置。  相似文献   

14.
善本与清本     
在我国现存的古代文献中,百分之八十以上为清代版本,而其中被确认为善本典籍的文献却只有极少部分。这种现象不仅与该部分文献的绝对存世量不相符,也可以认为是对清人在文献工作方面的成就重视不够。究其原因,一是观念的问题;二是从清版文献中选择善本是一项不熟悉和有一定难度的工作。《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也取得了实际的成果,但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文章就清版善本的选择问题从这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意见,以求方家一哂。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overseas editions by some Hong Kong newspapers under the context of the upcoming political transition of Hong Kong in 1997. These overseas editions are viewed as econo‐cultural spin‐off to tap the ‘yacht immigrants’ outflowing from Hong Kong. Various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se overseas editions, as well as their effects and implications are also explored. The Ming Pao's recently established Canada editions are chosen as a case to contrast with the earlier established Sing Tao and World Journal.  相似文献   

16.
张守卫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23):133-114
陈振孙,字伯玉,号直斋,是我国南宋末年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也是一位成就突出的版本目录学者,特别是他对于善本的认识,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形成超越前人和同时代人的善本观。他重精校本,崇古本、旧本、稀见本,求足本、完本,嗜金石拓本、朱墨本,尊官本,讲究版本形式与工艺的精美。  相似文献   

17.
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版本文化丛书》旨在揭示我国版本研究的当代水平和最新成就,以拓展人们的版本学视野。它为传播版本文化知识,提升人们的版本文化素养,作出了新的尝试。现代版本学不仅贯穿在一个人读书、求知、治学的全过程,而且对于当代图书文献工作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古籍中的伪书、革命文献中的伪书及盗印书中的伪书考察,认为伪装本书刊普遍存在于古今中外出版物中,是版本学中比较重要而且特殊的一种版本形态。革命文献中的伪装书是指在近现代文献中将出版物的封面或其他外表形式伪装,掩盖其真实内容,以便达到宣传发行效果的进步出版物。伪装书又称“托名本”、“改题本”,在版本学上则称之为“伪装本”。  相似文献   

19.
浅谈中文普通图书版本信息著录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五种著录规则中普通图书版本信息著录方法,剖析了部分图书信息源中记载版本信息的矛盾,提出了避免中文普通图书版本信息著录差异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