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新建 《红领巾》2004,(4):31-34,70
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活动,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融合.本文从“龙“的翻译开始,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翻译标准的角度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异化翻译是翻译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翻译本质和根本目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归化"、"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它们共同服从和服务于翻译的根本目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对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于归化和异化2种翻译方法的争论一直伴随着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持续着。从语用角度探讨翻译实践中归化和异化的关系,适度归化可以使译文流畅易懂,更贴近读者;适度异化可以消除2种语言文化之间的某些差异,使读者增加对源语国文化的了解,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4.
“语言游戏”说是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维特根斯坦将种种语言活动比作语言游戏,其中就包括翻译。该文从翻译是一种语言游戏的观点出发,指出翻译是由源语和目的语与这两种语言交织在一起的活动所组成的整体,并借用语言游戏的多样性、目的性、规则性、工具性等特点对翻译进行了阐述,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翻译与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从翻译的角度来说,翻译既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信息之间的转换。实质上,翻译的过程也是文化信息的传递过程,所以,翻译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活动。因此,我们在翻译时,不仅要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更重要的是再现原著的文化信息,做到文化意义上的等值。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文化意义上的等值比语言意义的等值更为重要,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词语时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6.
英文歌曲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一种文化载体广受中国大众的欢迎,翻译与美学的结合是翻译研究的一种方向。关于英文歌词翻译,尤其是从翻译美学角度开展的研究很少,本文从"信、达、雅"的角度对英文歌词翻译进行美学探讨。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促使机器翻译越来越先进。以百度和有道翻译为例,主要从微观角度——词汇、句法、时态方面及宏观角度的"文化观念"方面说明机器翻译的实践应用。比较在线网络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并讨论二者的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8.
尽管同属于西方翻译理论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卡特福德和奈达却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各自的翻译理论,同是"对等"翻译理论却在两种译论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从理论来源、内容、贡献、局限以及社会反响等角度清晰把握和辨别同名而不同质的两种"对等"理论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对翻译理论认识,扩大翻译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转向"角度来看,翻译不仅是文字转换,也受到了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学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诗学观、意识形态和赞助人是影响翻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翻译的原则是忠实,翻译界常认为译本应该读起来不像译本、是原作者的原写作。从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证文化翻译的理论基础——忠实。翻译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对话,要求译语从文化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  相似文献   

11.
从跨文化角度看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是近年来翻译界探讨的热点.作为跨文化翻译的两种策略,他们并没有优劣之分,各有所长.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翻译实践中,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陈旻 《海外英语》2020,(6):9-10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英国著名翻译学家纽马克提出的翻译理论,这两种翻译方法能较好地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在中国翻译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中医文化被誉为中华文化精髓之一,但其语言中的文化色彩浓厚,英译时如何处理文化因素一直困扰中医翻译界.该文试图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的角度探索中医基本术语英译,提出"交际翻译为主,语义翻译为辅"的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13.
"信达雅"自提出以来对我国的翻译事业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不断受到批评和指责,尤其是其中的"雅"字首先受到非议。有的人提出"雅"是多余的,不应该作为评价文学翻译的标准。本文指出"雅"在文学翻译活动中是很有必要的,不应该去掉,并对此观点进行了解析。本文分别从"信""达""雅"三者之间关系与文学翻译的特点这两个角度分析"雅"作为翻译标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该文阐述了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证了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在翻译中我们必须关注这种文化差异并把它贯穿到我们的翻译当中,好的翻译要求译语从文化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  相似文献   

15.
梁向辉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1):127-128
电影字幕翻译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可以帮助目的语观众高效快捷地欣赏跨文化、跨语言的电影盛宴。本文从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法的角度分析了著名电影中字幕中"文化因子"翻译,以期尽力避免翻译中文化因素的缺失。  相似文献   

16.
作为电影的"眼睛"的电影片名的翻译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从Lolita两个中译本入手,先分析了指导电影翻译的电影片名的功能,再从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的角度来比较两种译本的差异与优劣,对电影片名的汉译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两个转向"主要指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与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目前是学术研究的主流方向和必然结果。本文从大局角度仔细分析"两个转向"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流变,以深入研究其本质与现状,针对"两个转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旨在总结出其对于推进文化研究和翻译研究的价值与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学翻译中文化"传真"的制约因素与形象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翻译要求译语从文化的角度准确再现原语所要传达的意义,文化"传真"是翻译的理想的目标。由于英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不同,同一形象所承载的语义可能就不尽相同。为了唤起译语读者脑海里的直接的意象,翻译时应尽可能地保留原语形象,并根据译语的文化及语言习惯决定异化或归化,在再现形象、转换形象、增添形象与舍弃形象之间作出选择。  相似文献   

19.
文化翻译的第三条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离散"是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提出的翻译策略。它打破了传统的翻译策略的二分法,从文化离散的角度重新定位异化的翻译,具有理论创新意义,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广泛的适用范围。"文化离散"的翻译策略注重在翻译中引进他性文化,给翻译活动提供了多元主体的视角,也是译者反思自身文化身份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20.
反复修辞格在英汉语中都有大量的运用。从语言单位角度来说,“反复”可以分为词语反复、短语反复和句子反复;从句子结构形式来看,又可分成紧接反复和间隔反复。由于英汉语两种语言的差异必然在翻译中反映出来,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做出相应的变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