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们离主流新闻网站还有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流新闻网站是大多数媒体网站的目标 ,但实际发展状况存在许多问题。主流新闻网站自身必须是品牌网站 ,因此它必须拥有新闻品牌 ,以及由此带来的足够的市场占有率和网民忠诚度。但是 ,新闻品牌是目前媒体网站以及传统媒体都缺乏的。品牌新闻具有权威性、大视野、触及大问题和焦点问题报道透明化 ,以及引导舆论主潮的特征。目前媒体网站的运营状况 ,在传播模式上 ,网络新闻传播是传统媒体宣传模式的实际延伸 ;管理模式上 ,媒体网站是以宣传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的实际延伸 ,缺乏网络运营所必需的法律平台 ,不利于新闻品牌和主流新闻网站的产生。但是 ,入世之后 ,随着一个全面、彻底的市场机制的建立 ,以及政府职能和行为方式的转变 ,一个规范、公平的新闻市场有望形成 ,这将推动新闻品牌和主流新闻网站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地方媒体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一方面来自大型媒体集团的挤压,另一方面便是汹涌而来的网络化浪潮。为了应对迅速崛起的互联网的挑战和冲击,在网络时代争得一席之地,许多传统媒体纷纷建立网站,发行网络版,一时间掀起了传统媒体网络化热潮。但总体看来,我国传统媒体新闻网站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本文试从目前传统媒体新闻网站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地方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3.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1995年拥有7213个互联网用户,同年《中国贸易报》走上互联网,成为中国第一个上网的媒体,在其带动下,新闻网站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各地方新闻网站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自身努力与政策扶持等多方合力作用下,地方新闻网站显示出了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地方新闻网站面临着严峻...  相似文献   

4.
王蕾 《新闻界》2001,(4):33-34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截止到2000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已达2250万人,其中84.38%的人在网上最主要获取的信息是新闻①。由此可见,中国网民对新闻的需求是巨大的。目前我国(港澳台地区未计入)从事网络新闻传播的网站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传统新闻媒体网站、综合性商业网站、专业新闻网站。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这类网站由某一传统新闻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等创办。该传统媒体为该网站提供大部分资金和内容,运作这类网站所需的资金一般都有国家的政策性支持,但网站性质却是公共网站。传统媒体、政府政策的支持和雄厚的新闻…  相似文献   

5.
2005年5月17日上午9时许浙江手机报发出第一条新闻。2005年5月17日,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和浙江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创办的《浙江手机报》问世,这是全国首家省级手机报。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在业内引起轰动,《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纷纷予以报道,不少兄弟报社、新闻网站前来考察。目前,《浙江手机报》三方合作情况良好,内容质量不断完善,用户数量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传统媒体网站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自1995年10月《中国贸易报》“登陆”互联网起,到2000年11月28日,《拉萨晚报》以独立域名上网止,中国内地所有省、市、自治区的传统媒体均建立了自己的新闻网站。截至2005年6月30日,全国有1000多家新闻单位在网上提供新闻信息服务。商业网站、媒体网站,如此众多的媒介都在抢夺网络新闻这块蛋糕,怎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生存下来便成为每一家媒体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目前,我国传统媒体网站的发展很不平衡,从整体来看呈金字塔形。中央一级的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等,虽然起步不是最早,但起点较高…  相似文献   

7.
蔡心轶  朱亚 《视听界》2002,(3):85-86
新闻和言论历来被视为媒体的两翼,缺一不可。电视媒体网站在与其他的新闻网站和传统媒体的竞争中,如何既发挥自身的优势,又博采各家之长,以凸显自己的个性和鲜明的观点,从而在网络时代争取受众?这已经成为大多数电视媒体网站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要提新闻网站逐步商业化这个问题呢? 众所周知,媒体办媒体,如湖北日报社主办的农村新报、楚天都市报、市场指南报、体育周报、特别关注(刊物)等,都要达到双赢的目的:一要给不同层次的读者提供全方位的赏心悦目的精神食粮,也就是通常说的精神文明;二要媒体本身赚钱。 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属下的网络版(网络媒体)也一样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达到双赢,这是迟早的事,谁都不能回避。随着报业集团的成立,要赚钱、怎样赚钱的忧患意识和行动,已成为当务之急。新闻网站依托的是强有力的传统媒体,故新闻网站自身的影响力绝不可轻视…  相似文献   

9.
网络新闻作为新闻领域的第四媒体,近年来获得了长足进步和深入发展。在网络新闻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依托于传统媒体的专职新闻网站和自负盈亏独立经营的商业新闻网站。本文以近三届世界杯的体育新闻报道为例,深入比较了商业新闻网站和专职新闻网站在世界杯新闻选材、世界杯新闻编辑、世界杯新闻报道、世界杯新闻扩展等方面的差异,指出专职新闻网站急需改变观念、调整策略、全面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新闻实践》2012,(11):66-66
本刊讯9月17日下午,“新时代新闻网站转型之路”研讨会——暨《网络@突围》新书首发式在杭州举行。该书由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李仁国主编,汇集50位媒体研究者、资深网媒人的观点,由红旗出版社出版。当前网络时代。价值观多元化、竞争白热化。大部分地方新闻网站的管理和运营体制仍没有脱离传统媒体的模式。缺乏清晰的赢利模式、缺乏自身的创新能力。同时。超级商业网站和中央新闻网站的区域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第四媒体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 文的所考察的第四媒体是指新闻单位网站以及从事新闻登载的综合性非新闻单位网站。一方面 ,它们显示了对传统媒体的强劲冲击 ;另一方面 ,也暴露了新生事物的诸多缺陷 ,譬如报道的虚假、无视信息原创者的正当权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等 ,目前网上新闻传播活动还很不规范。本文拟结合新发布的有关互联网站管理的行政规章 ,对当前从事新闻登载(发布与转载)的网站在传播实务中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作一分析。登载权与采访权新闻媒体的功能特征在于信息传播 ,而搜集信息又是传播信息的前提。媒体经由其从业人员搜集信息的过程就是媒体自身行…  相似文献   

12.
地方新闻网站,这里主要指地方媒体承办的新闻网站,如本文所涉及的襄樊汉江传媒网、中国三峡传媒网和十堰新闻网(秦楚网)等。鉴于它们已成为地方媒体服务大众的一个新的空间,对于其在时事报道方面的讨论应该是有益的。头条的选择:时事新闻或本土新闻地方新闻网站头条新闻是选择国际国内时事新闻,还是选择本土要闻,似并没有一定之规。以2006年12月26日下午上述三家网站的头条为例,两家选择的是本土新闻:三峡传媒网是《浓雾中警车开启“生命通道”》,写“高速民警警车开道,为患病孩子开启‘生命通道’,将孩子安全送出雾区”(据《三峡商报》),文章不长而内容感  相似文献   

13.
马俊 《军事记者》2007,(11):36-37
国务院新闻办和信息产业部2000年11月7日颁布的《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中,将中国的新闻类网站分成两大类:中央及省市新闻单位直属的依法建立  相似文献   

14.
1995年10月《中国贸易报》作为新闻媒体,在内地第一个将自己的新闻搬上国际互联网,中国传统媒体的电子化、网络化进程由此开始。如今几乎没有哪家媒体没有自己的网站。从我国新闻媒体网站主体的角度看,目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中央、省区、地市、县四级各家新闻媒体独立创建的网站;二是行政区域(主要是直辖市、省区两级)内各类多家新闻媒体合办的大型综合网站。而地市级新闻网由于受城市规模、经济实力的影响,上有国家、  相似文献   

15.
《新闻前哨》2012,(11):7
罗昕林祎韵在2012年第8期《新闻战线》撰文认为,"政治敏感、新闻敏感、专业技能"是对网络编辑重要的素质要求,"工作经验"等在人才选拔中被特别看重。1.政治敏感、新闻敏感。政治敏感、新闻敏感作为传统媒体人员的重要素质,在主流媒体网站中得到了高度重视。网络编辑是  相似文献   

16.
袁舟 《新闻界》2004,(5):30-31
迄今为止,我国新闻网站的存在大多已有五、六年的历史。除了发挥网上舆论阵地功能外,新闻网站在开发商业模式上并没多少进展,大部分因长期亏损而处于维持状态中,如何取得持续发展成为一大问题。与此相比,随着网络业的复苏,依靠媒体新闻起家的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以及美国的《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电子版已开始赢利。本文试图从网络的商业经营模式着手,探讨新闻网站商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闻网站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起步,真正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则是在2000年以后.作为继报纸、电台、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新闻网站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阅读方式,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彭兰 《新闻实践》2013,(8):82-86
1997—1998年,全国报纸兴起创办网络版的热潮,至本世纪初.中国网络媒体发展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全国新闻网站开始大规模建成。媒体网站曾经发挥了其作为“第四媒体”的巨大优势。然而,由于种种局限,媒体网站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发展和赢利模式,而被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新技术襄挟着一路磕磕绊绊走到今天,尤其是面对近年来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快速发展,已不知不觉沦为“传统媒体”,优势减弱、媒体新闻网站何去何从?本刊约请学界专家及有关网络媒体人,既分析把脉,也谈其中成功之道,探讨媒体新闻网站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国内很多媒体已经在网上安家,我们称之为媒体网站。据统计,截止到2000年底,全国共有近300种报纸上网。但是,本以新闻见长的媒体网站并没有吸引住上网者的目光,反倒是一些商业综合性网站如新浪、搜狐等以“文摘型新闻”为主大行其道,被网民们津津乐道。按理说,媒体网站因背后有传统媒体的支持,享有丰富的新闻资源,媒体网站对信息的传播应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什么绝大多数却无声无息呢?我们认为,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上有自己的方式,而互联网在传播信息上也有自己的特点,如果媒体网站沿用固有的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在互联网上传播信息的话,一定会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而现在我国媒体网站大多得了这种“新媒体不适应症”。今年1月11日,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正式批准了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美国在线(AOL)与美国传媒集团  相似文献   

20.
李晨 《传媒观察》2003,(3):45-46
从世界上第一家基于Intemet的电子报纸——美国的《圣何塞信使报》于1987年问世以来,各大传统媒体纷纷触“网”,作为新闻信息供应商的世界各大通讯社自然也不甘落后,纷纷抢滩互联网。新华社在1 997年11月7日开通了自己的网站“新华网”以来,经过数次全面改版,其网站建设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世界级通讯社网站的建设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笔者在此以路透社为参照,对二者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比较,分析中外新闻网站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