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阅读行为,从理论上可以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即趣味层次、艺术层次和文化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各自的阅读目的、阅读需要和阅读心理。通过分析阅读层次,可以更好地指导阅读,提高阅读效率。达到阅读实现。  相似文献   

2.
阅读能力的考查是英语高考的最重要环节之一,然而,不少考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常感到力不从心,时间仓促,效率低下。究其原因,发现这与不良的阅读习惯有很大关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英语阅读效率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为了提高阅读能力,就要努力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常见的不良阅读习惯有下列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一种学习活动。在阅读开始时,学生应该有一个明确的阅读目的,即通过该次阅读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阅读目的对整个阅读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它指导、制约着阅读过程的展开,直至达到预想的结果。因此,指导学生阅读,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近两年高考增加阅读难题的事实,认为英语教学,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都应以阅读为纲,因为阅读是绝大部分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也是今天网络交际的主要手段。听说领先的观点有其局限性,语言知识要为阅读服务。阅读教学要有速度,难度和数量。  相似文献   

5.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语言学习目标之一,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有重要影响。大量对阅读困难学生的研究认为,影响学生阅读效果的因素有: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前教师的活动、阅读期间和阅读后教师的活动、学生的阅读行为、同伴的影响和家庭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些学者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有研究认为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在阅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阅读速度慢、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力涣散、缺乏阅读的整体观念等。另外,张必隐认为学生的阅读动机对阅读活动有影响,他指出当前一些学生的阅读成绩之所以较差,是因为他们的阅读动机比较弱,对阅读本身没有兴趣。此类学生在阅读中容易出现分心、对阅读内容不感兴趣等现象,甚至对考试表现出焦虑和恐慌。关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研究认为我国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教学效率偏低,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缓慢。并且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教学中片面追求语文知识的完备,错误地认为只要系统掌握了语文知识自然就能形成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应该向课外延伸拓展,以阅读促写作。课外阅读的指导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推荐书目,培养有选择的阅读习惯;二、指导阅读,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强调积累,构建和共享“信息资源库”。  相似文献   

8.
中美两国的阅读标准在阅读目的、阅读对象、阅读方法、阅读动机、对阅读本身的认识等方面的比较表明,我国的阅读标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阅读内容广,阅读形式多;而美国的阅读标准则注重理解,阅读方法多样,并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元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奎光 《文教资料》2012,(31):45-46
阅读要有高尚的目的,使学生养成阅读原典与阅读经典的良好的专业阅读习惯,坚决杜绝低级趣味、急功近利等不良阅读习气,这对于从事专业学习与专业研究的中文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个性化阅读受到普遍关注,但现实教育教学实践中,很多人将有个性的阅读和个性化阅读混淆,将有个性的阅读理解为个性化阅读。而这两者虽有联系,但是却有重大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