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姜钦峰 《知识窗》2006,(7):35-35
飓风"卡特里娜"袭击了美国新奥尔良市,城市一片汪洋,惊恐万状的市民争相逃命,15岁的贾巴尔·吉卜森也加入了逃难大军,混乱中他与家人失去联系.  相似文献   

2.
"奇坎服"(chikan clothes)是印度当地很流行的一种民族服装,可以说是印度勒克瑙地区的"特产".可是印度人一觉醒来发现,这种令印度阿瓦迪民族骄傲数世纪的"土生土产"的服装却被美国佬申请了专利.无独有偶,像产自印度的姜黄、苦葫芦、楝树油等植物品种现在也成为美国的东西了.印度人惊呼:为什么印度的东西得不到保护,印度的专利法怎么了?  相似文献   

3.
粟周熊 《知识窗》2005,(6):54-55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不久前刊登了一篇题为"只要在魔石上骑上一会儿自己睡不着觉,也不让老婆睡觉"的文章,说的是在俄罗斯图拉州的别廖夫城外,人们不久前从奥卡河中捞起一块重约524公斤的神奇石头.说它神,是说它能给人治病,可以治阳痿和性泠淡.还说只要用脑门去贴一贴,人便变得格外聪明.如果用心脏部位去贴,人便变得有良心.如果去骑在上面,保管让你性欲勃发.很快,这些消息便不胫而走,互联网上竞相炒来炒去,于是美国都有人来找它治病.  相似文献   

4.
友衡 《知识窗》2002,(11):11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堪称全世界最重要的"财神爷".这位执掌美国经济决策大权、被媒体冠以"在国际金融界呼风唤雨"的人物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即讲话相当谨慎,说出来的话常常是模棱两可、晦涩难懂,让人如坠五里云雾之中.  相似文献   

5.
最新一期英国科学杂志<自然>周刊说:地球和它的兄弟火星目前都处于两个冰期之间较温和的气候时期,它们正在享受一段"夏日"时光. 美国发射的火星轨道探测器发回的图片显示,火星表面有厚达数米的由灰尘和冰混合沉积而成的覆盖层.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欲在月球打造"末日方舟" 6500万年前的一颗小行星撞地导致了恐龙的灭绝.许多科学家相信,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或一场失去控制的核战争,也可能足以导致人类文明的毁灭.假如人类文明在这种"末日式"灾难中被摧毁殆尽,即使地球上仍有少数幸存的人类,那么他们也将重新回到茹毛饮血的时代.因为人类在数千年历史中积累保存的所有文明知识都可能会在大灾难中"失传".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基金》2007,21(5):320-320
中国和美国科学家2007年6月18日发表报告说,他们通过研究发现,在中国南方发掘出的距今大约200万年的一种大熊猫头骨化石,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大熊猫祖先。报告说,根据化石推断,这种大熊猫"个子"可能只有现代大熊猫一半大小,堪称"侏儒"大熊猫。有趣的是,"侏儒"大熊猫  相似文献   

8.
谈起"空军一号",很多时尚达人想到的可能是一款运动鞋(Air Force 1).实际上,"空军一号"这个名字最早来自于美国,早在 20 世纪50年代的艾森豪威尔总统时代就已经确立了.1953年的一天,美国总统座机"空军8610"和一架东方航空公司呼号也是"8610"的班机,恰好飞行在同一空域.由于呼号相同,机场塔台的工作人员无法分清究竟哪一架是真正的总统专机,好在最终有惊无险.此后,美国总统专机便拥有了一个独特的呼号——"空军一号".  相似文献   

9.
阿春 《知识窗》2005,(8):58-59
近几年,有一个关于健康的新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那就是"排毒".从花花绿绿的保健品广告到各种各样的文章介绍,"排毒"似乎成了一种时尚.然而,面对那些排毒产品诱人的宣传和不菲的价格,许多人在心中画起了"问号":我的"内环境"真的需要清理了吗?如果不排毒是否就意味着会失去健康呢?  相似文献   

10.
最近,由日本、中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的研究人员在英国皇家协会生物学专门杂志发现了素有"长江女神"之美誉的长江淡水海豚--白鳍豚"几乎灭绝"的调查报告.该调查小组在去年11-12月的6周时间里,对白鳍豚生活的长江水域约3500公里的漫长路线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无法确认这种颇具神秘色彩的哺乳动物还有生存的迹象.据研究小组成员之一的英国伦敦动物学协会的生物学家萨缪尔·特维博士说:"白鳍豚已经灭绝.这种具有超凡魅力的稀缺物种的消失,是一个严重的悲剧."  相似文献   

11.
正来之不易的电话在美国波士顿法院路109号门口钉着的一块青铜牌子上写着:"1875年6月2日,电话机在这里诞生。"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就是由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的美国发明家亚历山大·贝尔和他的助手沃特森在此时此地发明的。"以往,人们只有大喊大叫才能让百码以外的人听到。"百年以后,约翰·布鲁克在《电话,第一个世纪》一书中说:"现  相似文献   

12.
韩吉辰 《知识窗》2005,(8):48-49
"下凡"经受火的洗礼 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从天外"下凡"返回地球,速度要由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进入越来越稠密的大气层,利用缓冲火箭和巨大的降落伞(最大的主伞面积有1200多平方米),使速度逐渐降低.凌空飞行使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在脱离轨道降落过程中已经失去了能源,宛如一颗陨星,完全遵循空气动力学原理做自由落体运动,或者说它就像是一架没有动力的大滑翔机.  相似文献   

13.
美国营销界总结出“7秒定律”,即消费者会在7秒内决定是否有购买商品的意愿。商品留给消费者的第一眼印象可能引发消费者对商品的兴趣,希望在功能、质量等其他方面对商品有进一步的了解。如果企业对商品的视觉设计敷衍了事,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份关注,更将失去一次商机。而在这短短7秒内,色彩的决定因素为67%,这就是“色彩营销”。  相似文献   

14.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一句精辟的治学格言. "书山"与"学海"两词最早是汉代学者杨雄说的.他在<法言·学行>中写道:"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宣称:"争取太空霸权是未来10年的事情.谁控制太空,谁就控制了地球."从那时起,美国便陷入了争夺太空的"D"情史,控制太空也由此成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理想目标."SDI"("战略防御计划倡议",俗称"星球大战计划")作为一项夺取太空优势的具体措施曾经使美国向这一目标大大迈进了一步,而且,该计划所带来的技术想象与创新,至今对美国仍产生较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期在全球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有一种威力巨大的超级病菌"食人菌".(MRSA)目前正在美国、日本及欧洲一些国家肆虐蔓延,这种抗药性极强的"食人菌"病例,严重者须截肢,甚至死亡,"食人菌"一时引起人们的心理恐慌.  相似文献   

17.
郭絮文 《知识窗》2006,(3):20-21
1985年,美国著名海洋探险家罗伯特·巴拉德在大西洋海域发现了沉睡多年的"泰坦尼克"号残骸,震惊了世界.20年后,他又提出一项大胆设想:利用可以遥控的水下机器人,在海底对"泰坦尼克"喷漆,将它变成一座"水下博物馆",让游人通过水下遥控摄像机参观.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都把技术、人才放在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它的技术和人才.特别是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创新技术向产业化转变的周期将更加缩短,在这样一个新技术层出不穷,落后技术迅速被淘汰的社会中,一个缺乏创新能力,缺乏人才管理的企业,将失去存在的根基.文章试就企业的管理要以"人才"为核心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是美国科学基金会为解决从宏观指导和解决高技术小企业通常面临的资金短缺、信息不灵等问题,而向全美高技术企业试行的一项计划.1977年开始实施,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们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9年2月10日注定是人类宇宙史上的一个悲惨日子,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0公里处相撞,导致一颗正在工作的美国"铱33"商用通信卫星彻底损毁,连同一起丧身的是俄罗斯的"宇宙2251号"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