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志益 《教育》2014,(12):73-73
学会感恩,对于当代的孩子来说,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让孩子学会感恩,其实是要他们懂得尊重他人,更要在此基础上懂得助人为乐的美好.感恩教育,可以使学生懂得“获得爱与付出爱是同样重要的”,可以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体会他人的内心情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老师、感恩生活.感恩的定义与由来感恩的定义“感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尊重,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教育也是一种宽容,不懂得宽容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发展中的个体。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用一种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缺点,学会去宽  相似文献   

3.
现实生活中,学会聆听他人讲话不仅能够反映一个人是否懂得尊重他人,而且也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修养的重要表现。在教学中,让学生从小就学会聆听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每个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4.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精神素养的体现。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美德,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尊重他人,以感恩的心面对生活,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关心自己的父母、  相似文献   

5.
那冬岩 《辅导员》2012,(30):20-21
罗曼·罗兰说得好:"要散布阳光到别人的心里,先得自己有阳光。"我国的素质教育已步入了全新的阶段。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每位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这也意味着要求我们每位教师不仅要懂得爱学生是自己的天职,更要懂得如何做才是真爱学生。一、教改助力,素质育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的  相似文献   

6.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爱学生,应当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和激励学生,用爱去影响学生,引领学生的健康成长,快乐学习,让学生成为一个自尊自爱、自立自信、自足自强的人,让他们懂得珍爱自己、感恩他人、感谢生活。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说:"爱是教育的灵魂,教师是爱的使者。"要当好班主任,教育好学生,就要用没有私利、不求回报的"师爱"读懂学生。  相似文献   

8.
著名的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有人问我,在生活中什么是重要的,我将毫不犹豫地回答,对儿童的爱。”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热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提高班级管理有效性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热爱学生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尊重与信任学生是要求班主任在平时的教育和日常工作中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意愿,相信学生具有发展前途。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这是一种要求得到社会整体和他人尊重的情感。学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信任,内心会产生满足感、自豪感,从而形成自信,产生积…  相似文献   

9.
教师要尊重学生什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对学生应有严格的要求,因为一定程度上“严”是“爱”的体现,但对学生也不能过于苛求,稍有一点闪失,就对他们横加指责,这样会使学生失去上进心和自信心,甚至会“破罐破摔”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只有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要尊重学生的隐私。每个人都有不愿为人所知的秘密,都希望拥有一个不被他人侵犯的自由活动空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隐私。个人隐私是受法律保护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和36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  相似文献   

10.
学会感恩,要求每一个人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要让学生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学生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重视感恩教育,当学生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学生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尊重别人、爱护别人,怎样去帮助别人。让学生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感恩是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是一种美德。感恩是生活中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当前社会上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潮和媒体中传播的不良信息正逐步腐蚀着学生的心灵,一味地索取不知回报使得一些学生变得自私冷漠,道德水准下滑。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事业。在一定程度上讲,教育事业首先要求我们爱学生,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冰心曾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要想培养刚刚进入小学的学生懂得爱老师、爱同学、爱长辈,懂得爱学校、爱社会、爱大自然,懂得用自己的爱去关心他人,学会宽容、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爱是教育的主题.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对学生倾注爱心是教育本质的要求,教师要用爱心、细心呵护学生成长,用爱维系师生关系,如何培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做法. 一、爱与尊重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第三条规定: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一位老师说得好:"如果没有爱,教育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关爱学生首先要懂得如何去尊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应该表现在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予每一位学生充分的宽容和信任.  相似文献   

13.
楚刚 《家教世界》2014,(9):55-55
当下,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在家庭中尽情享受着"被爱"带来的幸福感,过着"小皇帝"般的生活。他们在家中说一不二,特立独行,自私、任性、娇气、蛮横、固执、受挫力差,不懂得谦虚、宽容,不懂得为他人着想,不会关爱他人。这不仅是孩子性格上的一种缺陷,更是家庭对子女在道德品质教育上的一种忽略和缺失。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我认为在教育教学中教会学生关爱他人是不可或缺的,这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正确引导孩子,培养孩子敏感、温存、善良之心,使孩子从小懂得尊重和关爱他人,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师,对孩子不仅要给予宽容和理解,更要灵敏地捕捉教育契机,引导孩子学会关爱他人。  相似文献   

15.
<正>一、引导学生倾听,促进小组合作交流第一,用爱心温暖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我目前所任教的农村初中班级中有"两多":单亲家庭多、留守儿童多。这些孩子非常缺少关爱,也不懂得如何去爱他人,尊重他人。而作为教师,我努力做到关爱每一位学生,用亲切的语言、细微的动作、关爱的眼神等,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同时也要懂得会听是在尊重他人,尤其对他人的发言是认同还是质疑,  相似文献   

16.
<正>尊重是一种素质,是一种修养。邻里之间只有学会尊重对方,才能和睦相处;同学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学会尊重对方,才能使友谊之树常青;在学校中只有老师学会尊重学生,才能真正构建和谐校园。一、学会尊重,教师就应该学会用爱去感染学生墨子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教师应当倾注一片爱心,用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获得孩子们爱的回报。每个孩子,都好似由一粒种子长成的小树,但是并  相似文献   

17.
祖艳杰 《辅导员》2013,(16):69-69
<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他要求教师要"爱满天下"。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启迪下,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任重而道远。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泼可爱、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就要靠爱心来成就。课堂教学的艺术化要求教师能巧妙地调控学情,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从而生成一节节成功的课堂。一、学会把微笑带给学生"微笑"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一个微笑代表一个希望,每个希望带着一份光芒,它能点亮心灵每个黯  相似文献   

18.
黄达 《考试周刊》2009,(17):185-185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就是一个奉献爱心的过程。教师关爱学生,不仅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还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更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所有的教师都应献出自己的爱心,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灵之花。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的改革,班主任的工作不仅仅只是负责照看学生,管理好班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班主任不仅要引导学生学好文化知识,而且也要懂得去学习其他的道理。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安全防范知识,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同学之间相互尊重、团结友爱。这些教育在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中依然很重要。主要讨论德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之一:教育的全部秘诀就在于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爱,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因为爱,让每个学生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因为爱,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成长。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于永正老师说得好:"在教育的现实中,我们不允许不尊重学生。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爱学生,就是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用爱滋润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