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少年儿童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传统的音乐课满堂都是教师自己唱,学生唱,老师弹琴学生唱等模式化的影响,使人产生一种误解,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音乐教师就是唱歌的。这样课堂纪律死板,该蹦的不蹦,该跳的不跳,从各方面限制了学生感受音乐、想象音乐、创造音乐的发展。新课标理念指导我们怎样上好音乐课,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2.
余正英 《湖北教育》2003,(11):59-59
音乐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它融唱、念、做、写于一体,让小孩子好动的天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所以音乐课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可是很多音乐教师往往比较偏爱前三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尽情地唱、尽情地跳,却忽略了最后一种“写”,更有人说音乐课就是唱歌课,难道还需要像语文、数学那样做笔记吗?  相似文献   

3.
计有静 《课外阅读》2011,(1):152-153
以前,在农村小学,许多音乐课常常成了“唱歌课”,因为农村小学的音乐课往往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的。在兼课老师的心目中,音乐课只要教会学生唱歌就可以了。因此,一节音乐课一唱到底,一节课唱下来,学生唱得累老师教得也累。半学期没过,音乐课本上的歌唱完了,剩下的音乐课时间只能每次翻来覆去唱那些歌,使音乐课变得枯燥乏味。近几年,  相似文献   

4.
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课重要的内容之一,原有的模式就是师生问好,发声练习,教师教唱,学生学唱,在教学中缺乏变化,这样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单纯的教唱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分散,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学生唱歌的积极性。我认为:要使学生唱好歌,应让学生了解歌曲的音乐形象,感受音乐情感并能用正确的方法来表现,使他们唱之有声,歌  相似文献   

5.
    
当音乐教师,总认为音乐课领导不重视、家长不重视,开个家长会都不用来,就是来了也是浪费时间,谁会问你“我小孩唱歌怎样?”。直到有一次音乐家庭作业感动、震撼了我,使我深思和改变。第四册有一首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歌中唱到:  相似文献   

6.
陈晶 《华章》2010,(36)
音乐课,在早些时候又被称之为唱歌课,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音乐课程标准>对于小学音乐"表演"领域中的"演唱"内容标准是:使学生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并初步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学音乐课中唱歌教学的重要性.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仅应该重视教唱教学,更加要对自己的教唱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才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孩子们都喜欢音乐,却有一部分孩子不爱上音乐课。这是什么原因呢?所有的孩子都能在音乐中得到快乐,但在音乐课上却不是这样。在欣赏音乐时学生们往往很享受、很放松、很愉快,但由于嗓音或是音准等方面的原因,在唱歌时有些学生并不享受,也不放松,在这件事上没有成功的经验,所以也就不能得到快乐,更不乐于多多尝试。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唱得很好,但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有义务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尽量让每一个学生在音乐课堂上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音乐教师更要想尽办法使得音乐课充满趣味性,吸引学生的眼球,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是一节成功的音乐课。  相似文献   

8.
提高中职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成为现代素质教育赋予中职音乐教师的使命。在中职音乐教学中,要坚持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让音乐课就此摆脱仅仅是“唱唱歌、弹弹琴”的模式束缚。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用声音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它的特点是凭借乐音作用于人们听觉、唤起人的想象。同时,由音乐形象激发人的情感,即产生所谓“共鸣”,使人得到美的享受。由于音乐的这一特点,在音乐教学中,教唱、练唱一直是主要形式,但如果以为音乐课就是唱歌,那就不妥了,因为用唱歌课代替音乐课是不可能最有效地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音乐课包含着丰富的内容,除了唱歌教学外,还有器乐教学、基本乐理教学、音乐欣赏教学等等。当前中学的音乐课虽然基本上改变了“一唱到底”的教学法,也能讲授一点乐理知识,可是音乐欣赏教学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就本  相似文献   

10.
<正>小学音乐教材中,唱歌课占了非常大的比例,相比较欣赏课,学生更喜欢唱歌课,大多数学生都认为音乐课就是唱唱歌。可是真的把一首歌曲"唱会,唱好,会唱",其实没有那么简单。笔者就如何在音乐课上唱好一首歌,谈谈自己的体会。一、从小抓起,打下坚实基础1.使用音乐教具。教师应尽量带学生到音乐教室上课,做到上音乐课有多媒体、钢琴或者电子琴等。这些辅助工具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准确的音准、音高,而且能唤起学生的歌唱注意,使他们  相似文献   

11.
孩子,今天音乐课你学唱了什么?我会唱《×××》。这是很多父母与孩子的问答。试想,为什么很少有父母问,孩子,今天你在音乐课上感受到了什么?音乐美吗等等?原因是人们原有的对音乐课的理解习惯就是这样。音乐课好像就是唱歌课。那么试问,如果没有先学会听,你又何来会唱?这又体现着什么问题呢?在如今,一个以审美为核心主流的教学年代,欣赏教学已经有了它不可代替的地位。对于一个懂音乐的人,你不会用你会唱多少首歌曲这个数量来衡量。而是用你对这个音乐理解多少你怎样来诠释这段音乐你对音乐的感悟程度如何作为标准之一。如此一来,对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视程度应该要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了吧。  相似文献   

12.
<正> 首先,教师要具备音乐教育新观念。音乐课在中小学的课程表及教师学生的理解中,被看作唱歌课,那么音乐课与唱歌课是否可以对等?实际上,音乐课不仅包括唱歌教学,还包含着音乐知识教学、音乐欣赏教学、视唱节奏能力的培养。而那些陈旧的观念大大缩减了音乐课的内容,学生缺乏其他各方面音乐技能的培养。要树立起音乐新观念,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由于学校师资有限,我又担任了一个年级的音乐教师。刚开始,我捧着音乐课本教音乐知识,学生根本不喜欢,有的要求教唱电视剧中的流行歌,有的要求只教唱歌词不学歌谱,有的要求做游戏……怎么办呢?我做了以下尝试。那天音乐课,我带学生到多媒体教室。上课伊始,  相似文献   

14.
音乐课是一门艺术课,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吹、拉、弹、唱、跳,不但给学生提供了准确的示范,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幽默的语言、潇洒的风度,令学生欣赏;教师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这就使教师的教学带上了表演的成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师精湛的表演能有效地调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首新歌,教师唱得动听,学生就会产生“学”的愿望;一个小小的动作,教师跳得好,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通过表演,教师把音乐作品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发学习动机;通过表演,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仰慕、敬…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小学里,教师人数少,专业的音乐教师更少,往往音乐教师都是"半路出家"的门外汉.音乐课往往便是老师的教唱、学生跟唱,久而久之,音乐课成了名副其实的学唱课,导致学生简单的认识音乐就是唱歌而淡化了上音乐课的积极主动性,在音乐教育、艺术熏陶这一环节上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对好的、经典的歌曲和音乐产生兴趣,作为唱歌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范唱,在引发学生兴趣、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上有重要意义。在歌唱教学中,教师想要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领悟教师的教学内容以及理解所学歌曲的深层含义,就必须重视范唱的教学方式。本文从音乐教学中范唱的意义以及范唱教学的完整性范唱、部分性范唱、比较性范唱等方面对范唱教学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为一线小学音乐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冯萍 《成才之路》2013,(6):60-60
对于孩子来说,首先要善于倾听——这是学习的关键。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会倾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培养学生愿意听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和能力,已成为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一、让学生在激励中愿意倾听场景一:音乐课上学唱《小树叶》。由于两段节奏不尽相同学生唱第二段时容易被第一段影响使唱歌走调,教师示范后叫一个学生歌唱,检查是否唱对。这时仍有许多学生要唱,还有其  相似文献   

18.
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课中重要的内容,原有的模式就是发声练习,教师教唱学生学唱。教学中缺乏变化,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感受音乐  相似文献   

19.
随着音乐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推广,学校音乐教育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音乐课的内容已经不仅仅是满足于唱唱歌而已,而是要发展成为包括舞蹈、戏剧、美术等在内的综合型的艺术课,音乐课的内容也就变得越来越丰富、全面了。现行的音乐教学如何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与时代同步、与国际接轨?如何面对现时,让学生喜欢音乐课,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这些都是摆在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电教媒体进入音乐课堂,为课堂音乐教育丰富了教学手段。辅助音乐教学,使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变得直观具体化,使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化,使零…  相似文献   

20.
音乐课到底应该怎样上?这是很多音乐教师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让学生从不喜欢上音乐课到喜欢上音乐课,这也是一个音乐教师应该努力思考并且应该努力做到的事情.我觉得,音乐课就应该让学生上得轻松,学得愉快.本来音乐就是一种美的享受,我们作为音乐教师要让学生上音乐课时感受到一种美的感觉,特别放松、陶醉的感觉,真正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