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斋藤秋男是日本著名的陶行知研究专家。他感佩于陶行知的伟大人覆卓越的教育思想,怀抱重建战后日本新教育,开辟日本和平民主新道路的愿望,在50余年中,始终致力于陶行知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陶行知著作日译的先驱,日本介绍陶行知的主将和研究陶行知的核心,年轻陶行知研究者的导师,中日陶研学术交流的友好使者。  相似文献   

2.
在中日两国关于陶行知学术的问题的研究中,有两件已经明确的重要史实。其一,陶行知曾在1930年秋到1931年初这段时间从上海秘密亡命日本,先后辗转、滞留于东京、京都等地。事情发生在1931年的“九一八”日本侵华战争的前夕。虽然目前尚不清楚陶氏东渡日本取之于何种渠道,但无可置疑,他对日本一步步走向军国主义的社会动向十分关注。  相似文献   

3.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明互仿,教化同流。然而在近世西方列强染指东亚之后,中国沦为列强争食的对象。而日本一跃成为列强俱乐部的成员,中日千年友谊毁于一旦,传统友谊惨遭破坏。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乘势而起,将中日两国人民拖入了战争的深渊。面对生灵的肆意涂炭.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希望用教育来为中国的独立与自由寻觅曙光。同样.与陶行知同时代的日本教育家牧口常三郎对日本法西斯发动战争给予了强烈的谴责,为人类过上幸福生活而守望和平。因此,“生活教育”与“创价教育”虽产生于不同的国度.却因教育家拥有共同的教育追求,心生共同的和平期盼而形神兼似。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熊贤君周洪宇余子侠在秋高气爽、桂子飘香的金秋十月,首届陶行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0月18—22日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来自美国、日本等国和国内的陶行知研究专家学者,就陶行知研究的许多感兴趣的问题,展开了十分热烈的讨论。大家...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生活教育历史及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生活教育历史及其现状●[日]中野光在日中两国关于陶行知学术问题的研究中,有两件已经明确的重要史实。其一,陶行知曾在1930年秋到1931年初这段时间从上海秘密亡命日本,先后辗转、滞留于东京、京都等地。事情发生在1931年的“九·一八”日本侵华战...  相似文献   

6.
略论二战中日本战争经济崩溃的原因向冬梅,徐德荣日本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惨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作为战争物质基础的战争经济的瓦解。本文拟就日本战争经济崩溃的原因做一粗浅的分析。一、日本资本主义经济本身的脆弱性现代战争是"经济型"战争.经济...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郑国民陶行知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教育实践中富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经过几十年的不懈探索,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体系,在中国教育史上大放光彩,并且对日本等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陶行知从深厚的爱国思想和民主思想出...  相似文献   

8.
从1894年到1937年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日本接连发动了两次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战争。甲午战争对全面侵华战争的发动具有重大的影响;甲午战争奠定了日本作为东亚军事、经济和政治强国的地位,进一步刺激了日本侵华扩张的野心;甲午战争改变了东亚格局,日本成了帝国主义侵华的急先锋;甲午战争使日本在华势力恶性膨胀,各种矛盾日益激化,日本为摆脱困境,不惜铤而走险,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陶行知研究的历史长河中 ,牧泽伊平、户廉是两位先驱人物。他们筚路蓝缕 ,珠联璧合 ,共同开启了日本陶行知研究的先河 ,为日本陶行知研究的开展作了重要贡献。然而迄今为止 ,国内尚无专文对此进行介绍 ,对这两人 ,国内也鲜有人知晓。本文试图对他们两人在日本陶行知研究发展进程中的贡献及其历史地位作一初步探讨。日本的陶行知研究始于 1935年。这一年的元旦 ,在日本东京池袋“儿童村生活教育研究会”编的《生活学校》杂志创刊号上 ,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华民国的新教育———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动向 (一 )》的文章。这是日本第一篇评…  相似文献   

10.
日本对华战争已经过去59年了,但是战后的日本没有一届政府,没有一届首相,没有一届国会,正式承认当年的对华战争是侵略战争。中日关系的历史问题归根结底是日本的战争历史认识和战争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陶行知流亡日本晓庄师范遭封闭,向陶校长发出了逮捕令。校长逃难,潜入上海租界.不久,陶行知进入了“流亡日本”的时期.关于陶行知流亡日本,至今在他出国,归国年月等问题上,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晓庄的学生,与陶行知晚年有较多接触的戴白韬先生就陶行知流亡前后的情况,作过如下的记述:“大约是一九三○年的秋天,陶氏悄然离沪,东渡日本.……大约是一九三一年的春天,陶氏从东瀛归来,隐蔽在北四川路,我们仍只能夜晚约会于小饭店.……我们问他在日本时,可有什么感觉?他说,日本之所以强,强在他的科学发达.……”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诞辰考●胡晓风关于陶行知诞辰的确切时间,历来众说不一。章开沅、唐文权著《平凡的神圣——陶行知》①和日本牧野笃的博士论文《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及其特征——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研究》②对此都有比较详尽的介绍。最初的混乱是由报导陶行知1946年7月...  相似文献   

13.
山海风云 1930年春回大地的时候,隐居在日本半年多的陶行知,不能忍受赋闲的寂寞,冒着蒋介石还在通缉他的危险,乘日本一艘轮船潜回上海,住进了安徽老乡、房地产家程霖的别墅里。  相似文献   

14.
由于政治的原因,美国在东京审判中免除了日本生化战罪责,但从法律形式上看,日本的生化战战争责任无法免除。90年代以来,人们从捍卫人权的角度对日本生化战争犯罪的追究和诉讼,从法理上其实是基于东京审判和纽伦堡审判中“对人道的犯罪”的原理。生化战伤害不是一般的战争伤害:一是它的极端反人道性,二是它的严重违背国际公约性,三是它的战后长期遗害性。战后赔偿诉讼的意义,并不完全表现在诉讼的结果上,而重要的是表现在其过程中,它的确切中了日本战争责任的要害。  相似文献   

15.
大陆政策是近代日本对外侵略政策的核心,它是指明治维新以来,伴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日本政府制定的以朝鲜、中国为主要侵略对象,进而称霸东亚和征服世界的对外侵略扩张政策。日本大陆政策的源头,可追溯到16世纪末丰臣秀吉的侵朝征明战争。我们知道,统一前的日本社会,是日本历史上战争四起的战国时代,战国的大名们为了扩张自己势力,兼并别国土地,不断地进行混战。经过一百多年的兼并战争,终于由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在16世纪末初步完成了国家的统一。由于长期的战争,培养了封建立好杀成性、勇武好斗、扩张领土、掠夺财富、贪得…  相似文献   

16.
太平洋战争是日、美两大帝国主义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矛盾长期发展和日本推行“南进”政策的必然结果。“九一八”事变前美日矛盾的产生和发展美西战争前,日美关系相对平和。美西战争后,美国作为胜利和甲午战争的胜利日本便开始了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争夺,到一战前,两国在中国问题上的矛盾一度变得尖锐。20世纪的前20年,特别是一战期间,日本在争夺中暂居上风。  相似文献   

17.
日本与德国同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也同是这场战争的战败国。但战争结束后,日本与德国在对待历史罪行方面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这种不同态度在世界人民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8.
医学与战争     
医学与战争汪海,渔叟评日本神奈川大学评论编辑专门委员会所编《医学与战争》(医学战争─—日本)一书。本书是日本神奈川大学根据纳碎德国和日本731部队所进行的人体试验报告编辑而成。(1)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提出了全面的赫尔曼民族优生政策。首先为适龄青...  相似文献   

19.
顾亚平 《中学生物学》2005,21(12):43-45
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则关于日本历史题考法的报导,颇有感触。题目是关于甲午战争的知识内容,日本的老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  相似文献   

20.
试析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渊源和特点张西同,胡霞裳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了。对于亲历过那场战争的中国人民来说,惨痛的记忆或许更;于胜利的喜悦。50年前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那场罪恶的侵华战争,曾经使中国人民陷人苦难的深渊。50年后的今天,那场战争的阴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