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读书     
正(一)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吗?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  相似文献   

2.
谈读书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工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  相似文献   

3.
谈读书朱光潜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着扪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工夫么?如果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  相似文献   

4.
谈读书     
<正>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工夫吗?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吧?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国父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  相似文献   

5.
谈读书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100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是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的老人家还要忙…  相似文献   

6.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扪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小时或半小时的工夫吗?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小时,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  相似文献   

7.
一位英国作家说:“读书人和不读书人的距离,就如同死人和活人之间的距离一样。”这话有点绝对化,其用心却是鼓励人们珍惜阅读,重视阅读。然而阅读实在是一种亦浅显亦深妙的复杂的认知活动。平常的翻翻报纸,浏览喜欢的体育新闻或者看看娱乐圈子里又出了什么丑闻,应该是浅阅读了,那只是满足于一时的好奇与知情而已,且不去谈它。真正的阅读是读者与作品神魂交流与思辨与创造的过程,它更多的是一种品质。这种品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阅读的习惯美学家朱光潜说: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  相似文献   

8.
云雀     
靠窗边第三张桌子,每天傍晚六点钟到八点钟之间,是专为姜俊赫预留的。他偶尔带朋友—也许是员工— 一起来,但大部分时间他自己来,手里带着本杂志,在上菜之前读几页。他和春风每天都对话,但不外乎是她请他点菜,然后他报出菜名,以及“谢谢”、“不客气”之类的客套话。  相似文献   

9.
我的阅读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是工作性阅读,定下选题之后我就要为了做节目大量阅读,否则晚上直播我说什么?第二个是职业性阅读。我要看每天的新闻每天的报道。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人的阅读。每天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去阅读跟这个时代没有关系的东西。书和书是不同的,有的书当你拿起了,翻过其实它就已经被读完了,它不值得你一页一页地全读完;有的书,其中的某十页你读了,其中的百分之九十五你就已经读过了;有的时候,一句话就够了;有的书,作为文字之美,包括它的很多细节,你要全部读完,但是你想全部记住也很难。  相似文献   

10.
一天,小白兔和小黑兔兄弟俩去梅花鹿阿姨家,看见书架上有一本厚厚的《科幻童话》。小白兔说:“这本书一定很好看。”小黑兔马上说:“梅花鹿阿姨,这书能借给我们看看吗?”梅花鹿阿姨笑着说:“当然可以。不过,你得先猜猜这本书有多少页。”小黑兔说:“总有四五百页吧?”梅花鹿阿姨点点头说:“如果每天读30页,第17天读完;如果每天读25页,第19天读完。我读这本书时,巧得很,所用的天数跟平均每天读的页数正好相等。你们能说出这本书准确的页数吗?”小白兔眨了眨眼说:“每天读30页,第17天读完,第17天读的不一定就是30页,可见这本书至兄少是30×16+…  相似文献   

11.
我对刘若英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中学时代的《为爱痴狂》,着土黄色垫肩大夹克的她在MV里彻彻底底地烧了一把吉他.我还记得那时有一个频道从每天半夜三四点开始就会轮播几乎一模一样的MV清单,没有主持人,也没有任何旁白.这份列表大概以一个月作为周期定期更新,大约是加入了每月新进榜的歌曲.有段时间,我总是在起床赶第一班公交车上学的五点钟时间,会反复地听到这首歌.  相似文献   

12.
谈读书     
编友手记:我国著名的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30年代曾经给当时的中学生们写过一本谈学习谈人生的书,书名叫《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这本书一出版即成为当时最畅销的读物。下面这篇《谈读书》,即为其首篇。在这封信中,朱先生谈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该怎样选择课外读物以及读书的方法。时过境迁六十多年后的今天,信里的很多见解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所以,我们把它郑重推荐给今天的中学生——你们,希望大家都能好好读一读这篇文章。朋友: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  相似文献   

13.
我的爸爸     
爸爸卖小吃很辛苦。每天早上三四点钟起床,晚上十二点以后才睡,整天忙个不停,  相似文献   

14.
安拉和电脑     
安拉的父母每天都要工作很长时间。“安拉,今天我要参加一个会议,六点钟以后才能回家。”爸爸在电话里说,“如果你需要帮助,可以找邻居特威哥太太。”“安拉,我要接待一个重要的客商,七点钟之前回不来了。”妈妈过了一会儿也打来了电话,“你自己将菜放进微波炉里热一下。”  相似文献   

15.
<正>电影《小王子》里的狐狸对小王子说:"你最好在每天相同的时间来,比如你在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感到越幸福。到了四点钟我就会坐立不安,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间准备我的心情,仪式能让我觉得某一天某一刻与众不同。"大凡我们的生活,大多数时候都是被琐事充斥,平淡无奇,如一潭死水,于是我们开始抱怨生活的无趣。可是生活就活生生的摆在那里,精彩与平淡取决于你。即使一个人,也可以让内心丰富不已。比如,等待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有充裕时间,那你就每天读书,读与你最喜爱的学科相关的书,要每天读,哪怕每天读两行也行,你所读的这一切,就是你学习的智力背景,这个背景越丰富,你学习起来就越轻松;你每天读的越多,你的时间后备就越多.“它强调了阅读对于人们的知识储备和运用技能发挥的重要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7.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有充裕时间,那你就每天读书,读与你最喜爱的学科相关的书,要每天读,哪怕每天读两行也行,你所读的这一切,就是你学习的智力背景,这个背景越丰富,你学习起来就越轻松;你每天读的越多,你的时间后备就越多。”它强调了阅读对于人们的知识储备和运用技能发挥的重要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8.
《辅导员》2012,(Z1):42-43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和效率研究专家莱利博士的研究,人能够集中精力的限度是25分钟,如果超过25分钟,就要分散精力。所以,每天拿出25分钟的业余时间集中精力读书,这种方法叫做25分钟读书法。心理学实验证明,人们在25分钟的时间里,一般的书可以读20页,约15000字。如果每天坚持,一个月就是600页,一年的阅读量相当于读24本300页的书。但是要  相似文献   

19.
人生可以从一些短短的闲余时间中获得成就。那日才我人约只有14岁,年幼。忽,对于卡尔·华尔德人生那大告诉我的一个真理未加注意,但后来回想起来真是至理名言,嗣后我就得到了不可限量的益处。卡尔·华尔德是我的钢琴教师。有一天,他给我教课的时候,忽然问我:‘海天要练习多少时间钢琴?”我说大约每天三四个小时。“你每次练习,时间都很长吗?是不是有个把钟头的时间?”‘俄想这样才好。”“不,不要这样!”他说,“你将来长大以后,每天不会有长时间的空闲的。你可以养成习惯,一有空闲就几分钟几分钟地练习。比如在你上学以前,…  相似文献   

20.
《南昌教育》2007,(12):43-43
没想到美国学生也很累。去美国之前,我有个偏见,觉得在美国读书很轻松,美国大学生作业很少,考试容易,净是玩了。去了哈佛之后,才知道这是大错特错。我的班上国际学生和美国学生各占一半,因为课程重、作业多,大家基本上每天都是学到夜里三四点钟才回去休息,第二天早晨八点钟又要准时上课,一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一开始实在顶不下来,只有拼命喝咖啡来提神,时间长了,也就习以为常了。在国内读书时学到夜里十二点钟就觉得自己够刻苦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