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制约中形成的.本文将知识女性成长环境置于社会性别概念范畴之中,分析性别概念对知识女性成才所造成的影响.社会性别分析是锐利的批判武器,从理论上解构两性关系不平等的根源.社会性别问题的传统思维必须得到改变,知识女性的自信度和自身价值必须得到提高、欣赏和认同,才能取得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女性学的兴起和发展,"教育性别平等"已成为女性主义教育研究者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将社会学范畴的女性学中关于社会性别的理论引进学校体育教育领域,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从女性的性别视角对我国目前学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和忽视性别差异的问题进行考察,对其现象和原因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女性犯罪的快速增长是当前中国犯罪的一个突出问题.当代中国女性犯罪有柔弱性、年龄偏大、更容易对熟人作案、平均刑期比男性长等基本特点.导致女性犯罪增长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除生物性别对女性犯罪有一定影响外,真正影响女性犯罪的还是女性的社会性别.它既是现代化过程导致女性角色冲突的产物,也是不公平的社会性别结构对女性角色畸形塑造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女性主义本身是围绕"性别问题"发展起来的,至今经历了三次浪潮。在论述和解决"性别问题"时,女性主义有三条清晰的线索:一是关注点从侧重生理性别转到强调社会性别,从性别本质论转到性别建构论;二是围绕"性别差异"与"性别平等"的关系,从主张通过缩小、消除性别差异,转到主张通过承认乃至张扬性别差异来实现性别平等;三是从对男性与女性之间差异产生的根源及不平等表现的反思,发展到对整个传统西方哲学中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思维的批判与颠覆。  相似文献   

5.
教育平等是现代社会追求的理想,性别平等则始终是西方女权运动的中心理念,教育性别平等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已成为女性主义教育研究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女性群体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我国女性教育中的性别平等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教育平等是现代社会追求的理想,性别平等则始终是西方女权运动的中心理念,教育性别平等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已成为女性主义教育研究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社会性别角度对我国女性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
社会性别分析方法要求充分考虑女性和男性面对的不同的社会现实,分析法律规定对女性和男性的不同影响,尤其是可能给女性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修改法律,以期实现男女之间的真正平等。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但从社会性别视角观察,夫妻人身关系法中有些规定未能充分体现社会性别平等的要求,其实施结果并不能真正使女性获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8.
社会性别视角下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问题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经济、文化、就业、女性自身心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与男性相比还存在着入学机会不平等、层次不高、学科选择不均衡、教育后结果不平等等问题.本文试从社会性别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社会性别理论为女性研究展示新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性别概念及理论是人类社会进入以人为中心的发展阶段 ,在重新审视性别规范、促进性别平等中形成的现代意识。本文从三方面阐述了社会性别分析为女性研究开拓的新视角 ,即 :为认识性别角色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为分析女性地位提出了参考坐标 ,为性别平等政策的研究提出了分析原则。从社会性别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 ,可以使我们在对女性问题的研究中 ,获得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社会性别理论是妇女运动发展和女权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它关注男性与女性的社会性别差异和两性不平等问题,并由此深入揭示了这种差异和不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根源。社会性别理论的价值追求在于从两性平等开始的社会平等、社会公正和社会和谐。这一理论在西方的思想界、学术界和实践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西方,社会性别理论对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的影响也日益明显,已深入到国家各项立法、政策实践和社会管理活动之中。在我国,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社会性别理论这一重要的社会观念和分析工具还了解不多,因此,有必要首先将社会性别理论纳入我国法学教育理论视野,逐步在立法及司法实践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