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批外来务工人员纷纷涌向城市,大量随迁子女能否适应城市生活、能否接受良好教育等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些随迁子女普遍具有流动频繁、基础薄弱、对学习不自信、胆小内向等特点。如何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呢?我校隶属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83.69%,这些孩子流动性很大,加上原有基础较差,导致他们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成绩普遍偏低。他们其中还有一部分"小企业家"型的务工人员,虽然重视孩子学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广西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措施、促进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在城市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MHI-60)对393名流动儿童进行综合分析,并与481名本地儿童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广西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总体检出率为49.9%,以情绪不平衡均分最高;(2)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总分、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得分均高于常住学生;(3)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中男生的学习压力、适应不良与心理不平衡得分显著高于女生;(4)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中初三年级学生的强迫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由此可见,广西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应加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一大批外来人员为了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他们的子女也往往跟随父母在异地他乡学习、生活。本文从"以德育小课程为载体,开辟学习与操练的小天地"、"以月常规活动为体系,开启巩固与监督的模式"、"以多元化评价为手段,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三大措施,关爱随迁子女,利用"一日常规"促进外来务工随迁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如何消除外来务工子女的英语学习紧张感进行研究,提出运用同伴对话、小组讨论、角色对话等策略对深化理解体验和激活学习内驱动力的推动作用。围绕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认知发展需要,多创设和谐学习情境氛围,引导他们在主动表达和积极互动中跟上部队,帮助他们在实践运用中强化理解感知,提高综合运用水平。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进城务工已经从原本的独自进城过渡到家庭集体入城中。其中,多数跟随父母入城的子女多处于义务教育的适龄阶段。因此,国家方面针对随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予以了高度重视。主要以随迁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随迁农民工子女体育课堂学习行为问题为研究重点进行分析,阐明随迁农民工子女体育课堂学习行为情况。  相似文献   

6.
红叶小学自建校起就不断地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这些来自山南海北的学生共性的问题是成绩普遍偏低,家长期望值却很高。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良,家长本身素质偏低等,当然还有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不力等各个方面因素。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对"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做了细致研究,宗旨是一切向提高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业质量倾斜,通过加强每个学科每种课型的教学设计研讨,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等策略,提高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综合素养,全方位促进这些孩子学业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红叶小学自建校起就不断地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这些来自山南海北的学生共性的问题是成绩普遍偏低,家长期望值却很高。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良,家长本身素质偏低等,当然还有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不力等各个方面因素。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对"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做了细致研究,宗旨是一切向提高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业质量倾斜,通过加强每个学科每种课型的教学设计研讨,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等策略,提高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综合素养,全方位促进这些孩子学业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李文 《辽宁教育》2014,(1):9-10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批外来务工人员纷纷涌向城市,大量随迁子女能否适应城市生活、能否接受良好教育等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些随迁子女普遍具有流动频繁、基础薄弱、对学习不自信、胆小内向等特点。如何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呢?  相似文献   

9.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进城务工随迁留守子女习惯的培养直接影响着这些学生能否快速、积极地融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之中,是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中需要研究解决的首要问题。文章从管控时间、课堂笔记和应试技巧等九个方面提出了培养进城务工随迁留守子女学习习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刘光珍 《亚太教育》2024,(2):101-103
随着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提出,德育成为各个阶段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多,随迁子女的教育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在农村地区的寄宿制学校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结合学校内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的现状,对随迁子女的德育给予有效的关注,通过营造和谐德育环境、强化德育管理、优化德育模式、完善德育评价机制,进一步增强随迁子女的归属感,促进随迁子女身心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参考》2013,(22):10-14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把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列为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之一。由于各地教育的基础与区情不同,当前的工作重点、亮点也不一样。多年来,福建省泉州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努力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从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三个方面给予高度重视,践行“平等·融入·成才”理念,创造条件让外来务工随迁子女融入当地社会与生活,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优质教育,促进随迁子女成才,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成为教育均衡发展的先行区域。近日。本刊编辑部特邀请福建省泉州市第十五中学校长陈溪林、福建省石狮市锦峰实验学校校长许伟哲、福建省泉州开发区实验学校校长胡福进,就此进行了恳谈。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镇化进程飞速发展,城镇化使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进城务工的机会大幅度提升,随迁子女可以享受到更优越的教学资源,然而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学习情况令人担忧。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出同一批学生在初中年级不同阶段的英语学习情况,提出有效的英语学习对策。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9,(99):9-10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的关键,也是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关键。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受到家庭环境、父母工作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常常导致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习习惯不甚良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鉴于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而全面提升其学习效果。本论文立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习惯,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北京、上海、广州等12城市调研发现,各地在解决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方面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管理、在校学习以及心理发展等方面。为进一步改善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现状,建议中央设立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专项基金,实施教育券制度,建立全国性的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各地制订合理的入学标准,挖掘公办学校潜力,推广农民工子女学校"国有民办"办学模式,加强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支持和监管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城乡发展政策的提出和落实,城市学校中外来务工子女的数量逐渐增大。相比于城市学生而言,随迁子女在语文阅读方面普遍存在阅读兴趣低的现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解决随迁子女阅读兴趣低的问题成了当代基层教师的首要任务之一。在本文中,我便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随迁子女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参考》2013,(22):F0002-F0002
福建省泉州开发区实验学校是一所以服务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的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现有教职工123人。在校生2700多人,其中外来务工子女占学生总数的90%。分别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  相似文献   

17.
北塘区在2003年就已有11万左右流动人口,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随父母到我区各学校就读的学生有6765名。"微笑给他人和谐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关注外来务工家庭,让他们的子女和本地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学习、生活、成长,引导本地少先队员以大、中、小队和外来务工子女"手拉手"的形式给他们以切实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0,(13):153-154
近期,笔者交流到以外来务工子女生源为主的学校工作。开展教学时,发现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子女的歌唱学习存有差异,需着手调整教学设计,适应现有学情,因材施教。本文将初步呈现外来务工子女歌唱学习中存在的现象及探讨合适的施教安排,望通过分享、交流和探索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外来务工子女音乐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9.
南京市外来务工子女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调查南京市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及家长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发现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习惯与本地儿童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外来务工人员对子女学习的关注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够。要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应在学生行为习惯纠偏上着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应加强外来务工人员与学校的联系,提高他们的综合教育素养,形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56):164-165
本文以饶平某镇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为例,对饶平某镇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饶平某镇外来务工子女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探讨解决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对策,通过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意识,改变思想态度;学校调整教育模式;实施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资助奖励制度;重视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等举措,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