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小学整本书阅读,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阅读,是学生的自主阅读。在学生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整本书阅读过程的推进,有针对性进行引导,落实好“三部曲”。第一部曲:读前引导课在学生进入整本书阅读之前,教师要教好“读前引导课”。读前引导课,教师要专注激发兴趣、把握整体、制定计划三个关键方面。1.激发兴趣。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的兴趣永远是第一位的。温儒敏强调,  相似文献   

2.
阅读对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学生阅读能力不足,导致他们存在不愿阅读的普遍心理,整本书阅读的活动也因此容易流于形式。为切实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要求落实到位,教师可在教学实践中以确定阅读规划为抓手,通过立项定标、小组合作、教师把控、成果展现等“可见化”方式,引导学生读通、读透、读活文本,确保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进程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吕婷婷 《小学生》2024,(2):37-39
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这一要求,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并使整本书阅读成为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有力载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进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可以着重抓好四大策略,即给学生推荐有价值的阅读书籍、激发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方法、引领学生分享整本书阅读经验。  相似文献   

4.
开展整本书的阅读,让学生在初中教材名著的整本书阅读中感受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读整本书”的教学任务,着重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切实深刻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进行整体、开放、有深度地学习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丰富学生积累,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人文修养的发展。文章采用综合分析方法,介绍了高中生阅读整本书的意义,分析了当前高中生整本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平凡的世界》为例,提出了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最终得出略读与精读相配合、个体阅读与群体研究相结合、学生“读”与教师“导”相结合可以显著提高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赵琴 《小学教学研究》2023,(9):51-52+60
统编版语文教材重视课外阅读,提倡读整本书,在第三学段小说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目标要素导读会、精品经典品读会、策略方法探究会、收获成效展示会,并以“四会”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关键能力,促进持久阅读,引领深度阅读,呈现多元发展,建构起面向未来的具有普遍性、可持续、有深度、多元化的语文小说阅读课堂实践样态,实现以小说为载体,促进学生提升多读书、把整本书读好的阅读素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了改变初中生阅读碎片化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整本书阅读分为四部分:导读——激发兴趣、指导方法;助读——制定反馈机制、确定研究主题、展示部分成果;研读——探究翠翠的爱情悲剧;延读——对比其他作品,探寻乡土小说的思想风格。  相似文献   

8.
整本书的阅读,分为读前指导、读中推进、读后延伸。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分享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交流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改进。  相似文献   

9.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立足语文课堂,小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要深度推进。在阅读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促进学生交流共享,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积极展示,深化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是整本书阅读推进的重点。为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更好地贴近学生的认知兴趣,培养学生持续而深入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0.
当前,整本书阅读教学已成为语文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整本书阅读教学关注“整本”之下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教学要素的完整性,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这些显著特征,明显有别于琐碎化的、碎片式的,甚至是断章取义式的传统阅读教学。因此,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借助“导读”“深读”“研读”的教学板块,从整体上把握、宏观上考虑,巧妙地将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融入其中,让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找到抓手,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有法可依,以此真正实现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进入真阅读和深阅读的阅读佳境。  相似文献   

11.
李凤 《湖北教育》2022,(9):41-42
<正>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主要功能在于激发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持续的、有深度的阅读。在读前指导课、读中推进课和读后分享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有效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可以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一、读前指导课问题设计读前指导课重在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高丽霞 《天津教育》2021,(8):146-148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和发展,整本书阅读的概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开始引入整本书阅读的概念,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因此,教师应该深入探索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不断提升其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倡导“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阅读品味”。教学实践中,应以“快乐读书吧”为主线,构建整本书阅读体系,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十万个为什么》是四下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的推荐书目。  相似文献   

14.
课程意义上的整本书阅读,对学生的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学生如何读,教师如何导,成为推进整本书阅读的难题。实践证明,运用“支架式教学”理论,能助力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在阅读整本书的预读、通读、研读、展示的不同阶段,为学生提供支架,助力学生读起来、读进去、读深刻、读出来。  相似文献   

15.
<正>整本书阅读是当下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无论是2022年版课标中的阅读任务群,还是教材中的“跟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等栏目,从内容到预期结果都作出了明确、详细的要求。教学中,教师设计出了非常多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案,采取多样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但渐渐发现,大多数教学指向了实施的过程,对整本书思辨性阅读的评价鲜有关注。事实上,评价也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高质量的评价能够更好地推动整本书思辨性阅读。借助评价,  相似文献   

16.
评价是促进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手段,建构由表现性任务、阅读过程、多元主体构成的“1+5+n”整本书评价模式,旨在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整本书,实现以评促读、以评促教。  相似文献   

17.
正整本书阅读教学是教师从旁指导,引导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整本书阅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书籍,指导阅读过程,开展阅读评价,以充分发挥整本书阅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教学设想】《儒林外史》人物众多,故事繁杂.在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有所取舍,分阶段找准切入点,步步推进深入阅读:第一阶段,导读激发兴趣,让学生“要读”;第二阶段,设计任务单,让学生“深读”;第三阶段,专题探讨,让学生“会读”.导读课前,笔者制作了阅读学情调查表,摸清学生的阅读情况,并紧扣“讽刺小说的阅读”这一点,利用教材中的“导读”信息,整合有效资源,以六张邮票为切入口组织导读教学,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指导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整本书阅读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对于小学生而言,坚持读完一整本书并对其进行深层次思考,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柳林风声》是一部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有趣,富含哲理。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交流,依托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悟,真正读通、读懂。基于此,  相似文献   

20.
<正>“快乐读书吧”是每册教材中为学生课外整本书阅读做导语服务的重要栏目,它将推荐阅读书目汇入其中,同一年级“和大人一起读”、二年级“我爱阅读”板块类似,目的都是将整本书阅读纳入课程体系,彰显出师生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性。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堂上通过“快乐读书吧”起到链接课外整本书阅读的作用,还需要在陪伴学生参与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唤醒学生的内在体验,更需把握教材各个板块间的联结关系,为“快乐读书吧”的举一反三教学以及高段学生整本书自主阅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