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杰 《班主任》2014,(4):35-37
正四年级时小王转入我班,他长得瘦瘦小小,总是孤孤单单、怯生生地坐在座位上,一脸木然和冷漠,从没有笑容。别人跟他说话,他也没有任何反应。据家长说,他已经转学多次,以前的老师极其严厉,经常变相体罚他;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以前的老师甚  相似文献   

2.
老师:博博是小班第二学期从外地转到我班的;他是一个特别不爱说话的男孩儿.从来不向老师打招呼,即使老师主动与他打招呼.他也不说话.这使他的父母和我们老师都感到很尴尬。我更是感到惭愧.因为我没能帮助他,我是他的老师,我有责任帮助他.如果我不能帮助一个不爱说话的孩子.我还配做一个高级教师吗?于是我向他的父母了解情况.并请他们配合.以免对他的今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赛 《山东教育》2007,(12):47-48
午睡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然而我发现每到午睡时,我班幼儿却表现得异常兴奋。由于每张床都是紧挨着的,因此,他们凑在一起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尽管老师不断强调:“闭上眼睛,安静入睡。”但仍有幼儿偷偷说话……等到起床时,一个个又都叫不醒,勉强起来了,下午的活动也是无精打采。午睡睡眠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一日生活、  相似文献   

4.
随着离婚率逐年上升 ,许多完整的家庭解体 ,许多幼儿要面对父母的选择 ,要失去一方的关爱。我园中班有一名幼儿叫席×× ,其父母离婚后 ,他判给父亲 ,他的父亲不准他跟母亲来往 ,有一个星期五的下午被母亲悄悄地接走 ,第二个星期一下午到幼儿园接幼儿时 ,父母都没有来接 ,本班老师打电话通知他父亲 ,他的父亲来接孩子时 ,得知孩子感冒了 ,非常生气 ,对老师 :“我不接他 ,你们老师叫他妈妈来接。”甩手就准备离开 ,席××看见父亲来接时 ,边哭边喊 :“不跟他走 ,我要妈妈。”最后 ,在老师的劝说下 ,这名幼儿哭着被他父亲抱走了。看到这一幕 ,…  相似文献   

5.
朱芳 《今日教育》2006,(5):18-19
在幼儿园里,每个班上总有几个胆小怕事,平时沉默寡言,不愿跟大家交往的幼儿,总是默默坐在一边看着别人快乐地游戏、玩耍,自己却无动于衷。我班的珂珂小朋友入园半年了,平时也很少说话,说话时声音小得几乎听不到;别人欺负她,她也不敢申辩,更不敢还手;明明自己会回答的问题,自己却不敢举手。像她这种沉默寡言的孩子常常被老师忽视,其实,这样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关爱。  相似文献   

6.
爱的释义     
有一种爱叫相互尊重一天,我上楼上课,途经202班教室门口,几个小朋友正簇拥在门口玩着什么。一个小朋友看见了我,连忙向我打招呼:“老师好!”我忙回应了一句“:小朋友好!”看到他机灵可爱的样子,我不禁用手摸了摸他的头,问他:“你叫什么名字?”“邵晓刚!”他显得有些受宠若惊。其他小朋友纷纷围了上来,望着邵晓刚,似乎挺羡慕,竟然有一个小朋友也凑到我跟前自我介绍。“202班的同学真有礼貌!”我夸了他们一句。顿时他们个个喜笑颜开,仿佛是一朵朵绽开的花。以后,只要我经过202班的教室门口,班上的学生都会主动上前打招呼。而当我也跟他们打招…  相似文献   

7.
爱的故事     
一、有一种爱叫相互尊重一天,我上楼去上课,途经202班教室门口,几个小朋友正拥在门口玩着什么。一个小朋友看见了我,连忙向我打招呼:“老师好!”我忙回应了一句:“小朋友好!”看到他机灵可爱的样子,我不禁用手摸了摸他的头,问他:“你叫什么名字?”“邵晓刚!”他显得有些受宠若惊。其他同学纷纷围上来,望着邵晓刚,似乎挺羡慕,竟然有一个小朋友也凑到我跟前来自我介绍。“202班的同学真有礼貌!”我夸了他们一句。顿时他们个个变得喜笑颜开,仿佛是一朵朵绽开的花。以后,只要我经过202班教室的门口,班上的学生都会主动上前打招呼。而当我也跟他…  相似文献   

8.
案例一:小班正在上美术课,老师对幼儿正逐个进行指导,一部分幼儿已经完成自己的作品,他们中有说话的,有离开座位玩的,有满地跑的。老师并没有注意到这些,还在专注地进行着自己的指导。突然一阵哭泣声传来,老师终于发现已经有很多幼儿都不在自己的座位上了,赶紧喊着让其他幼儿回到座位上,查看哭泣幼儿的原  相似文献   

9.
<正>朋友告诉我,他上小学时,班上有一位同学的妈妈得了癌症,老师号召大家捐款。同学们根本不懂什么是癌症,嘻嘻哈哈地捐着,还相互询问捐了多少。只有那位同学一个人默默坐在角落,神情黯然。后来有一天上课时,教室外远远走来一个人,是那位同学的亲戚。他看到那个亲戚,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没有跟老师告别,直接冲出教室,连书包都不要了……那一刻,他们终于知道  相似文献   

10.
看到乐乐和小宇的情况,我立刻想到了我们班的两个男孩子赵禹和朱想。两个孩子一个活泼,一个内向,从小班到中班他们都是好朋友,干什么都喜欢在一起。现在,这种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都扩大了自己的交往范围。我是这样做的。 1.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允许他们有一个适应过程。 他们从小班就喜欢住一起。朱想是个内向的孩子,一开始连提出上厕所的要求都是赵禹帮他说。孩子来到新环境中,好朋友使他们有了一种安全感、依赖感。而此时老师如果刻意去“帮助”他们,反而收不到效果。我想,孩子拒绝别人或许是他没有从老师和班集体那里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情感。因此,应允许幼儿的个体差异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老师则要逐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幼儿逐渐走出小环境而铺平道路。 2.引导幼儿扩大交往范围,促进个性发展。 到了中班,两个人还是喜欢在一起。虽然随着年龄  相似文献   

11.
中班第一学期刚开始,孩子和老师处于一个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的过程中。面对三十三张清新可爱的小脸,我深深地爱上了他们。而其中的陆诚小朋友是我们两个老师关怀至深的一位。 家访时他妈妈告诉我们,这孩子很幼稚,一点也不懂事,四岁半才开口说话,智力发展及能力都不及其他幼儿。通过接触,我们发现他各方面能力的确比别的幼儿差,  相似文献   

12.
张老师是县城人,他主动报名到我们窑山这穷山沟里来教书,还把家也带来了。正好学校旁边有一户人家去新疆谋生了,留下两孔窑洞空着,张老师一家人就住进了这两孔窑洞里。我们全村都是回民,可张老师一家是汉民。大人们常说汉民怎样怎样,特别是说汉民养猪,吃猪肉,在生活习惯上跟我们有很大差别。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汉民,对汉民感到很陌生,甚至以为他们和我们长得都不一样。但张老师一家人除了穿得稍稍比我们洋气些,说话的口音跟我们有点不一样外,其他的都和我们没什么两样。大人们再三嘱咐我们,不要去张老师家,也不要和他们家的孩子…  相似文献   

13.
贝利是一个聋哑人。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少年夏令营。贝利在夏令营里交了许多新朋友,了解到很多大自然方面的知识。伙伴们和带队的老师都对他很好,他们还跟他学手语,以便与他交流。但是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诺德。“你尽可以跟我打着手势说话,”他嘴里嘟哝道,露出一副不屑的样子,“但是,你可不要指望我也用手这么比划。”所以,当老师把贝利和他分到同一个小组时,他就显得很不开心。老师说:“诺德,我任命你为小组长。你们的任务是搜集到足够多的树叶,以便制作身份牌。”这个小组的其他成员凯文、彼特和瑞安他们都对贝利非常友好。他们一边寻找合…  相似文献   

14.
“调皮王”每班都有那么几个,他们人数虽少,但作用可不小。经过观察,我发现我班的“调皮王”有如下一些特点。喜欢抢着做事。两个幼儿在搬桌子,施晓明闲不住了,硬是去帮着抬,结果本来两人抬得很平稳的桌子,给他中间一用力,就摇晃起来了。一幼儿大声地报告老师,另一幼儿干脆把他的手拉开,认为他在捣乱。施晓明却认为自己在做好事,毫不相让。我对  相似文献   

15.
杜诚 《教育》2013,(10):64-64
我在加拿大修学期间,一次,在中文辅导课之前,两个小男生跑过来,神神秘秘地跟我说,副校长是个年轻的亚裔男士,没有听说他的孩子在五年级啊。我笑着问他们是怎么发现的?他们说,副校长常来他们班,每次副校长来他们班,都要单独和这个孩子聊上几句,有说有笑的。过了几天他们又来跟我说,副校长的孩子成绩不怎么好,有一次社会科学课上,要在加拿大的地图上找出指定的地点,他们不太会,就照了答案写了,结果老师批改下来答案大部分是错的。又过了几天,这俩孩子又跟我汇报这个副校长的孩子了,他们说这个副校长的孩子厉害得不得了,两个老师才把他抬出去呢!我很诧异,出了什么事了吗?  相似文献   

16.
我是独生子,没有兄弟姐妹,家里没有小孩一起玩儿。我小的时候,很不会说话,不爱说话,以至于很怕说话。为此,父亲、母亲产生忧虑:这孩子这么笨,怎么得了!小学的同学、老师,至今我大多不记得了,而有一位老师我却记得很清楚。他姓韩,矮矮的,胖胖的。他是我们班的级任老师。他指定我当班长。我当然很害怕,坚决不肯。我平时连话都不敢说,也不跟同学一块儿玩,孤零零一个人,怎么敢当班长呢?韩老师鼓励我说,你放心,你很守规矩,功课也很好,同学们一定会服你的,有什么问题我帮助你。再三鼓励之下,我只好干了。因为当了班长,跟同学接触就多了,逐渐打破了孤僻的状态。过了一段时间,韩老师又指定我参加演讲比赛。我当然不肯。我哪里敢站到台上去,当着大庭广众讲话!他又再三鼓励。他说,“你口齿清楚,说话有条理,一定可以  相似文献   

17.
为了培养大班幼儿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每天早晨幼儿入园前或下午离园后,我都会安排几个早到园或晚离园的幼儿,帮老师把小板凳轻轻放到桌子上,以便于老师打扫卫生。久而久之,许多孩子都以帮老师搬放板凳为荣,甚至有的孩子为了能帮老师搬板凳,要求早入园、晚离园。班内出现了幼儿争先恐后帮老师搬板凳、打扫卫生的现象。可最近几天,我发现多数孩子不愿搬板凳了,我很纳闷。一天,我问几个正不情愿地搬着板凳的幼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爱劳动的好孩子,以前都抢着帮老师搬板凳,可现在怎么都不愿搬了呢?”“老师……”琪琪欲言又止。“为什么?大胆告诉老师!”在我的鼓励下,红红说话了:“老师,搬板凳不是好孩子做的事情。那天做游戏,凯凯不听话,您不是罚他到教室搬板凳了吗?”我愣了一下。  相似文献   

18.
幼儿刚入托,由于他们自出生以来就没有离开过家,一直生活在妈妈、奶奶的怀抱里,一下子来到陌生的幼儿园,对环境的不适应,容易使其产生分离焦虑现象。为了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缩短适应期,稳定情绪,愉快地上幼儿园,我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宝贝一样看待。首先,我让宝贝们有一种亲切感、安全感。两个配班老师中,我的年纪稍大一点,黄老师年轻一点,所以,我常常扮演奶奶的角色,黄老师则扮演妈妈的角色。刚开学,大多数孩子都在哭,一个老师抱一个孩子,其他孩子又不乐意,怎么办?坐着,左腿、右腿上坐满了孩子,两腿之间夹着孩子;站起来,两手拉着孩子,…  相似文献   

19.
孩子的眼睛     
好好是我的外甥女,在小班。一天中午,她妈妈来接她,恰逢我带班,经过时,她们跟我说了几句话,我顺手拿了一个乐百氏奶给好好。不料想这一举动却使我班幼儿议论起来,一个幼儿说:“她为什么可以喝乐百氏奶?”另一个幼儿接着说:“因为她是老师的孩子。”我的脸顿时烧了起来。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一个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在严格的监督下,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盯着他,他需知天地间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生的心理上…  相似文献   

20.
活动室外有位小朋友正哭着,看他这么小的个,我想应该是小小班的。在他旁边,我班幼儿正若无其事地玩着,还有几位“调皮鬼”在奔跑中不时地碰撞着这位小朋友,没有人想去安慰他。我气极了,正想好好教训他们一顿,又一想:“何不用我自身的行为来影响他们?”于是我走过去和颜悦色地抱起哭着的小朋友问:“小弟弟别哭,告诉我你是哪个班的呀?我带你去你们班吧。”虽然我没有召集幼儿过来,但他们的注意力已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