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一、知识梳理 1.生态因素 (1)环境、环境因素和生态因素三者之间的关系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环境因素是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要素(即生物周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生存的所有因素),包括非生态因素和生态因素。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如阳光、温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  相似文献   

2.
预防     
在西北大草原,生长着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名叫发菜。经常引来一些贪财之人前来挖掘。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以大量的自然地理现象为依据,归纳、总结了自然地理现象随时间演化的节律性;然后,又从纷杂的节律性现象中,进行了抽象的概括和总结,得出了节律性的类型;最后,对节律性的特点给予了剖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 《生态因素》一课主要讲述了生态因素的概念、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等内容。根据近年来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这部分内容中非生物因素的判定及影响,生物因素的确定及对其图像变化趋势的分析,生态因素综合作用的主导因素的判断,依旧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发菜,本来是长在草原上的一种野生植物。不知道谁脑子一热,竞想到吃发菜就能发财!于是,城市的餐桌上,发菜火了,价格随之猛涨,结果搂发菜的农牧民便潮水一般涌进草地。  相似文献   

6.
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 ,必须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取得日光能、水分、氧气、二氧化碳、无机盐等。同时 ,植物又不断地在身体内进行改变 ,破坏和分解 ,把不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排到外界环境 ,不可避免地影响环境 ,改变环境。对植物有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 :非生物因素 ,包括光、热、水、空气和土壤 ;生物因素 ,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人类影响。下面就药用植物与生态因素的关系作简要阐述。一、光与药用植物光包括光质、光强和光照时间。光强和光质与药用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有关 ,通过不同色膜对人参遮阴 ,发现人参的生…  相似文献   

7.
宋开风 《现代语文》2010,(12):22-23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发展的生态系统,它具有教育生态系统的共同特质,如作为主体因素的教师和学生(教与学)共生共存,相互制约,共同发展;课堂教学效果取决于各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等。语文学科本身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质,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生态有着自己的鲜明特征——情境性、开放性、平衡性和共生性,本文拟从生态学的角度揭示语文课常教学的这四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发菜备忘录     
挖发菜已破坏内蒙古两亿多亩草原 据初步测算,内蒙古等地现在已有两亿多亩草原,因挖发菜而遭到了严重破坏.近十年来,来自各地的多达200万左右人次的挖发菜者,非法进入内蒙古大草原挖掘发菜,涉及的草场面积约为2 2亿多亩,遍布内蒙古中西部的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阿拉善盟等12个地方.  相似文献   

9.
李莉 《中学生物学》2003,19(3):54-55
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体是同时共同起作用的,而不是单独地、孤立地起作用的。一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生存无论多么重要,也只能在其他生态因素的配合下才能表出现来。例如:水对鱼非常重要,但鱼同时也受水的温度和水的盐度等生态因素的影响。例:下图为五种鱼对水温和含盐量的忍受程度。这些种中能分布在北极海域、热带湖泊或全球分布的分别是(1997年上海高考题) ( )  相似文献   

10.
新春吉祥菜     
原料:鸡翅500克,水发发菜25克,水发冬菇25克,花生油25克,调配料各适量。制作:一、把发菜水发后,择洗干净,入鸡汤中姜丝、葱丝、盐煨入味,去姜葱,取发菜入在盘中,淋熟花生油,拌匀。二、再把鸡翅膀尖剁去不用,从关节处割断,剁去两头,抽出骨头,不要...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三角洲生态因子对外来入侵生物米草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2005年、2007年对黄河三角洲米草分布面积的调查,测算了米草的扩展速度;分析、测定了米草分布区的主要生态因子,研究了其对米草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水温、潮汐、盐度、水质与底质等主要生态因子均有利于米草的生长和扩散,灾害性气候因子对米草的扩散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骨干教师成长的支持性因素:生态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态因子,其成长与发展,既受其作为生态主体的内在因素的影响,又离不开各种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与支持;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各种支持性环境因素之间的多维交互作用,促进了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而实施民主化、个性化管理与强化骨干教师责任意识相结合,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个体发展与群体发展相结合,变革教师培训模式与强化骨干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相结合,是当前促进骨干教师成长过程优先考虑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精准扶贫背景下,贫困生成长已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对广东省五所高职院校1176位高职贫困生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生态系统理论中微观系统的学习动机因素、中观系统的家庭教育因素、外层系统的地方政府因素、宏观系统的教育政策因素以及历时系统的升学因素对高职贫困生个性化成长影响最大。基于此,提出系列改进策略,以期促进高职贫困生个性化成长。  相似文献   

14.
教师、家长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教师与家长关系的存在是以学生为纽带的,因此,发生在家长与教师相互之间的社会行为对正在成长的学生必然会产生影响。由此从生态学的视角探讨在亲师关系中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两个微系统(教师与家长),从而挖掘出对青少年的发展造成潜在影响的环境因素,并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把握这些因素,寻找出它们变化、发展的规律,同时运用这些规律促进青少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茶业是福建的民生产业,其发展对于福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们从生态角度探寻福建茶业发展的未来之路,以期为福建茶业竞争力提升寻找可行路径。我们认为,茶业的生态化是茶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福建茶叶生态资源丰富,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要求存在差距,因此,在分析福建茶业生态化发展的主要障碍与突破因素基础上,我们重新构建茶业生态发展观,提出福建茶业生态化发展的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6.
十六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现在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压力,文章在指出造成这种困境的主要原因后,探求了"以全局观来统筹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丰富和开展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来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化意识、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目标任务"等方面的出路。  相似文献   

17.
依据限制因子定律、花盆效应、生态位等生态学原理,从不同方面入手,试图探析基础教育信息化活动中各种生态因子及环境之间关系。研究表明:只有处理好各因素之间的联动和制约关系,保证系统内外部的动态平衡,才能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目标。从生态观研究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摆脱当前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衡水市近年来人口增加,工农业迅速发展以及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开发造成了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城市污染加剧,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合理使用农药,发展循环经济,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快实现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各因素和谐发展,本文从生态学视角分析了影响西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生态因子,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三个主生态因子及其所包含的各子生态因子,指出只有保持各生态因子协同发展,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才能推进西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实现系统动态平衡.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路径.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生态湖州建设的五个有利条件和四个不利因素,进而指出建设生态湖州的基本对策:深化部分党政领导干部对生态建设的认识,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出各地特色,发挥人民及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以及进一步健全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