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写字大课堂     
书写技法:短横右上斜,至右边顿笔转折向左下写撇,横短撇长,注意折角一定要成方折,不要圆转。 书写技法:由竖画和提画组成,也叫“右向钩”。竖长提短,竖可稍向右挺,提画顿笔有力。  相似文献   

2.
写字大课堂     
书写技法:起笔作横画,转折处略顿,转换行笔方向而折向下写竖,值得注意的是转折时先顿笔再折笔向下,使折角成方折。 书写技法:起笔作竖画,转折处略顿即转向右行,行至末端收笔。注意有的竖长横短,有的竖短横长。  相似文献   

3.
写字大课堂     
这一期我们来学习框廓类的偏旁部首,口是这类偏旁的基本字根。书写时请注意:方框内没有笔画时,(如“口”)左竖长,右竖短,下横低于右边的竖画;方框内有笔画时左竖短,右竖长,下横高于右边的竖画。  相似文献   

4.
写字大课堂     
正学一学这一期,我们继续学习上下结构的字,当上下占位不均等时,应合理安排两者之间的位置,做到有避让、有交叉,形成整体。李放鸣叔叔上长下短书写技法:上下结构的字,上面部分笔画多,且有竖画、撇画的,下面部分笔画少,且无竖画、撇画的,上部占位约2/3,下部占位约1/3。  相似文献   

5.
正3.撇撇画舒展、俊洒。书写时切忌钉头、鼠尾、僵直。标准撇的写法要领:(1)逆锋起笔,(2)右下轻顿,(3)左下轻回,(4)向左下方弧形运笔至前部均匀收笔出锋。撇画书写时,因用笔的轻、重、提、按、转折等方面力度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竖撇撇的写法,前部略竖,后部均匀左展。  相似文献   

6.
写字大课堂     
这一期我们来学习长形左偏旁。“十”是这类偏旁最简单的字根。书写时注意,横画要短,竖画要长,有撇捺笔画时,撇要向左伸展,捺变为点紧靠在竖上。  相似文献   

7.
我们国家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还有四大佛教名山、五岳名山等。含"山"的汉字有几百个,在组合成汉字时,山部会处在不同的位置。我们根据它分别出现在上、下、左、右等不同的位置进行归纳练习。"山"的源流:"山"是象形字,甲骨文中三座山峰并排在一起为"山"。后来为了方便书写,将山峰用一个竖画来表示。山部的字多与"山"相关。"山"的书写要点:竖分长短间距匀折画扛肩字形扁  相似文献   

8.
写字大课堂     
正学一学这一期我们来学习横折钩类的偏旁部首。"(?)"是这类偏旁的基本字根。书写时注意,横画略略右上斜,转折时顿一顿,写成一个方折,竖画重按行笔,写得比横画粗一点为妙,出钩不宜太长。  相似文献   

9.
写字大课堂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汉字基本笔画的写法,从这一期开始.我们进一步学习汉字结构的一般规律。首先要了解的是汉字的方形。汉字虽然是方块字,但在实际书写中因为笔画有长短变化,所以有不同的形状。书写技法:上下左右的笔画长短比较均等,没有伸展的长画,这类字要写成正方形。书写技法:框廓内笔画较多的字,空白要均匀,大多横画短,竖画长,增大横画间的间隔,字形为长方形。  相似文献   

10.
汉代扬雄在《法言·问神卷第五》中指出"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即书法蕴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品质。在书法教学过程中,融合情感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笔墨感悟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学习颜体"竖画"为例,通过了解颜真卿的人物品格,去感受颜体竖画的劲挺厚重;再通过笔墨神韵的感悟,去了解颜真卿的人文情怀。由"寄情于书"到"以书写情",让学生逐步把握颜体书法的整体风貌,达成颜体的竖画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写字大课堂     
书写技法:短横略上斜,折角宜方,转笔向下行笔,至底端顿笔向右上提出。横短竖长,提画尖锐,夹角要紧。  相似文献   

12.
写字大课堂     
这一期我们来学习横竖对称类字头,“十”是这类字头最简单的字根。书写时注意,将竖画写在中轴线上,横画有长有短,多横之间的间距要均等(如王),左右要对称。  相似文献   

13.
规范书写汉字不仅要求字形书写正确,还要求笔顺也符合规范,所以倒笔画写出的汉字,是不规范的汉字。正确地掌握了汉字的笔顺,不仅可以提高写字的效率,容易把字写清楚、整齐、美观,也便于汉字的排序、检索和信息处理。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汉字笔画有五种:横、竖、撇、点、折(序号分别为1、2、3、4、5)。横包含横和提,竖包含竖、左竖钩、右竖钩,撇包含所有向左斜下的笔形,点包含点和捺,折包含各种折笔笔形。除了个别一画的字(只有“一、乙”两个)之外,其他的字都存在笔画书写先后顺序的问题。笔·顺·规··范不·是··学术·问·题·,不·允…  相似文献   

14.
学一学 这一期我们来学习横折钩类的偏旁部首。“ ”是这类偏旁的基本字根。书写时注意,横画略略右上斜,转折时顿一顿,写成—个方折,竖画重按行笔,写得比横画粗一点为妙,出钩不宜太长。  相似文献   

15.
正2.竖书写时竖应挺拔、有力,切忌有肉无骨或僵直。标准竖写法要领:①左上藏锋起笔;②右下轻顿;③左下轻回;④中锋下行至竖底;⑤底部略向左膨出("膨出"是指运笔中,笔锋偏离中轴线至笔画边沿的距离。本书中所有点画"膨出"皆如所述);⑥右下轻行;⑦右上回锋。欧体的竖,起笔藏锋的笔画较少,多数为切笔入纸,右下略顿(即从图中的要领②开始)。  相似文献   

16.
写字大课堂     
书写技法:横略上斜,折角宜方,转笔左下行,再折笔向右,顿笔呈方角,再左下方行笔至底部出钩,应上紧下松。书写技法:起笔竖画略向左斜,然后折笔写横,横末顿笔左下撇出,横撇夹角约40度,注意重心。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课本第三册“有余数的除法”一节前面安排了用竖式计算除法的例题。但是,教材、备课用书及参考书中都没有明确规定除法竖式的书写顺序。因此,老师在教学时有下面几种教法,现以8÷4=2为例。第一种书写顺序:(?)或是(?)。我以为按这种顺序来写除法竖式与除法横式的读写顺序有矛盾,并且学生容易把被除数和除数的位置弄错了。第二种书写顺序是按除法横式书写顺序来写:(?)第三种书写顺序是按除法横式的逆向读法来写:(?)第四种书写顺序:(?)  相似文献   

18.
第八讲:副笔和余笔 汉字之中,对主笔起辅助作用的笔画称为副笔."擒贼先擒王",主笔固然十分重要.不过,"红花还须绿叶衬",副笔的书写也不可疏忽. 副笔书写,注意以下四点: 一、配合主笔,大小合宜.如《崔敬邕墓志》中"童"的第二横与末横,"成"的撇画与戈钩等. 二、根据结字与布白要求,位置恰当.如《杨大眼造像题记》中,"夜"的横画与竖画、"石"的首横等. 三、不乖笔势,俯仰自然.如《郑文公碑》中,"並"的首横、"風(风)"的撇画等.  相似文献   

19.
正第六讲钩法钩法,在汉字中形态多样。钩画名称,往往是根据其所依附的主笔命名:钩画与竖画组合称为竖钩,与横画组合称为横钩,其它还有斜钩、卧钩、竖弯钩、竖折折钩、横折钩、横折弯钩等等。例如:"事、巧、思、机(机)、讫(讫)、元、阁(阁)、功、穴、夷"等字。(图1)所有钩画,都是在一个长笔画末端,改变用笔方向,折笔用侧  相似文献   

20.
临帖指津     
《雁塔圣教序》为褚遂良五十八岁时书,是最能代表褚遂良楷书风格的作品,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雁塔圣教序》的笔画纤细而俊秀,即使是复杂的波磔转笔,也是一丝不苟,毫无须发的遗憾。褚遂良秉承了文人书法家的笔法,在书写过程中却又能把握轻重、灌输力量。此帖在运笔上则采用方圆兼施,逆起逆止;横画竖入,竖画横起,首尾之间皆有起伏顿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