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继波 《历史档案》1999,(1):131-133
中葡之间的澳门问题发动于明朝中叶,贯穿于整个清代。现存明清时期有关澳门问题的中文档案相对集中保存在三处,即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葡萄牙东波塔档案馆。其中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存清代澳门问题档案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原本为一个整体,由于历史原因分存海峡两岸。葡萄牙东波塔档案馆所藏清代澳门中文档案,形成于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主要是当年葡萄牙租居澳门时中葡双方的公务往来文书,多系清地方政府与澳葡当局的往来事务。本文仅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关澳门问题档案的种类…  相似文献   

2.
沧桑澳门史,档案为真凭."现实没留存明清澳门问题档案"的说法自被中国历史档案专家们的辛勤挖掘所否定之后,一批珍贵的有关澳门问题的明清两朝的原始档案已陆续面世.喜迎澳门回归之际,浙江富阳华宝斋古籍书社在中央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支持之下影印出版《明清澳门问题皇宫珍档》首次披露明清政府对澳门行使国家主权的珍贵档案.  相似文献   

3.
澳门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已有中国先民的足迹,秦统一中国后,澳门即被纳入版图,此后历代相沿。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涉海东来,明政府在要求其承认澳门是中国领土并接受监督管理的前提下,允许其租居澳门。光绪十三年(1887年),葡萄牙政府强迫清政府签署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规定澳门为葡国的“永久”管理地。该条约虽然已于1928年失效,但葡萄牙仍占据着澳门。1987年,中国政府与葡萄牙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值此澳门即将回归祖国之际,我馆会同澳门基金会、广东社科院历史所共同编辑《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现将其中馆藏明代档案中天启、崇祯年间兵部题行稿之有关文献摘发,以飨读者。这组史料反映了明政府委任澳门官员负责巡视管理澳门的军事防务、设关盘验出入澳门的贸易商船、市舶司征收澳葡税银等行使主权的情形,以及葡人租居澳门后给广东地区带来的种种祸患。  相似文献   

4.
韦庆远 《历史档案》1998,(3):121-126
一 《葡萄牙东波塔档案馆藏清代澳门中文档案汇编》(以下简称《汇编》)一书的出版,对海内外学术界都是一个很大的喜讯①.  相似文献   

5.
栗维健 《历史档案》2006,(3):130-134,129
一、数据库内容介绍。宫中履历折单片数据库是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所藏宫中清代官员履历折单片档案的著录卡片建立的。这批档案包括有清代官员吏部文职、兵部武职履历引见折、履历单、履历片。清代官员履历引见折,是清政府选官部门(吏部选文职、兵部选武职)  相似文献   

6.
“现世没留存明朝澳门问题档案”的说法,已被中国历史档案专家们的辛勤挖掘及重要发现所否定,一批珍贵的有关澳门问题的明清两朝原始档案将公布于世人。中葡之间的澳门问题始于明朝中叶,贯穿于整个清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杨继波先生介绍说,现存明清时期有关澳门问题的中文档案相对集中在三处保存,即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葡萄牙东波塔档案馆。其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有关澳门问题的明清档案近两千件。去年3月,有关明清时代澳门问题档案的专题课题开始启动,首次发现并将向社会公布的澳…  相似文献   

7.
钟鸣 《档案学研究》2003,17(1):62-62
应广东省档案学会的邀请 ,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麦洁群副局长为团长的澳门总档案委员会委员访粤团一行7人 ,2002年11月19日至21日来广东进行访问交流活动。澳门总档案委员会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档案事务与决策的咨询组织 ,在广东3天的访问行程中 ,澳门客人参观了广东省档案馆、广州市档案馆、广州市黄埔区档案馆、番禺区档案馆、顺德市档案馆和开平市档案馆 ,与同行们进行了座谈 ,交流工作情况和体会。通过这次访问 ,加深了粤澳两地档案界相互之间的了解。澳门总档案委员会委员访粤团来广东访问交流@钟鸣  相似文献   

8.
近代,清政府在面对西方列强时,表现得腐朽无能,步步退让,以至于丧权辱国。但在关于澳门地位问题的多次谈判中,却表现出少有的坚持。清政府与葡萄牙方面虽然针对澳门地位问题先后多次谈判,但直到清廷覆灭,也没有放弃澳门的主权。  相似文献   

9.
1989年7月,应葡萄牙澳门文化学会主席彭慕治和澳门历史档案馆馆长桑托斯先生的邀请,我作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特邀代表前往澳门,出席了7月21日上午澳门历史档案馆重建落成开馆典礼及葡萄牙和远东历史资料展览开幕仪式。其间,澳门总督文礼治先生接见了我,表示热情欢迎。出席典礼活动的有新华社澳门分社的代表,还有中葡政界、文化界、宗教界等的名人范礼保、傅英伟、韦高信、卢倬智等。另外,原葡萄牙在印度的殖民地果阿的档案馆馆长亦在应邀之列。典礼及开幕仪式由澳督文礼治为醒狮点睛后,主持剪彩及新馆揭帷幕的仪式。文礼治先生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他说,澳门历史档案馆的落成,在澳门历史上占有新的一页,它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使一座古老的建筑本身得以文物的形式保护,使之重新恢复了活力;二是澳门的历史档案得以保存并将为澳门服务。典礼活动结束后,中外嘉宾进行了参观,座谈。通过几天来紧张的活动,彼此进一步增加了理解和友  相似文献   

10.
刘燕 《中国档案》2003,(1):37-38
很多县级档案馆保存着1983年以前形成的短期档案。本文对这批档案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自身实践提出了对这批档案进行鉴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二年,北京市档案馆从中共北京市委档案科接收了一批录音档案(钢丝录音磁带30盘、胶带录音磁带277盘).这批录音档案记录了一九五五年元月至一九六五年十二月间,当时北京市主要领导人彭真、刘仁、郑天翔、邓拓、万里、贾庭三等同志,  相似文献   

12.
由于特殊的历史因素,澳门档案的分布呈现分散状态:除了澳门历史档案馆,还保存于其他文化机构以及海外各地。近年来,在深度挖掘和利用澳门档案的同时,与外界交流与合作也逐步展开。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闸北区档案馆提前将2013年度婚姻登记档案、上海火车站北广场地区动迁档案接收进馆。这批民生档案共计7千余卷、11234件,区档案馆在纸质档案进馆后,及时完成档案全文扫描和数据库挂接工作,从而提高了档案查询速度,便于提供利用。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中国档案学会第五次档案保护技术研讨会暨第六届档案保护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于2005年6月3日至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来自澳门历史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研究所、国家档案局科研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二史馆、北京市档案馆、上海市档案局、安徽省档案局等20余所各省区档案馆和科研单位的近4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39篇,与会代表紧紧围绕此次会议的主题“档案保护技术面向21世纪,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及各省区开展档案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现状、取得成绩、存在问题等3个子课题展开了热烈地发言和广泛…  相似文献   

15.
黄雁鸿 《历史档案》2012,(1):130-135
1909年(宣统元年)清朝和葡萄牙在香港召开的澳门勘界会议,是已临日暮的清政府最后阶段和外国进行的重要交涉,葡萄牙历史学家萨安东(António Vasconcelos de Saldanha)称,此次中葡的勘界谈判是"中国建立共和制以前西方势力困扰中华帝国的最后问题"。这次交涉意义重大,因为会议讨论的是在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逐步被葡萄牙蚕食侵占的澳门水界和陆界,也就是自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在澳门半岛南大约半平方公里地方"租居"的葡国,究竟能通过这次谈判来掠夺多少中国土地,作为澳门的"属地"。  相似文献   

16.
澳门历史档案馆能够吸取东、西方文明,实现图书档案兼容化,搜集向社会与私人领域、多语种、多形式开放,档案的国际多语化编研,注意档案保管材料的原始面貌,注意向社会提供跟踪型的档案信息,都值得大陆档案馆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从兰台蜂反映的情况看.他所在的企业档案馆在管理和保护电影胶片档案中存在严重问题。一是由于电影胶片档案与纸质档案对保管和保护的要求不同,档案馆(室)应对它们进行分库管理.而该企业档案馆没有将它们分库保存.也没有对电影胶片档案实施特殊的保管、保护措施.从而加速了这批档案的损毁。二是与电影胶片相关的文字说明是电影胶片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电影胶片一起进行保存,  相似文献   

18.
视点     
粤澳合作开发档案信息资源3月17日,广东省档案局馆、中山大学、澳门理工学院就合作出版《广东省档案馆馆藏澳门档案史料汇编》、共同推进粤澳历史研究等问题在澳门理工学院举行了三方座谈。在座谈会上,澳门理工学院院长李向玉介绍了学院的机构和学科设置情况、所取得的各项重大教学与科研成果,以及澳门史志的编修计划与实施方案。会议就《广东省档案馆馆藏澳门档案史料汇编》的出版进行了深入研究,初步确定了该书的合作方式、编写范围和体例、实施计划等,  相似文献   

19.
硫酸纸底图档案是一类重要的文化遗产,真实记录了早期机械制造、建筑设计的发展历程,具有很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本文对我国一家档案馆收藏的20世纪初期硫酸纸底图档案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测试,调研结果表明,这批硫酸纸底图档案出现了严重的酸化、卷曲、发脆、断裂、破损等病害现象,亟待修复保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02年9月,由重庆市档案馆选送申报的“民国时期的中国西部科学院档案”,经过“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的评审,与全国其他档案馆申报的47件档案文献一道,被确定为我国上亿卷档案中的首批精品。下面让我们循着中国西部科学院的历史,探究一下这批档案的价值和魅力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