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画猴一般从头部画起。头部用墨重而刻画细致,四肢及身躯则可以更放松一些。因猴多呈黑褐色,故落笔前宜调赭石或朱,再调墨,然后放笔写去,注意虚实、浓淡变化。坐势画法1用大一点的羊毫笔先调赭石,再蘸较浓的墨,勾出头顶、耳毛、鬓毛。2用细笔浓墨勾出五官及脸外毛。3用大羊毫,像画头顶一样调墨色,一笔写出其左臂、手背。  相似文献   

2.
正步骤一用中侧锋画鹅、荷叶、杂草。步骤二用墨色点染鹅的羽片,用墨青色点染荷叶,注意荷叶茎脉留白。墨绿色点染杂草,朱加少量墨色罩染鹅的羽片,细心渲染头部。步骤三用淡绿色罩染荷叶、杂草,以赭黄色点染荷叶,表达一叶知秋的感觉。用淡花青画水,留出波纹。  相似文献   

3.
正着衣全身男子示范图例二(一)勾线面部用墨要稍淡,老人皮肤褶子明显,勾线时可与皴擦结合。头发已变白的,墨色也要稍淡。衣服为青色,裤子、鞋子为黑色,要在线条墨色的浓淡上有所区别。(图1)(二)分染老人皮肤暗淡,可用赭石加花青调匀,分染老人的脸部、手部等结构;耳朵、嘴唇等部位,可加胭脂等红色;头发、衣服、鞋用淡墨分染;藤椅用墨加赭石调匀分染。(图2)  相似文献   

4.
流淌画     
材料:纸、各种颜料、盆、水、毛笔。范例:流淌画《树木》制作步骤:1.用较厚的纸,将纸用水湿润。(步骤1) 2.趁纸未干时滴上颜料。(步骤2) 3.或拎起从上到下流淌或转动纸流淌。(步骤3、4) 4.借助毛笔在画面上点树叶,流淌画《树木》就完成了。(步骤5)  相似文献   

5.
白菜柿子的画法 1.中号毛笔蘸稍淡的墨,中锋行笔画出白菜的帮. 2.侧锋用笔转中锋画出白菜的根,顺势中锋画出须根,用笔要挺劲有力. 3.大提笔(提斗)笔腹调淡墨,笔尖调浓墨,侧锋画出白菜的叶. 4.用笔中的余墨调水,再画出另外的几片菜叶.尽量要表现出墨色的变化,不要画得死墨一片.  相似文献   

6.
正七、推画式方法及步骤推画式方法,是直接用毛笔由上而下地推着往下画,无需用铅笔打底稿。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肯定地描绘人物的动态、结构,亦是训练用线造型的最好方法。但因为这种方法要下笔成形,不能修改,初学者较难掌握。所以,最好在有一定基础以后,再用此种方法。推画式方法及步骤图例第一步:直接用毛笔从头至脚推着画难度较大,所以在下笔之前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先考虑好人物在画面上的大体位置、面朝的方向,空白可留大一些,然后再从眼睛开始勾起。面部勾好以后,便可  相似文献   

7.
正步骤一用小狼毫笔蘸浓墨,勾勒出兔子的眼睛和嘴巴。步骤二蘸淡墨,按结构画出兔子的头部,注意墨色的变化。步骤三画出兔子的身体,注意动态变化。用赭石调胭脂,以淡彩渲染嘴巴和鼻子,再以白粉渲染兔子身体。步骤四添加配景。以中锋用笔勾出石头轮廓,再以三绿加少许赭石调和上色;从石头背后添画出竹枝,以增加动感;调赭石画出地面,并分别以浓墨和赭色点出石头与地面的苔点。  相似文献   

8.
正八、老人半身像画法图例第一步:认真观察模特儿的外部形态,想好人物在画面中的大体位置、比例,然后用毛笔从人物的五官开始刻画。画头部时,要注意头的动势,头与颈的关系。老年人面部皱纹较多,要选择能表现结构的线条来体现其年龄特征。第二步:继续向下推画出手臂。手用清晰的实线勾出。勾画衣纹时,适当地用干笔表现棉衣的质感。第三步:把握好整体的大比例关系,推着画出余下的部分,对线进行取舍,调整完成。  相似文献   

9.
李阳 《老年教育》2022,(4):16-17
<正>步骤1用大白云毛笔调胭脂,按山茶花的结构从中心部位往四周扩散,画出花瓣。步骤2按同样的方法,在第一朵花头旁边画出角度和大小不同的花朵,并顺势在其旁边画出一朵未开的花苞。画的时候注意颜色的对比和变化。步骤3花青加藤黄调和,按前后对比依次画出叶子,然后按生长结构画出枝干,注意穿插。  相似文献   

10.
舞龙     
李萍 《早期教育》2003,(1):28-28
材料 十二寸或十四寸蛋糕盒若干个,透明胶带、双面胶、毛笔、黄颜料、红色卡纸若干张、竹子或木棒若干。 制作方法 1.在蛋糕盒及蛋糕盒盖上涂上黄色颜料(图1)。 2.用一根竹子或木棒从蛋糕盒侧面穿过去,并从里面加以固定(图2)。 3.将蛋糕盒盖上盖子,再用透明胶带封上一圈(图3)。 4.用一张红色卡纸,按图4的样子,摹仿画出龙头和龙尾,各画两个,大小与蛋糕盒盖差不多,然后依  相似文献   

11.
一得集     
1 巧学毛笔画为了使小朋友们能掌握好毛笔画的基本笔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拟人化的趣味教学方法。如教小朋友画“小花”时,我称毛笔是一个既聪明又调皮的小孩。站在那里(把笔竖起来),轻轻地跳几下,留下了许多小坑(点出许多花蕊),跳累了围着小坑躺下休息(用侧锋画出花瓣),休息好了又站起来(再竖起笔),开了一条小沟(用中锋画出茎),又躺在小沟边休息了一会儿(用侧锋画出叶子)。跳、站、躺几个字形象地概括了运用毛笔的笔尖、中锋、侧锋  相似文献   

12.
《板桥题画三则》中,郑板桥说:文与可画竹是"胸有成竹",而自己画竹是"胸无成竹"。所谓胸有成竹指的是动手作画之前,对所要表现的对象从形状到结构要有清楚的认识,对构图、用笔、用墨的方法要有深入的考虑;画还没动笔,心中已然看到了画完之后的效果。这样通盘考虑之后,再开始作画,干脆果断,一气呵成。  相似文献   

13.
十八、竹影课内提升1.选出下列注音、字形全对的两组[ ][ ] A.惬(xia)意、朱砂B.口头禅、一缕(lou) C.参差(cen)(ci)不齐、水门汀(ting) D.蘸(zhan)、迷漫2.选择关联词填空。故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____________用  相似文献   

14.
步骤一:先勾勒出人物的头部和手.用黄和朱磦,少许胭脂调在塑料板上,很随意地拓印在人物的衣服上,待半干时勾勒衣服和衣纹等. 步骤二:用黄、朱磦、淡墨加胶少许,没骨法画出人物前的竹桌,趁湿勾勒桌子轮廓.用黄、三绿加胶,没骨画出植物形状,未干时勾勒植物轮廓. 步骤三:用墨画出石头.要画得干而硬,与前面软的没骨竹桌及植物形成对比.然后,画出人物后面的墙板.  相似文献   

15.
此图的松树用破散的淡墨渴笔,且用笔似非毛笔,而是蔗渣莲实之类,斡旋地刷出松毛苍润的树皮质感,若有若无的鳞皴,有如罔两画的影像。尽管笔势是扁而方的,但因它的淡,所以不见张扬刺激,反  相似文献   

16.
步骤一:将画好的线描稿透在熟宣或绢上,做好用勾线笔勾线的准备。勾线前先将线描稿熟读,做到心中有数。根据人物着衣的深浅变化、质感等,用墨勾出浓、淡、干、湿的变化。勾线时要把握好水分,注意线的节奏。勾线时一定要全神贯注、一气呵成。  相似文献   

17.
硬笔尖在纸上行进时。都有一个“提”,这个“提”是笔尖贴住纸面运动的一个快速滑行动作,不像毛笔的运行.是一个边挫边推的慢动作。这个快速滑行使硬笔充分展示了“爽利明快”的特性。这和毛笔写法有明显区别。如书写一个横画。整个过程为五步:(笔锋)逆起→(按下笔肚)直落→稍停驻→(提锋、转手腕)向右缓慢运行→(笔锋)提起→(用手腕带动笔锋向左内侧)回收。  相似文献   

18.
正示范技法(一)勾线用不同墨色进行白描,注意肌肤部位,墨色要淡(图1、图3)。(二)分染用朱+曙红(少许)分染五官的结构;用淡墨分染头发;用淡赭石分染出头饰的凹凸结构(图2、图4)。(三)托色和罩色五官肌肤背面用白粉进行托染;用中墨罩染衣服(图5)。(四)整体调整用淡赭石分染出上眼睑、下眼睑、耳部、鼻部的结构;用淡曙红分染嘴唇;用较重的墨分染出头发的结构、罩染衣服;用白粉(蛤粉)分染出头饰的结构(图6)。  相似文献   

19.
墨法 用墨有:浓墨法、破墨法、积墨法、淡墨法、泼墨法、焦墨法、宿墨法.作一幅画,均可巧妙运用.倘能极其自然,即得上乘之奥秘.可谓之法备. ——1948年 用墨之法有:浓、淡、破、渍、泼、焦、宿墨. ——1952年课徒手稿 破墨之法,淡以浓破,湿以干破.皴染之法,虽有不同,因时制宜可耳. 古人书画,墨色灵活,浓不凝滞,淡不浮薄,亦自有术.其法先以笔蘸浓墨,墨倘过丰,宜于砚台略为揩拭,然后将笔略蘸清水,则作书作画,墨色自然滋润灵活.纵有水墨旁沁,终见行笔之迹,与世称肥钝墨猪有别. ——节自1935年张虹所编《宾虹画语录》初稿本  相似文献   

20.
书法艺术是用毛笔按一定的法则书写汉字的艺术,它包括执笔、运笔、用笔、用墨,讲究宇形的间架结构和章法布局。学习书法,首先要学习执笔。东晋著名的女书法家卫铄(即卫夫人,王羲之少年时代的书法老师)曾说:“凡学书字,先学执笔。”唐代大书法家张旭也曾对颜真卿说:“妙在执笔”。可见执笔在学习书法时是十分重要的。历来论执笔的方法很多,如“(?)执笔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