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综观40年来我国的环境新闻史,环境新闻可以说是不断趋热,报道不断深入,已成为当下新闻报道的重要领域.但是,从来没有任何一次环保事件如PM2.5、灰霾这般大范围、长时间受到媒体和公众关注.我们有必要从近年来的灰霾报道中,探索环境新闻面临的新形势,把握环境新闻发展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环境新闻的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环保运动的兴起 ,环境新闻也在蓬勃发展。无论报刊、电视、广播 ,还是新兴网络媒体 ;无论是全国还是地方性媒体、综合性还是专业性媒体 ,环境新闻都占有一席之地 ,并受到各家媒体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此同时 ,在中央和地方还涌现出一大批以环境新闻为主体内容的专业媒体或专刊、专栏、专业网站 ,一批记者以报道环境新闻为己任 ,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环境记者。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实践和相关资料 ,对中国环境报道的现状及趋势作一个简要总结。一、我国环境新闻报道的基本特点中国著名的民间环保组织———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 (简称“自然之…  相似文献   

3.
环境新闻:从浅绿色走向深绿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遥 《新闻前哨》2005,(2):45-46
我国环境新闻报道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环境新闻报道领域日益拓展,报道内容日趋丰富,报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报道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但是总体来看,媒体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并不深入,一些环境新闻报道看起来还是沿袭20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环境运动的思路,而较少反映环境与发展方面真正前沿的思想和进展。其实,自第一次环境运动以来,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表现就是由浅绿色的环境观念转变为深绿色的环境观念。我们的环境新闻也应顺应环境观念的深化,从浅绿色走向深绿色。  相似文献   

4.
新闻报道中不该忽视的几个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红樱 《新闻界》2005,(1):113-113
只要细心地浏览每年订阅报刊的目录,就会清楚国内现有的与环境相关的报刊并不多,尤其是与文艺类报刊相比,显得更少。所以,我国现在的环境新闻大多是报道在其它的报刊及其它媒体的综合新闻里,这与环境问题的传播所应具有的地位极不相称。相应地,从事环境新闻报道与评论的专业记者也相对较少,除了几家全国性的环境报刊有自己的专门记者之外,从事其他领域报道的记者就很少注重环境新闻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环境新闻是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类新闻报道。环境新闻传播着环境问题同时也进行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而环境新闻进行社会建构主要基于体现不同利益观点的环境话语,要改变媒体缺乏完整环境话语的现状有必要提高重视环境问题的深入报道,提升媒体自身环境素养。  相似文献   

6.
环境新闻始于美国19世纪的资源保护运动,美国是公认的环境新闻的发源地之一,确切地说,环境新闻这个新理论思想指导的新新闻题材,从20世纪70年代后最终得以在美国主流媒体(主要是文字媒体中的报道)确立并发展,其缘起却与普利策新闻奖密不可分,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乃至西方社会的新闻报道上的威望及其对新闻报道的指导作用,是美国主流媒体各类报道发展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7.
1739年《宾夕法尼亚报》曾揭露屠宰场和制革厂污染河流DockCreek的环境问题。①西方主流媒体对于环境问题的报道开始于20世纪60至70年代。RichaelCarson的《寂静的春天》与PaulEhrlich的《人口炸弹》、BarryCommoner的《终止循环》一起被看作是西方环境新闻走向成熟的标志。20世纪70至80年代,西方国家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环境新闻进入繁荣时期。近年来,国外环境新闻报道的关注点发生了一些变化,从哥本哈根会议到里约峰会,从印度海啸到日本福岛核电站危机,世界性环境问题增多,环境新闻的国际性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张超 《新闻前哨》2007,(9):68-68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快速地发展,很多经济现象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关注,“经济”一词如今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在当今的新闻报道中,经济新闻也越发显现出它的重要性。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从报纸、电视,到网络,纷纷开辟经济专刊专版专栏,开办经济频道,足见经济新闻在媒体新闻报道中所占据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李萍  杨欣如  白长燕 《今传媒》2016,(10):137-138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以报纸、期刊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纷纷向数据新闻靠拢,可视化数据新闻显然已成为新闻业界的热点话题。我国主流媒体在可视化数据新闻领域发展如何?本文以《南方都市报》的实践为例,对我国主流媒体可视化数据新闻报道进行探析,指出国内媒体可视化数据新闻报道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媒体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使自身新闻能够实现价值效应最大化,媒体从业人员从事件的各个角度挖掘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与此同时,新闻报道中的伦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从灾难新闻报道出发,通过对报道中新闻伦理失范现象的剖析,追寻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探讨新闻伦理与新闻价值在报道中共生的可能性,以期对媒体从业者走出新闻伦理困境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潘雪  果磊  段艳文 《青年记者》2023,(24):56-58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新闻伦理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本文从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伦理的挑战入手,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对新闻报道的影响,提出人工智能技术挑战下新闻伦理问题的应对策略,认为应辩证看待人工智能技术。同时为人工智能更好地应用在新闻领域、生产高质量的新闻作品和提高媒体公信力提供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2.
王谨辉 《新闻窗》2014,(3):13-14
民生新闻是最近几年不断发展而来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其报道的新闻内容大多数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内容,因此在社会上能够引起强烈的反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民生新闻报道越来越受到群众的喜爱和青睐,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对引导社会成员价值观,维护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有着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当前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使得环境新闻蓬勃发展,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领域。笔者对环境新闻报道日益受到重视的现实原因进行分析,梳理了当前环境新闻报道的现状,对其取得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笔者认为,环境问题是一个公共问题,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建构环境新闻的公共性是我国环境新闻报道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的过程就是新闻选择的过程,新闻选择是媒体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根据新闻价值、新闻政策、媒体自身定位,受众构成及其需求对于新闻事实的内容、主题、角度、报道方式进行取舍和处理。  相似文献   

15.
姚静 《东南传播》2016,(7):143-145
环境新闻从业者是指从事环境新闻生产、传播的媒体人。本文通过对环境新闻研究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环境新闻从业者研究是目前环境新闻研究中的缺失领域。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结合当下环境新闻从业者的实际,对比其他行业记者群体的研究,笔者建议环境新闻从业者研究优先从以下议题展开:环境新闻从业者个体以及群体生存现状研究、代表性环境新闻从业者和环境新闻从业群体的研究以及不同媒体、不同媒介环境下环境新闻从业者内容生产影响研究。随着环境新闻的主流化及环境新闻从业者群的崛起,学界亟需给予环境新闻从业者研究更多的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16.
武黎  赵愫简 《中国编辑》2015,(2):103+102
由中宣部和教育部共同组织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报道经典案例评析》一书,已于2015年1月出版发行。该书聚集了全国十几所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知名学者、业界诸多资深专家的智慧和经验,精心选取了近60个来自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案例,并在对案例的评析中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内涵、主要观点及其在新的媒体环境下的现实需求。不同于以往的新闻理论论著,该书通过报道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变以往计划经济环境下,新闻报道中存在的如形式主义、枯燥乏味等一些问题,九十年代,新闻策划在我国兴起,一直以来受到媒体的追捧,把它看作在激烈的新  相似文献   

18.
李梦龙 《新闻世界》2014,(7):257-259
伴随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新闻媒体也逐年加大了对环境问题报道的力度。本文选取《南方周末》绿色版2013-2014年的新闻报道为样本,运用新闻框架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南方周末》绿色版环境新闻的框架主要是冲突框架、责任框架和人情味框架。在全方位呈现事实、深刻挖掘真相的同时,体现了《南方周末》的新闻专业主义和人文情怀,为研究国内其他媒体的环境新闻提供了范本。  相似文献   

19.
汪洁 《新闻世界》2014,(5):92-93
环境新闻报道关注环境,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本文以《人民日报》关于"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相关报道为例,分析我国媒体在环境报道上的不足,认为作为媒体在环境新闻报道中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王红 《今传媒》2014,(1):107-108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新闻作品除了要面向基层走转改,其审美取向也尤为重要。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新闻作品的审美取向:即深入实际、用细节描写提升新闻报道的真实美;以人为本、用真情实感营造真情美;巧用素材,用深度提升新闻报道的创新美。认为唯有如此,才能成就走转改精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