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围绕提高课堂效率进行课改开展得如火如荼。科学课应该怎样构建高效课堂,是值得深入探讨研究,以实现教改突破的关键所在。科学课高效课堂的构建应从以下三方面着力:一是确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二是让学生"动起来",三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2.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对于科学教师而言,不懂得科学的本质是"严谨和证据",不懂得"科学课的核心目标是(引领学生)"不懂得"什么是证据、怎样获得可靠的证据去解释世界",不懂得"让孩子们学习科学对事实的尊重、科学对观察的依赖、科学对结论的谨慎、科学对错误的勇于修正等"是科学教育特有的内容,就不可能在课堂上引领孩子们真的学科学、学真的科学,也绝对不可能真正上好科学课。  相似文献   

3.
三年级是学生科学课启蒙阶段,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出发,以"一个约定"引导学生走上有效交流的舞台。教师自身演好"交流者"和"导演者"两种角色,走好交流的设计、调整、点评"三步棋",并以此为着力点,引导学生进行科学交流活动的学习、积累,从而实现科学课堂的有效交流。  相似文献   

4.
孙宝华 《山东教育》2012,(Z4):101-102
科学课可以"乱"一点许多教师在接手一个新班时,总要给学生定下许多规矩,如上课要坐端正,要举手发言,不准乱动等等。是的,对小学生进行常规规范的教育是有必要的,因为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很重要。而我作为一个小学科学教师在接手新班时,却总会给我的学生说这样一句话:科学课堂上可以"乱"一点。为什么呢?因为,我所说的"乱"是科学的"乱",这种乱一定要能为学生思维的活跃和积极思考、发问创造一种很好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没有拘束,感觉不到压抑,思维就自然变得天马行空。长此下去,这种不守规矩的"乱"的课堂,能够养育的是一种不愿  相似文献   

5.
<正>"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的核心品质,也是学生学习科学、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如何引发学生有效的"科学探究",是当下科学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一、合理地遴选探究的内容学生的天性是好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科学课上一旦放手让学生自我发现和认知,学生便会对同一个事物和现象引发多项思考和质疑。于是,课堂上有待探究的内容就在学生诸多的"发现"中呈现出来。我们常见,为了体现教师教学的民主性  相似文献   

6.
小学科学是一门融自然知识、化学知识和物理知识为一体的学科,其中有很多内容、很多知识看不见、摸不着。因此,科学教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科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爱上科学课是一项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论述了怎样让学生爱上小学科学课:营造民主和谐的科学课堂氛围;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7.
科学课堂时下流行一种"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说法,指的是科学教师在引导学生研究问题时口子要小,挖掘要深,不要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我认为,这一理念说得普通一些是指科学课的展开状况——在什么地方展开,展开得怎样。"展开得怎样"就是一种  相似文献   

8.
正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融化学知识、物理知识、自然知识于一体。学生在科学课的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是复杂多变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又具有抽象性,学生不容易理解与掌握。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生亲身体验到的科学知识才会内化为学习科学课的动力,才会学好科学用好科学,把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吸引到研究科学的实践活动中来,使其感受到科学课的无穷魅力。一、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作为教师,要清楚地知道孩子们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他们看到或感受到的。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课堂知识与学  相似文献   

9.
一提到科学课,我们马上就想到探究。的确,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在科学课堂中是不言而喻的。那么,教师应怎样让探究在科学课程中更实在、更利于学生的发展呢?一、讲探究更注重思维"以探究为核心"的课改新理念,对于科学教师来说已经没有不知晓的了,而且大家在课堂上已经真真切切地让学生动起来,这是科学学科理  相似文献   

10.
<正>科学课,从来都不简单。上好一节科学课,必然深思熟虑、精心设计。我们深知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原先清净朴实的科学课堂转变了,追求全新理念、追求先进技术、追求课堂亮点等。在这种致力追求完美、追求热闹的途径中,我们的课堂应该关注每个教学细节,创造条件,让科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关注细节,保证教学内容的简要有效新课程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需要教师对教  相似文献   

11.
唐勇高 《时代教育》2012,(8):174-175,186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时代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探索如何切实有效地在小学科学课中进行探究式学习,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在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条件和教给学生探究方法;要让学生多动眼"看一看",多动脑"想一想",多动口"说一说",多动手"做一做",让学生勇于探究、敢于探究、善于探究、乐于探究、勤于探究,让探究之花在科学课堂美丽绽放。  相似文献   

12.
今天,是科学课程进入课堂的第二个年头(实验区除外),这两年正是科学课程实施与推进的"高原期",一方面两种新旧的教学观、思维方式、教学方式等正处在激烈的碰撞和冲击阶段,是新观念战胜旧观念而使科学课顺利推进?是旧观念战胜新观念使科学课举步维艰?还是两者融合达成新的稳态?另一方面对一些概念的认识与理解正处在模糊阶段,"到底什么样的课是科学课?""到底什么样的探究是科学探究?""怎样的素养才算是科学素养?"《科学课程标准》中说"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那科学的本质又是什么?"正由于这些认识上的模糊,正是由于原有"自然教学"巨大惯性的作用,一些教师(特别是兼职的科学教师)不知何去何从?常常不自觉地回到原有的"自然教学"状态之中去.  相似文献   

13.
王杰 《学子》2013,(6):59
我们常用各种话语激励学生要专心听讲,却往往效果不佳。我们是否可以反问自己:"我讲的课有吸引力吗?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吗?"其实,笔者倒觉得古语应该给我们教师一点启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它正体现了课堂上极强的吸引力。科学课堂对学生是否有吸引力是课堂教学能否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前提,也是科学课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课上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成了一大亮点.但是,目前许多科学课上学生的科学探究存在表面化的现象.笔者认为,课堂上引领学生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要抓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15.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小学科学课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非常重要的。纵观小学科学课堂,依然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主要是时间不够用,教学任务完不成。怎样打造省时高效的科学课堂,让科学课能够真正走出低效率、耗时长的问题,我认为老师们应该注意以下  相似文献   

16.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笔者认为,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让我们的每一节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这应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追求。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享受到自由而快乐的学习呢,让学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完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励学生共同学习。"好课堂"一直是教学管理者所关注的,也是教师所争取的,更是学生所期盼的,那么教师究竟怎样做才能构建一个好课堂呢?本文针对新课改给学生一个怎样的语文课堂展开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对于担任科学课的教师而言,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索问题的能力,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近年来结合自己对小学科学课教学的摸索,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谈以下几点看法。一、作为一名科学课教师,必须具备好学的探索精神,用这种教学魅力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究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作为教师只有一瓶水,如何能给学生一桶水呢?"这句话将  相似文献   

19.
在科学课中,教师在教学开展前亲自设计并进行尝试实验,获得第一手资料,从而有效指导学生科学探究的行为称之为"下水实验"。教师若不能扎实地开展"下水实验",必将大大降低课堂效率,"下水实验"应成为科学教师有效备课的必要环节。教师通过对"下水实验"的不断重视和研究,可以弥补科学实验材料的不足、改进实验方法、关注细节问题、优化小组合作等,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20.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一直对自己所任教的科学恍惚,不知道科学教什么,如何教,何谓一堂真正的科学课。在热热闹闹的科学课堂背后,笔者也经常听到来自教师真实的心声:"科学课的材料准备太难了。""科学实验课的课堂太难调控了。""科学课越来越难教了!"不可否认,在科学新课程实施中,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