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广义的基本范畴。它是指在一定情境下,个体对人或物或事或观念,以某种特定方式进行反应的一种心理倾向。在俄语中,态度被称做个体的“社会定势”。  相似文献   

2.
教育学生要讲究时间、地点、条件,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心态。德育过程中只有针对并善于调控学生的心态,才能取得好的德育效果。为此,要探讨学生心态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它对德育实施的影响和要求。一、学生心态分析心态是主体对外部刺激、情景及自身生理、心理进行心理反应的动态。心态较明显地表现为某种情绪状态和心理倾向。它有时反映出一个人的态度。态度是对特定事物、观念或人的反应的意识、行为倾向系统。心态和态度不全相同,它还包括对内外刺激作  相似文献   

3.
论职校学生态度的非现实特征李柏宁关于态度的定义很多,它一般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它是一种内部的心理状态,为人们行为反应作出必要的准备,当某种类型或相近的行为发生时,态度便相应发生;它影响着人们行为的倾向或方向,对某一事物或行为的态度决定了人对它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一一般而言,情感是作为情绪、感情这一类心理现象的统称来使用的。尽管对情感的界定目前仍有分歧,但多数心理学家都倾向于认为,情感是个体由对刺激事件的反应所产生的一种态度的体验,是为满足个体生存适应需要和人际交往需要而同认知相作用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动机力量。现代脑解剖学和脑生化学已确证,与人的情感有直接关系的神经激素主要有多巴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它们是人类情感产生的三大物质基础,分泌这些神经激素的神经组织主要是下丘脑与脑垂体。依据脑科学和心理学研究成果形成的四脑智慧说也认为,右下半脑(主要是下丘…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听老师话……”“上课要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把老师上课讲的记下来……”笔者想,只要是或曾经是学生的人,对类似的这些话都不陌生,甚至非常熟悉。很多家长在与教师交流时也极力表明他们的态度:他们相信老师。在他们眼中,老师对他们的孩子有着不容忽视的管教作用,有着相比家长而言更大的威信,能更好地教导他们的孩子。心理学指出,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蕴含个体的主观评价(赞成或否定),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行为倾向性。它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经过经验积累而形成的。自古以来,我国家长在对待老师的态度上以崇信占主流。  相似文献   

6.
心理暗示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指人或周围环境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一定的心理或行为反应。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语文教学中运用心理暗示.会明显提高课堂效率。运用心理暗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浅析在手风琴演奏技能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解释,“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映。因此,“兴趣”对人的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教授给学生知识及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同时,应该调动一切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原型现象,“二女 男”模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群体心理的沉淀和凝聚,具有“集体无意识”的特点。它是特定情景下的文化、社会、心理需求等诸种要素的契合生成物,包容了中国人面对自身生存空间的特殊体验以及带有民族普遍性的情感态度和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9.
暗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最常见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它是人或周围环境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一定的心理或行为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俄国著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的条件反射。在班务工作中,班主任巧妙地运用“暗示”的手段,能收到比直言不讳的正面教育更佳的教育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所谓课堂教学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个特定的环境中给人以某种强烈感觉的精神表现,即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所集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群体情绪、情感状态。从一定意义上讲,课堂教学气氛实质上就是课堂上师生群体的心理气氛。群体的心理气氛是指群体中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表现为个体在群体中的认同程度高,积极的群体心理气氛占优势。这种占优势的积极的心理气氛一旦形成,反过来又会对个体心理产生如下的作用:一是自发性。个体在一定的群体心理气氛下,尤其在特定的情境中,往往会自发地产生一定的情绪倾向,这种心理倾向一…  相似文献   

11.
吴晓莉  黄国华  吴娴 《广西教育》2009,(32):11-11,19
一、引言 态度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最古老的话题之一。态度是一种有组织的、持久的信念和情感,是使个体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发生行为的倾向。它是一种中等强度的情绪,当一个人面对某一特定对象时,这种情绪将引导他或使他做好准备以便作出一贯的喜爱或不喜爱的反应。态度与科学联系起来研究始于布鲁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情意目标以后。国外与科学有关的态度研究比较多,而我国研究学生科学态度的时间还比较短,  相似文献   

12.
关于潜意识的叙述,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论思想中的“理念”其实是潜意识的雏型。18世纪赫尔巴特提出了意识阈的概念,意识阈的涵义是,任何时候占意识中心的观念只容许与它自己可以和谐的观念出现于意识上,而将与它不和谐的观念抑制下去。意识并不是全部心理生活,在意识阈限以下,称为无意识活动。叔本华把无意识视为一种冲动、本能、奋进和渴望,在他看来,人们总是被无意识作用下的本能冲动驾驭着,意识或理智担任的角色,只不过是个体的外交部长而已。  相似文献   

13.
“应激”在心理学中一般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的反应。例如,人们遇到某种意外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他们必须迅速作出抉择,采取有效行动。此时,他们会产生一种特殊紧张的情绪体验,即为应激状态。这种状态容易使人的心理体验,行为表现以及生理过程发生急剧变化。在个体生活中突然遭受到急剧的、形成心理上强烈反响的重大事件,则  相似文献   

14.
运用心理学知识提高思想教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教育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传递某种信息、对教育对象施加某种影响 ,引导其观点、信念和态度朝着某一途径发展 ,或者改变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心理定势的活动。思想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要影响人的意识和行为。而任何人的意识和行为都是受心理支配的 ,因此运用心理学知识强化思想教育的效果 ,不但是必要的 ,而且是可行的。第一 ,充分把握需要心理 ,优化思想教育的内容。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 ,它可以来自有机体内部 ,也可以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它是人们活动的基本动力 ,是个体积极性的重要源泉 ,因此也是人们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心理反映…  相似文献   

15.
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应用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理论学科,涉及的概念颇多。其中有些概念在实际教学或援引时常常会产生歧义。以下仅就几对容易误用的概念作一番辨析。一、强化、奖励和惩罚 常见的误解是:正强化即奖励,负强化即惩罚。① “强化”是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在学习心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所谓强化,即指任何有助于机体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②在学习情境中,要控制学生所学的东西和建立的行为。最有效的途径即是运用强化。根据实施的方式,又可进一步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指由于施加某种刺激而产生的使个体反应概率增加的作用。这里被施加的刺激称为阳性刺激。阳性刺激的给予或出现能引起正强化。例如:教学中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的微笑、赞许、评分等肯定态度的给予将使这一正确答案在学生头脑中巩固下来,并在以后类似的问题情境中作出同样正确的反应。负强化则指由于某种刺激的退除而产生的使个体反应概率增加的作用。这里退除了的刺激称为阴性刺激。阳性刺激的退除或取消能引起负强化。例  相似文献   

16.
一、暗示的概述及作用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暗示是指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信息.暗示学专家们也常把暗示定义为环境与个人之间的不停交流,通过它可以建立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可以激发人的潜能.暗示对人的影响是直接渗透的,比理智更加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它的作用快而突发.暗示有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两种,暗示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有语言暗示、行为暗示和环境暗示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具有可暗示性,洛扎诺夫将人的可暗示性认为是“人类个体之中一种普遍的品质,由于它,才使人和环境间的无意识关系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一般认为,说理就是运用事实和论证说服学生确立或改变某种思想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心理学指出,这是一个让学生由"懂"到"信"的转化过程,然后由"信"自觉地外化为行动。而这种"信"就是一种态度,态度是一定情境下个体对人和事以一定的方式进行反应的心理倾向,它对个人的反应具有指导性或动力性的影响。即是说,教师说理的有效性就是努力促使学生形  相似文献   

18.
韩广军 《广西教育》2013,(38):51-51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暗示的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心理暗示可帮助被暗示者稳定情绪、树立自信心及战胜困难和挫折,消极的心理暗示却能对被暗示者造成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一种教学理念的培养和目标达成,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意义.1通过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现象所作出的喜、怒、哀、乐等的心理反应,是一个人对于客观现实的态度的体验。它是由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