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图时代:新闻摄影的应对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在新闻摄影界力行“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时候,近年又有了“读图时代”的说法。什么是读图时代?现有的资料还没有对它作出严格的定义。根据笔者的理解:读图时代一词,是从受众的角度来描述的,它没有揭示出传者、受众、让会的互动,也没有体现读图时代背后深刻的社会意义、文化背景等等。读图时代一词只是表明这样的现状:人们接受图片的载休大大增  相似文献   

2.
解读"读图时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8年,花城出版社编辑钟洁玲为推广其策划出版的<红风车经典漫画丛书>,第一个提出了"读图时代"的概念.令策划人自己都未想到的是,这一次并不成功的商业运作却促成了一次成功的"概念推广".直至今天,"读图时代"一词还是广为流传与使用的"强势语词".如果你用GOOGLE引擎上网搜索,将会有300余条有关"读图时代"的网页.流行的缘由,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3.
一"读图"现象观看电视、电影、网络视频和录像,欣赏各种图片和视觉表演等,已经成为当今绝大部分人的主要休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种阅读方式,因而有一个流行广泛而颇为形象的词:"读图时代"。百度百科对"读图时代"的解释是"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进入了这样一个时代:文  相似文献   

4.
1996年山东画报社《老照片》的出版,带动了一系列图文书的出版及销售热潮,有人宣称,“读图时代”到来了。在过去的十年中,图文书的出版势如破竹,但因其作为新事物,发展尚无规律可寻,其负面影响日趋凸现。本文就试图梳理一下十年来图文书的发展脉络,以分析图文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探寻一些此类图书发展的规律。一、《老照片》开启的“读图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元,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读书,还可以从DVD、电视、互联网和各种琳琅满目的图像传播中获取信息,后者可以统称为“读图”。有调查显示,我们今天所掌…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回顾中国报纸新闻摄影发展简史,从现今社会报纸新闻的文化形态角度入手,以《蚌埠日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简析了目前我国"读图时代"下地方报纸新闻摄影的现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笔者认为,读图时代已经到来,媒体解决新闻图片新闻性不强、造假、视觉性缺失等问题,让新闻变得更加简洁、生动、有力,是读图时代下报纸新闻摄影发展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6.
谭丛 《出版广角》2014,(11):46-47
正"图"和"文"作为现代杂志版式设计的主要元素,合理的组合构成,对于艺术形式的表达和视觉传达效果的优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信息时代的来临,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杂志呈现种类繁多的景象。其中文化类和综合类杂志中的图片数量较多,是杂志传递信息的主要形式,这使得平面媒体类杂志成为"读图时代"的重要部分。一、"读图时代"下"图"和"文"的特征1.信息传播特征"读图时代"的来临说明人们对短  相似文献   

7.
范长敏 《新闻记者》2001,(12):75-76
"读图时代"的概念最初可能是新闻界或出版界提出的,时间大约是上个世纪末期.对"读图时代"产生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电视普及的拉动";有人说是"互联网崛起的冲击";有人说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结晶";也有人说是"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的需要".笔者以为,上述各种"说法"的"综合",恐怕才是孕育"读图时代"的"催生剂".我国报纸(可能是部分报纸)开始进入"读图时代",除了以上"催生剂"以外,可能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因素,就是社会的深刻变革带来的办报思路的重大转换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内容为王"是出版传媒界最为人熟知的从业理念之一。随着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在网络平台服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之后,这四个字则日渐成为传统内容供应商对付网络运营商的咒语。他们念念不忘这四字真言,似乎想借此在自我安慰之余,达到吓退那些年轻对手的目的。其实,许多论者对"内容为王"的真意并不明了,只是近  相似文献   

9.
许丛军 《新闻战线》2012,(1):103-104
翻开一些有创新意识的地市报,我们会发现"图文并重"已经不是一句空话,他们走出了图片拍摄、使用创新的路子,也得到了业界的好评和认可。但目前绝大多数的地市报在新闻摄影方面的陈旧观念和中规中矩的编辑手法,已经无法满足读图时代受众的需求。在地市报"图文并重"中发挥重  相似文献   

10.
从当年工作小有成绩的出版社文学编辑,到1993年选择做自由出版策划人,再到2002年正式成立读图时代公司,一路走来,北京读图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蒋一谈始终追寻着自己的出版理念。本期切磋栏目推出对他的专访,请他讲述读图时代的图文出版。  相似文献   

11.
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曾说过:一幅图片就是一种动态的传播。处在今天"读图时代"的传媒,已经在充分发挥图片的功能,用图片讲故事,用图片去吸引受众的目光,读图已成为当今受众的重要阅读形式。近年来,我们发现,很多静态图片频频走上电视屏幕,借用电视媒体的传播手段,在解说或音乐的配合  相似文献   

12.
北京读图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图文文化策划投资机构,"让阅读更精彩"是其创办发展的理念.读图时代公司愿意和中国出版传媒机构合作,共同为读者提供高品质的图文阅读.  相似文献   

13.
所谓"读图",简言之就是对图片的解读理解."读图时代"可以理解为解读图片成为主流阅读方式之一的时代.就具体形态来说,读图时代的"图"可包括影视(每秒动态画面由24帧静态图片组成)、照片、绘图、图表等.有调查表明,当今我们获取的社会信息中,60%~70%是以图像的方式获得的.  相似文献   

14.
从当年工作小有成绩的出版社文学编辑,到1993年选择做自由出版策划人,再到2002年正式成立读图时代公司,一路走来,北京读图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蒋一谈始终追寻着自己的出版理念。本期切磋栏目推出对他的专访,请他讲述读图时代的图文出版。  相似文献   

15.
读图已经成为当代视觉文化一个显著特征,它的出现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基础。不可否认,读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它同时也导致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变化,使我们陷入了困惑。图像是一把双刃剑,读图时代更需要我们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毛文思 《出版参考》2012,(12):13-14
正自"数字出版"一词诞生以来,有关其概念和本质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关于数字出版中心的讨论,也有多种说法。先后有"终端为王""内容为王""平台为王"的说法。笔者在分别对这几种说法进行一番思索后,也想就数字出版的"中心"谈一些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读图时代"的图文出版热潮中,文学作品采用直接图文出版或"旧书新出"改装等方式参与其中。文学作品的图文出版折射出读者浮躁的阅读心态、文学走向的大众趋势和出版社的经营危机。作为依托于文字而存在的文学形式,文学作品的图文出版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作品文字地位的削弱、读者审美想象能力的下降和读者群体的分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曾策划出版了"黑镜头"系列图书的北京紫图图书有限公司,不仅开创了中国"读图时代"的先河,而且将读图延续扩展,图解一切可以构成画面的文字,让阅读变得轻松直观。  相似文献   

19.
正无论是作为一种出版理想,还是一种出版方式,数字媒介时代的按需出版已经不可逆转,发展前景会无限广阔。一、按需出版释义按需出版,目前学界认为有两种英文对译:一种是"BOD",即"Book On Demand";还有一种是"POD",即"Print-on-Demand"或  相似文献   

20.
袁艺溶 《今传媒》2012,(1):96-98
图像社会或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已经成为当今一种主导性的、全面覆盖性的文化景观,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读图时代。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加速了读图时代的来临,现代人习惯了在网上获取信息并快速阅读,因此对于现代人,图片比文字更有吸引力,"无图无真相"这句网络流行语就充分说明了图片在网络新闻中起着重要作用。当现代人每天在网络中阅读着大量的图片,是否思考过这些图片有哪些特性?笔者希望在阅读大量的网络新闻图片过后能挖掘这些图片的特性,从正反两面探讨它们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