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铁调度集中系统安全问题关系到高铁动车组运行的安全,系统的安全稳定是行车安全的前提。通过安全管理策略和安全技术策略对系统进行全面管理,使系统始终处于可靠稳定运行状态,保证高铁动车组列车运行的安全正点。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高铁交通网络设施建设体系不断成熟,高铁得到全面普及,相应的高铁客车被广泛应用,为确保高铁系统的高效运行,做好高铁调度管理工作变得十分必要。传统的高铁调度管理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与不足,调度管理制度不完善、调度员素质待提升等,都会对高铁调度管理效率构成威胁。为应对当前问题,必须构建高铁调度的标准化管理体系,设定合理的管理指标,形成集调度管理、数据与信号传输、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数据管理等为一体的高效性、智能化与完善的高铁调度管理系统。对此,我们就高铁调度标准化管理体系构建展开了系统化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调度集中系统综合了计算机、网络通信和现代控制技术,采用智能化分散自律设计原则,实现以列车运行计划线控制为中心的调度指挥自动化系统,具备列车进路按图排路、车站信号设备集中控制、列车运行实时监视、车次号自动跟踪及校核、到发点自动采集、运行图自动生成、日班(阶段)计划调整、调度命令、无线调度命令、限速命令网络下达、车站行车日志自动生成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日常的生活脚步变得越来越繁忙,人们对时间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但是我国的列车运行图冗余时间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会出现列车晚点的现象,不仅耽误了本趟列车的运行,对下一趟列车的运行也带来不便。所以本文针对高铁列车的运行冗余时间问题进行了研究,简单介绍了高铁列车运行图的定义、表示方法以及各要素,对列车运行时间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调度集中系统(CTC)在高铁行车指挥领域的重要性,为保证系统高安全、高可靠、高实时性的要求,必须在系统中部署安全边界防护系统,用来保证网络运行安全稳定。网络安全边界防护系统主要包括计算环境安全、安全策略、审计信息、身份认证信息、防范病毒破坏等一系列的安全管控,得以保障调度集中系统(CTC)实现专网专用、专机专用,从而更加安全地保证网络不受异常攻击和病毒的侵害。  相似文献   

6.
付政  何虹  陈怡伶 《科技风》2023,(16):84-86
本文介绍了全自动运行系统新增的功能,全自动运行线路弓网故障的分类、处置原则及调度各岗位职责。基于不同故障场景,阐述了无人值守的全自动运行线路弓网故障的处置流程,并针对接触网失电关键故障场景进行了行车组织分析,确保全自动运行线路弓网故障下的行车组织安全及最大限度保证运营。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强风天气对高速列车安全运行影响很大。研究高铁沿线强风、大风规律,以及最大风速垂直分布、最大瞬时风速水平分布、最大瞬时风速随时间变化及周期特征,提出防御对策,提高动车组安全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减少强风灾害对列车安全运行的影响,达到安全、高效行车目的。研究结论:我国高铁沿线风随高度变化规律遵循幂指数分布,幂指数α取值1/4~1/12;我国高速铁路沿线最大瞬时风速水平分布是随着特殊风环境(高架桥、特大桥、高路堤、路堑、垭口、峡谷)呈现独特特征,以20m以上高架桥、特大桥、高路堤弯道及垭口、峡谷、狭管效应区间瞬时风速最大,深路堑和山谷瞬时风速最小。强横风区间短时间内瞬时风速随时间变化增量在±5.0m/s之间,最大瞬时风速随时间变化遵循正弦波周期。大风日数的分布规律受天气系统和地形影响的制约,以特大桥、高架桥、高路基弯道垭口、峡谷、山口、河谷、强风和大风日数最多。其中兰新二线百里风区强横风区间大风日数在157d~209d,是我国乃至世界高铁强风灾害最严重的区间之一。提出了我国高铁强风灾害防控对策由行车预警监控措施和防风栅及人工隧道防护措施组成,为我国高铁安全运营提供了技术保障。因此本项研究对于制定全国高铁强风灾害对策和安全行车技术标准及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列车运行图及列车时刻表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组织的基础,承担着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组织与列车运行调整的重要职能。文章详细介绍了在Visual Studi02008环境下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的自动铺画和调整功能。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扩展性。并从编图系统框架和数据结构设计方面详细介绍了主要功能模块的开发,分析了在这种结构下各对象成员的层次关系。最后将该系统用于上海地铁8号线CBTC系统,实现运行图的自动铺画。  相似文献   

9.
针对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本文分析了无线通信技术在涟钢冷轧厂行车应用的总体架构,提出了一种将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于行车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特点,以及实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本系统主要完成对报刊资料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划分、数据库模式分析,并由此设计了数据库结构和应用程序。介绍了报刊资料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和系统功能的实现过程。系统运行良好,实现并满足了报刊订阅、收发和工作人员三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7,(16)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大面积涌向一线城市,使得城市交通变得越来越拥挤,而地铁的修建使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而信号系统联锁技术是保障地铁运行效率和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城市地铁信号系统联锁技术的功能,其次对地铁信号系统中的联锁故障进行了分析,主要有信号故障、红光带故障、道岔故障以及进路故障等几种常见设备故障,针对这些故障,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控制,限制车速并提升驾驶人员专业水平、确保列车间能够保持安全距离以及每站之间通过电话联系来组织行车。这些措施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可运用到实践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铁快速发展,高速动车组已经深深地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我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高速动车组的安全性、可靠性直接关乎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而转向架作为高速动车组的核心组成部件之一,直接影响车辆的运行品质和行车安全,因此转向架的制造质量必须高度重视。本文重点介绍高速动车组转向架装配过程的质量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水平得到空前的提高,微机联锁技术在铁路方面的应用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基于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对高速度和高安全性有了更高地要求,所以就需要微机联锁的自动进路控制,对微机联锁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并对该系统的安全性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设计是可靠的,能够满足高铁安全运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霍永超  王永强 《大众科技》2013,(10):27-28,31
随着煤矿企业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已广泛应用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中。随着煤矿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调度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公司与北京龙软公司合作开发了这套安全生产调度管理系统。文章主要介绍了安全生产调度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些年来中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运营里程和线路都大幅增加,如何保证高速铁路的运营安全便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高铁调度员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做出的相应处置和操作,不仅决定着相关人员的人身及财产安全,也维护着日常高铁的基本运营。本文针对目前高铁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设计和开发了基于PB的高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系统,并重点介绍了该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应急处置步骤的技术要点及其在高铁调度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交通形式也正往高速性、安全性、精准性发展。高铁的发展是所有交通形式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高铁的行车安全性较高,乘坐时舒适性较高,且几乎能做到准点行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下,对铁路运行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有砟轨道对列车的行车速度有所限制,铁路建设迎来了无砟轨道时代。高铁无砟轨道以高稳定性、高平顺性和少维修等特点,在铁路运营中逐渐取得了显著优势,得以被广泛的使用。而现在研发出的适合我国的主要是GRTSⅠ、Ⅱ、Ⅲ三种形式的无砟轨道。轨道施工过程中需要精准的测量,本文主要介绍高铁测量控制网和有砟轨道无砟轨道特点以及轨道的精调施工。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音像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与应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音像资源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发展。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分析了音像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情况,并对部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音像资源管理的系统功能和关键技术进行比较分析,为利用音像资源管理系统技术构建高校及教育音像中心的音像资源管理系统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煤矿井下斜巷运输轨道"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通过采用自动化控制与信息化系统相结合的技术手段,研究斜巷轨道运输安全管理监控系统功能方案,解决因主观管理问题存在的安全隐患,满足煤矿井下斜巷轨道运输安全、高效运行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使用AutoCAD对古建筑的构件进行模型构建以后,就要对这些构件进行有效地管理。文章首先介绍了构件管理系统开发的意义及主要实现的功能,然后详细描述了系统数据库表的建立和一些系统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DSpace系统及利用DSpace构建学位论文管理系统需要解决的2个主要问题:元数据格式问题与管理系统兼容问题.阐述了如何构建学位论文管理系统,包括总体工作流程、DC元数据设置、系统界面汉化.最后提出构建该系统的难点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