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社会的发展往往需要文化的推动,而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大众传媒,有品质的文化报道可以提升大众的认知能力和文化素养,有助于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并惠及物质文明建设,因此,严肃的综合类新闻周刊、周报都很重视文化报道。本文将对具有典型综合类周刊、周报特征的《三联生活周刊》、《新民周刊》和《南方周末》的文化报道在文化价值取向、题材类型、报道形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能对当前重视文化报道的综合类新闻周刊、周报在文化报道的内容呈现上有个宏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文化报道是地市报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很多地市报对这一块并不重视。文化报道如何搞,是地市报最为头痛的一件事:都市报及国家级、省级报纸抢走了国内、国际文化新闻;很少有娱乐圈里的名家光顾一个小小的地市;地方动态文化又较少而且几无报道价值。基于此,很多地市报干脆就不设文化记者,文化版的内容从其它报刊上摘、从因特网上拾……这样做的后果是:文化报道没了自己的特色,报纸没了自己的文化产品。 怎么给地市报的文化报道定位,一直是新闻界研究的一个课题。笔者通过工作实践,对地市报文化报道角色如何定位…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视角报道经济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洪 《记者摇篮》2005,(7):14-14,20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已经与“经济”越来越紧密地融汇在一起。经济中蕴含着文化,文化中蕴含着经济.这是我们记者在采写经济报道时所必须正视的一个新课题。也就是说,记者在搞经济报道的时候,既要从纯经济的视角人手.还可以从文化的视角人手,进而在“文化经济”与“经济文化”现象的交叉点上发现新闻,挖掘新闻,报道新闻。从文化的视角去认识经济规律,去报道经济现象,实现“经济现象”和“文化视角”在新闻上的联姻,就会使经济报道的贴近性进一步增强.影响力与感染力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4.
李傲 《记者摇篮》2005,(5):13-13
晚报作为市民报纸,文化报道是其重要的报道内容之一,文化报道质量不仅体现这张报纸的水平,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所在地的文化氛围,因此挖掘文化新闻的深度,增强可读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于雪 《新闻知识》2004,(8):17-19
当前的新闻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纷纷打出“眼球经济”这张牌。为了紧紧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新闻媒体不仅在标题和内容上大做文章,尤其是在文化娱乐新闻的报道上,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势头。如今文化生活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文化娱乐报道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情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撑,而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承。广义上,文化报道是文化政策、文化活动、文化现象及文化名人的新闻报道的总称。而狭义的文化报道所涉及的是报道文艺界动态消息。  相似文献   

7.
报纸“体育新闻娱乐化趋势”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传本 《新闻界》2005,(3):101-101,98
纵观近十几年来报纸文体新闻的发展和变化,“娱乐化”的趋势已显而易见,只不过,“文化新闻”的这一趋势更为明显。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各报对文化新闻的报道,均直接放在“文化新闻”专版或“文化新闻”栏目中,但到了90年代中期前后,许多报纸、特别是都市类的报纸,已把这样的专版或专栏改名为“娱乐新闻”。老牌的都市晚报,诸如《北京晚报》则在文化新闻的报道上同时用“娱乐新闻”和“文化新闻”两种版栏统之。这种外在形式上的变化已足以看到“文化新闻”娱乐化的趋势,本文主要探讨“体育新闻”的娱乐化问题,  相似文献   

8.
潘宁 《新闻实践》2013,(9):32-34
文化报道一直以来都以一种柔和雅致的身段和大隐于市的姿态出现在纸媒上。然而,文化报道之于社会进步的推动和精神价值的彰显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对于一份城市报纸而言,文化报道不仅仅是读者获取文化资讯的主要方式之一,更肩负着传承和弘扬城市文化的重任。笔者尝试从脉络、符号、本土意识、捕捉风向四个层面,探讨如何从本土文化资源出发,做好城市文化报道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刘晶 《采.写.编》2001,(1):43-44,38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文化新闻越来越受到各媒体的重视,有的报纸开辟专栏,有的开辟专版,还有的以周刊的形式进行集中报道,笔者从事文化报道时间不长,对相关媒体的文化新闻也只是有些皮毛上的了解,但我有一些粗浅的体会,愿在这里与方家同仁切磋。  相似文献   

10.
认清文化报道的现状和困境 长期以来,文化报道大多存在着这样的通病:一是浅。文化报道涉及多种艺术领域,但多数报道只停留在对各种动态新闻的报道上.满足不了读者的需要。二是死。文化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报道应该是活泼生动的,也因为文化生活跟大众关系紧密,文化报道也应该是最能吸引读者的,但经常看到的却是少有新意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杨竞 《记者摇篮》2005,(6):21-21
随着报业的发展,报纸的文化娱乐报道已经成为各大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搞好文化娱乐新闻的报道是摆在我们每个文化娱乐记者面前的新课题。由于媒体的性质不一样,报道的角度也不一样。文化新闻走向娱乐化是近年来各大传媒的普遍趋势。在内容上.以报道影视明星动态为主,更有甚者刺探明星隐私、故意炒作以吸引读者;在形式上,用语言夸张煽情,  相似文献   

12.
邱沛笪 《新闻界》2000,(3):35-36
文化新闻报道 ,是报纸版面的重要内容 ,它是以报道社会文化生活、文化现象和文化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报道。改革开放以来 ,报纸上文化新闻报道大量增加 ,像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晚报等都刊登了许多优秀的文化新闻 ,对反映和报道群众文化生活、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 ,当前少数报纸在文化新闻报道上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值得引起注意。这些问题主要是 :一、对党和政府的文化方针、文化政策、文化措施报道得不够、不突出、不力。没有能充分反映出当今时代文化生活的主旋律 ,对…  相似文献   

13.
徐强 《记者摇篮》2004,(12):41-41
早晨起来,打开报纸,读者时常会发现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不仅内容上有差异,而且渗透的观点也不一致。特别是对于重大社会经济文化现象的报道,往往不同的记者有不同的报道视角。  相似文献   

14.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主流媒体副刊的冬奥报道以史信人、以文化人、以美共人,在全媒体时代为受众奉献高雅优质的文化产品。本文拟结合北京冬奥报纸副刊的文化新特征和流向,探讨新时代如何强化中国体育报道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旨趣,让体育报道更有共情力和持久力。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一种独特的报道形式,文化类深度报道在其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上也有独特之处。四川《自贡日报》文化周刊推出的文化类深度报道封面版稿件,主要以“大文化副刊”的视觉,聚焦文化现象、反映文化事件、报道文化人物、介绍文化遗存,以此来折射当代自贡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认识、体验与反思,具有十分明显的文化意味。它有利于地域形象的塑造,有利于弘扬历史文化的恒久魅力,强化人类命运的共通感,引发人们对于文化的向往;也是让外界通过文字、图片认识一座城市或地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1995,(Z1)
炎黄文化陕西对外报道的一个重要课题文/刘荣庆炎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对外报道炎黄文化及其相关新闻,散居于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及大陆、台港澳同胞,不分民族、信仰、出身、学识、职业,都可以接受。陕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  相似文献   

17.
关于“民族新闻”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民族新闻”现状的思考益西拉姆所谓“民族新闻”,即有关少数民族的报道。“民族新闻”是我国当代新闻传播中的一个特定范畴,在报道内容与形式上具有相对规定性。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也一分活跃,使得以报道少数民族活动与生活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当今我国传媒的经济报道,已开始注意文化层面的开掘。有一些佳作,视角独特,观点新鲜,文化含量较高,读来观之令人神动。现在需探索的是,注重经济报道的“文化力”视角,应成为更多的传媒及从事经济报道的记者们的自觉行为,以此提高经济报道的品位,加大经济宣传的力度,适应现代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是现今市场经济的重要走向。其主要表现为,文化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商品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文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力量之一。在我国,许多经济实体的当家人正在被推动着或…  相似文献   

19.
和经济、政治、文化等新闻内容相比,讣闻报道在众多的新闻报道题材中仅能算得上是一条支脉,现在报纸上的讣闻报道明显出现两种风格,发生文体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步以来,一直是以“匕首”和“刀枪”的形象感动于受众,然而从这种报道式样的本体内涵上来讲,“文化视野”的打开与强调还是一个少被业内人士议论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