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三维互动过程中,学生与文本对话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阅读教学的有效与否。可见,"生本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与核心。那么,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高效的对话呢?结合具体教学实际谈了几点让"生本对话"走向高效的教学策略:切入话题,让生本对话走向真实;多形式读,让生本对话走向充分、自主;读写结合,让生本对话走广泛、高效;深化生本对话内涵,让生本对话走向更深入。  相似文献   

2.
林小燕 《教师》2014,(19):87-87
正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写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如何体现对话?要让阅读教学释放出对话的魅力,需要教师立足教材实际,创设对话生存的"土壤",让师本之间、生本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互动的对话关系,从而让阅读教学因为对话而变得更精彩。一、链接生活,在感悟中对话纵观人教版小语教材的课文,有不少课文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作品用  相似文献   

3.
朱彩群 《文教资料》2012,(25):52-53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根据这一阅读理念,作者把阅读教学分为五个"对话"的阶段。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与同伴对话及评价性对话等,尝到阅读的乐趣,认识阅读的价值,提高阅读鉴赏能力。还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朗读。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对话中提升自我、发展自我,最  相似文献   

5.
正"对话"在《新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表述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享有"对话"的权益呢?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要强化实效性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亲历"对话"过程,从语言到内容到思想,再由思想到内容到言语表达。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导出精彩,导出个性?教师应让学生亲历对话互动过程,课堂教学会因互动而更加和谐。一、创设情境,引领互动新课切入可借助课件、插图、实物、音像等手段,让学生带  相似文献   

7.
思维能力与情感体验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方智范在《关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对话》中指出:"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让学生从语文阅读教学中获得情感体验、发展思维,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捕捉教育契机,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学会理解,学会表达。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走进"对话"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课堂不应该是一人独白,应该是双主体的交流,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对话的最终目的"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如何让对话更有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走进"对话"的阅读教学,能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式阅读教学是一种方式。很显然,"对话"意味着平等交流,意味着合作与探究。也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从被动学习到自主学习、从封闭性学习到合作性学习、从接受性学习到探究性学习的转变,使阅读教学更加高效。因此,研究"对话式"阅读教学,"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感染和熏陶"。下面结合自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课程的理念精神出发,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活动中创设各种阅读活动情境,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使整个阅读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参与阅读活动,学生在阅读对话活动中形成个性化的阅读能力,提高了阅读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4.
罗莉 《快乐阅读》2011,(14):26-27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已经走向"对话式"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对话中,主线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围绕主线的则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这种多重对话关系的和谐生成通过教师这个媒介去实现,因此,对话阅读教学实际上明确了对教师的要求,明确了教师在多重对话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英 《中小学电教》2009,(11):64-64
<正>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应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阅读教学已经扬弃了传统的"训诲—驯化""传授—训练"的教学方式,走向"对话式"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是"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是读者通过心灵对话达到作者与自我的双重发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使课堂成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沃土,让阅读教学洋溢灵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的对话主要是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实施建议中又指出,应"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做到既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适时引导,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呢?一、在对话中感悟,激发学生的质疑力阅读的对象是文本,它需要融入主体的理解,方能把潜在的文本变成现实的文本,这一过程就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的作用在于对学生唤醒引领和提升,包括主导主体与文本的对话、以"问题"为纽带的主导与主体的对话。  相似文献   

18.
《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一个多重对话过程,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对话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话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对话的过程。本文试图在阅读教学中,寻求出处理好这些对话关系的方法和途径,以推进阅读教学高效展开,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笔者从1、在平等中对话;2、在创造中对话;3、在欣赏中对话。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究,实践表明:阅读教学中有效的课堂对话是学生感悟文本、思维碰撞、个性培养的必要手段,体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阅读理念是以现代对话理论为基础的。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就是对话,阅读教学的过程也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碰撞的过程,情感交流的过程。本文从什么是对话、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实施有效对话、实施对话要注意什么三方面探讨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