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心理不安诊断测验(CAS),选取我校99级和2000级新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两级新生从总体上看没有显差异,引起师专新生心理不安的主要原因是自我控制力差和自我弱,有4%的新生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女生的主要的心理问题是自我弱和罪恶感,男生的主要的心理问题是疑心与妄想,科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是罪恶感,理科和艺体学生没有显差异。这个调查结果为我们有的放矢地对师范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心理健康的高素质教师提供了心理依据。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学生许多心理问题的形成也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因此,教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进而以积极、乐观、负责的态度,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性辅导为主,以预防性辅导为辅。同时,对问题出现初期的学生给予帮助。但学校不是医院,教师也不是医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把重点放在个别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咨询和治疗上,要避免医学化的倾向。我们所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全体教师…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绝大多数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组织控制下进行的。教师不当的教育行为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困扰,如厌学情绪、学习焦虑、学校恐惧、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我们把由于教师的原因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并引起的问题,称为师源性心理问题。研究并帮助教师避免那些不当的教育行为,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是非常有益的。目前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论著甚多,但把教师行为和学生心理健康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比较少,尤其是针对普通高中教师与学生的研究。本课  相似文献   

4.
一、学校心理辅导的含义和特点   目前,随着“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尝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心理辅导正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所谓心理辅导,是由教师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的心理品质进行培养,以学生的心理问题的预防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为主而不是以矫治为主,以全体学生为对象而不是以少数病人为对象,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培养为目的而不是以矫治某一具体的心理问题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辅导具有特别的意义,从其功能与…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索、实践,我们认识到,亡哩健康教育是—个长期的过程。随着社会复杂化、思想多元化、学生内心世界的繁杂化,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学习有关心理方面的先进理论,处理好优化心理品质与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完善人格,提高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和自我解决心理问题能力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一样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分析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其途径和方法,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特征。然而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存在着工作的不安定感、招生任务重、精神压力大、厌教情绪严重、焦虑等心理问题,要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就需要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和全社会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减负"、"减压",更需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提高自我调适能力。  相似文献   

8.
当前,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还存在偏差,需要厘清几个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对有心理困惑和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服务只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的一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来自学校的原因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家庭不和谐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最具杀伤力。  相似文献   

9.
杨霞 《家长》2023,(12):4-6
<正>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学生现在已经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干预,通过科学的方法消除学生心理问题,结合心理防控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相关教育活动,其作用在于消除学生的负面心理、压抑情绪,使其能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成长中的得失,能够自觉进行心理调适。对此,城乡结合部小学学校应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切实优化学生的心理感受与素质。本文将从五个角度,即通过良好的人文环境优化学生的心理感受、通过精准的心理诊断设计具体的辅导计划、通过有效的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家校双方的合作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通过人文关怀的感染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阐述城乡结合部的教师应该如何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教育中,要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必须拥有健康的心理。我们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忽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最近,我们采用国际上较为通行的MOSIMH心理卫生自评表(SCL-90)对部分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了测试。结果发现48%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12%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其余均有轻度的心理不健康症状。测试表明,小学教师心理不健康症状表现出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