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任何一项工作,总是由基础与结构等几大部件所组成,犹如建筑工程分为基础设施,外结构和内装饰。我想编辑工作也有某些类似之处,它也有确定选题、组稿,审读、编辑加工等几个步骤。我把选题、组稿作为编辑工作的基础,编辑加工就好似内装饰。比喻未必恰当,但确定选题和组稿的工作是一部书稿质量的基本前提,是毫无疑问的。假如一部书稿的选题、组稿工作基础不好,即使是技艺高超的编辑也是无能为力的。我们不否认有些较差的书稿经过编辑的加工可以达到出版水平,但这仅是“内装饰”而已,  相似文献   

2.
编辑既要尊重和维护作者或著作权人的利益,严格执行著作权法,又要保障社会公共秩序的稳定,切实履行出版管理相关法规,这体现了编辑作为传播者“前门”对作者负责,“后门”对社会负责的双重责任。因此作为编辑就要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事务,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传播者,担当起社会所赋予的使命。 编辑业务所涉法律问题当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1、组稿、约稿过程中的法律事项;2、审稿过程中的法律事项;3、书稿加工过程中的法律事项;4、出版过程中的法律事项。 编辑在组稿、约稿时会同著译者交流本选题的情况,这就涉及到选题保密事项。在出版业发达而又竞争激烈的今天,选题往往成为制胜之宝,它如同商业秘密在商业竞争中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美国出版界,图书的编辑方式发生着引人注目的变化,在大出版社中,组稿编辑(acquisition editor)忙于开发适销对路的选题,寻找畅销书作者以及选购书稿,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需要耐心细致的文稿审读加工工作,出版社也要求文稿经纪人提供经营深加工,最好是可直接投入生产的书稿,为解决出书越来越多而社内编辑精简的矛盾,自由编辑现象应运而生,一支数量庞大的自由编辑大军,很好地解决了书稿编辑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三)审读书稿的审读工作,在编辑工作诸流程中占据关键性的地位。如果说,选题是出书的先决条件,组稿是稿源的基础,那么审读则是出好书的根本保证。书稿审读的目的,在于决定稿件的取舍。它犹如一盘筛子,把不符合要求的籽粒筛除,留下饱满的籽粒。所以这个流程的工作,关系到书稿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出书质量的优劣。要做好审读工作,除了要求编辑人员有认真负责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书稿档案工作环节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稿档案是在图书出版工作者从事编辑及出版管理工作中直接形成的,作为原始记录保存起来的以备查考的文字、图表、声像及其他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它是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书稿档案立卷归档范围包括从制订选题、编辑加工直至发行宣传的出版全程,这是保证档案材料优化、多样、系统的关键所在。书稿档案从内容分析,可分为:一、书稿档案主体材料,包括:1.选题列选单,如请示报告、上级指示等;2著(译)作原稿(手迹);3.加工书稿记录,如责任编辑初审意见、编辑室主任复审意见、外审审稿意见、总编决审意见;4出版情况记录,如…  相似文献   

6.
王卫 《编辑之友》1997,(6):44-45
图书出版工作通常包括选题设计与论证、组稿、编辑加工、校对、印制与发行这几个方面。就选题论证、组稿这两个方面来说,大致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是选题为推荐的或自投的已成书稿或即将完成的书稿。这种情况下选题设计已没有必要,选题论证也只是讨论这个已成形的书稿的价值,组稿工作就大大简化了;二是选题由编辑依据图书市场情况设计与策划。这种情况下,选题论证和组稿工作就变得复杂而且重要。尤其是组稿工作,它是根据选题设计的“蓝图”,在一张自纸上构造图书“建筑”,图书出版之成败多系于此。  相似文献   

7.
编辑定位似乎是一个关乎编辑个人发展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直接影响出版社事业兴衰成败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编辑定位问题进行思考、探讨。 传统编辑的工作是从事组织、审读、加工整理书稿;而现代编辑的工作更加注重选题策划和组稿,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跑市场、抓选题,改变了过去埋首案头的习惯。责任编辑制集组稿和文字加工于一人身上,有一定的缺点,如可能因急于加工发稿而延误组稿时机,也可能因加强选题策划、组稿工作而忽视或削弱了书稿的审读加工。另外,选题策划、组稿和审读加工虽然不  相似文献   

8.
组稿是为了实现选题计划,组织作译者完成书稿、文稿、译著任务的编辑活动,是包括制订组稿计划、选择作译者,直至收到完成的稿件这一全过程的工作。显然,组稿是在选题计划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在工作实践中,组稿又往往不是严格按照选题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选题是编辑工作的基础,那么组稿就是编辑工作的重点。实现选题构想靠的是组稿工作。组稿是出版高质量图书的重要一环。1.选择作者要把一个好的选题变成一本好的书稿,必须选择合适的作者。编辑要根据选题的特点、要求,从学识、文字修养、工作经历等方面去衡量、物色作者。例如,科技图书的作者,不仅要掌握有关科技领域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严谨的写作作风,要对自己写作的图书的特点有深刻认识,并能较好地领会编辑意图,有能力在写作中创造性地实现这种意图。2.细化选题构想有的编辑人员不重视组稿工作,认为组稿…  相似文献   

10.
组稿是编辑的基本功之一编辑工作大致可以分两道工序:前道工序是订选题到组稿,后道工序是文字加工和审定。一般说,选题和组稿是书稿的先天条件,即选题订得好,作者找得准,书稿的质量就有了基本保证。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后天的条件,即编辑的文字加工和政治上、科学上的把关。在谈到编辑的基本功时,人们往往比较重视编辑的专业修养和文字工夫。这也是对的,如果一位编辑,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驾驭文字的能力,要独立处理稿件,达到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策划编辑的主要任务是选题组稿,其内涵主要包括拟订组稿方案、选定作者、审定编写提纲和管理书稿等。在选题组稿思路和方案基本明确后,选好作者是关键。可以说,选好作者,出版就成功一半。  相似文献   

12.
策划编辑,选好作者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策划编辑的主要任务是选题组稿,其内涵主要包括拟订组稿方案、选定作者、审定编写提纲和管理书稿等。在选题组稿思路和方案基本明确后,选好作者是关键。可以说,选好作者,出版就成功一半。  相似文献   

13.
马莉 《青年记者》2007,(24):114
著作权亦称版权,即法律赋予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创作者的一种专有的民事权利,也就是作者的权利。编辑工作与著作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从编辑向作者组稿起,到接受稿件、编辑加工、发稿、出书,以及出版以后,凡是涉及到书稿的问题,几乎都与著作权(版权)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选题在图书出版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选题是出书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决定书稿质量最关键的工序.选题开发历来是编辑、作者和研究人员的一项基本功.选题开发和出版社兴衰成败息息相关.因此,新选题的开发和制订历来是出版社的头等大事,从总编辑到每个编辑都极为关注.  相似文献   

15.
从来稿、组稿、看稿、修改、定稿、校读到出刊或出书,整个编辑出版过程,编辑人员在其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一篇文章或一部书稿问世后,编辑人员可以稍稍喘一口气了。但是,编辑工作本身还没有完结。一方面,编辑人员要为组织新的文稿或书稿继续工作;另一方面,就刚刚发表的文章或书稿来说,还有许多扫尾工作需要抓紧做好。这类善后的扫尾工作,也是非常重要而不可有丝毫疏忽的。  相似文献   

16.
长篇小说和其他门类书稿一样,在编辑过程中有许多工作环节,如制定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等等。这些工作环节都很重要,在哪一个环节上,稍有疏忽,都会发生差错,影响出版物的质量。但是,长篇小说的组稿和审稿是整个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能否编辑、出版优秀长篇小说最关键的环节。其他门类书稿(如知识性、理论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出版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多出书,出好书,成为出版社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每一个编辑周围,如果能有一批与本社出书范围有关的各个专业的社外编辑,负责书稿的审读、加工,就能使社内编辑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选题策划和组稿工作,从而充分发挥每个社内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另外由于高校出版社得天独厚的条件,聘请一些专家、学者担任社外编辑,对于提高图书的专业水平非常有好处。考虑到他们在编辑业务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有必要加强社外编辑的培训,并建立相应的制度。一、上岗前考核上岗前考核应该包括:责任心考核、专业知识考核、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8.
观点摘要     
胡国臣: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编辑管理体制人民卫生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胡国臣在“新形势下编辑工作特点与创新研讨会”上说:传统的编辑工作模式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编辑同时进行选题策划和书稿加工,由于发稿出书任务重,编辑2/3的精力放在了书稿的审稿和加工上,选题策划的力度远远不够,被动选题占了较高比例,造成选题整体质量不高。许多国外大的出版公司内部的编辑人员基本上都是策划编辑,而审稿工作基本上由公司外部人员完成。而国内出版社大多还是以传统的工作模式为主,编辑既做选题策划,又做书稿加工,虽然有一些出版社实行了策划编辑制,但…  相似文献   

19.
市场营销学在编辑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传统图书编辑工作职能是寻找合适的书稿,并对书稿做技术性加工整理,是社会精神产品生产流程中的一个环节。随着出版业的快速发展,图书编辑的工作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既包含前期的选题策划,也包括后期的对图书产品的销售策划;不仅要对图书的内容负责,还要对图书的经济效益负责。这就要求编辑向既“懂书”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编辑的工作主要是接受任务,对书稿进行文字加工;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适应社会主义图书市场的要求,编辑工作的重心开始向设计选题和组稿转移。在这种情况下,编辑的文字加工是否还有必要?如何解决编辑设计选题、组稿和文字加工之间的矛盾?本文试就这些问题做些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出版界同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