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简说“文化”与“文明” 首先我想略为厘清一下“文化”和“文明”这些词汇的含义。对这些含义,古今中外已有了好些不同的说法,尤其是十八世纪以後,哲学家、社会学家和史学家,往往用法不一,我在这里不多加分析。现在中文多把英文culture译作“文化”,把civilization译作“文明”,可能是从日文翻译传来。有时也两者互译。欧美讨论culture一词的,都认  相似文献   

2.
在我即将结束在中国的任期之际,我感到有必要向《中外文化交流》杂志表达我最热烈的感谢之情,感谢它使我有机会向中国人民介绍塞浦路斯拥有9000年历史的文明。同时,我还要对该杂志为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所做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我认为文化的力量要比政治的力量更加强大,因此我在任驻华大使期间将促进塞中两国的文化交流作为首要工作之一。塞浦路斯和中国都有着悠久的文明和丰富的文化,两国在吸收其他文明精华的同时,都保留了本国独特的文化和文明。我即将结束3年多的任期离开中国,而这恰逢塞中两国建交30周年。为庆祝这一时刻而举行的各种活动表明了我们对两国关系的高度重视。在过去的3年里, 两国的文化交流不断扩大,官员互访频繁,从而极大地加强了两国人民的理解。我相信目前正在进行的将塞浦路斯诗歌翻译成中文的工程将成为两国文化关系史上的里程碑。在我任职期间,我竭力与中国的同行合作以实现鲁迅先生所说的“相互关心,消除漠然”。我相信我们努力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但是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促进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向中国和我许多中国朋友说“再见”是件令人伤感的事情,尤其是在中国正在通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改变自身命运的历史性时刻。 不过我将以极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观点集萃     
季羡林说,文明是对野蛮而言, 文化是对愚昧而言 季羡林在《论东西文化的互补关系》一文中论及文明与文化的异同。他写道,所谓文化就是包括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这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所创造的一切精神的和物质的有积极意义的东西。或者说,凡人类在历史上所创造的精神、物质两个方面,并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就叫“文化”。文化与文明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文明指的是从一个野蛮状态,随着社会的进步往前发展,人类的智慧增加了,这叫“文明”。文化就是人类力量的往前进一步发展,人类社会中的艺术、科学等的智力的发展。文明是对野蛮而言,文化是对愚昧而言。这两个词,有时候能通用,如,“东方文化史”也可以叫“东方文明史”;但有时候不能通用,如“文明礼貌”不能说“文化礼貌”;“学文化”不能说“学文明”。“文明”的对立面是“野蛮”,“文化”的对立面是“愚昧”。但“野蛮”和“愚昧”又有联系,“野蛮”中“愚昧”成分居多,也有不愚昧的“野蛮”。学文化是因为过去没有文化,学了文化把“愚昧”去掉了。讲文明礼貌是过去不文明,有些野蛮。提倡文明礼貌,把“野蛮” 的成分去掉了。 — —们匕京日报》理论周刊 李宗耀认为:界定中国“少数民族文化” 应兼取广...  相似文献   

4.
“文化”一词是人们最喜爱应用的一个词语,有的人由于不知文化一词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社会上无论出现了什么事物都冠以文化,以示文明高雅,这种现象谓之“泛文化”(又叫伪文化)。伪文化之泛滥与社会上的庸俗、媚俗、鄙俗和恶俗相关联。空口无凭,举例为证:收藏旧时女人小鞋的,说是抢救“三寸金莲文化”;写乞丐小说的,说是研究“丐帮文化”;编演妓女电视剧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外文化交流越来越红火。在过去了的1996年,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双边文化关系得到了巩固和加强,首先是与周边国家之间的交流。政府文化代表团和文化官员代表团先后访问了周边国家朝鲜、韩国、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国,同时接待了这些国家的政府文化代表团和文化官员代表团,使中国与周边国家增进了了解,加强了合作。先后派出了7个大、中型艺术团赴巴基斯坦、日本和文莱等国访问演出,同时也接待了这些国家来华的艺术表演团、展览团和考察团等。派出综合艺术团参加“平壤四月之春艺术节”,协助朝鲜和韩国任…  相似文献   

6.
怀着兴趣阅读了你们的《中外文化交流》杂志创刊号,我谨向你们表示祝贺!这期杂志涉及了对于寻求可靠的中国文化知识的人颇为有用的许多课题。此杂志在文章的选登导表达方面达到了目的。这些资料对热切希望深入了解中国人民的生活与文化的外国人来说是很有价值的。无疑,你们的杂志将会促进中国人民与你们杂志的所有外国读者之间更好的了解与友谊。斯里兰卡苏纳塞克拉·班达1992年12月31日你们出版了一不确实非常好的、富有创造性和知识性的刊物,2十分自助于我们变好地了解美好的中国人民及美优秀的文化……我把你们的杂志介绍级美国人,…  相似文献   

7.
“以社区前载体建设精神文明”,是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把文明、进步、发达的新上海交给新的世纪的新举措,社区文化市场管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改善,一批批特大的市政工程出台,先后有1000多个单位28000多户居民被动迁移居各个新的社区,使上海都市生活,进入社区化。  相似文献   

8.
背景○近年来,您一直在倡导和实践文明对话。冷战结束以后,关于国际关系方面出现了很多议论,比如亨廷顿(SamuelHuntington)的“文明冲突论”等。请问,您倡导和实践文明对话的背景是什么?●我在中学时代就对儒学有兴趣。到了大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考虑“东西文化对话”的问题了。那时我在台湾的东海大学念书,接触到不少美国精英大学如普林斯顿、耶鲁大学的毕业生,他们到那里去教英文,包括会话和写作。当时我与他们之间就有一些关于中西文化,或者中美文化比较方面的讨论。毕业的时候,每个人都用一段话来描写自己的兴趣,我的兴…  相似文献   

9.
为天津戏剧博物馆戏剧史陈列改造事,我曾向著名戏剧家曹高求教。曹日先生生长在天津,刘天津很有感情。他说:“天津是中国南北文化的交汇处,戏刷文化发达。早在本世纪初,天津就有了文明戏。‘五四’前后的南开新刷也为新文化运站的开展做了许等宣传发动工作。”当问及保为文明戏时,他说:“文明戏没有固定台词和脚本,但演员多有文化。文明戏得有内容,兴之所至,抨击时政,很大胆,有味道,也很热闹。我记得当时看过《多尔衮和庄妃》等戏。至于文明戏是怎么消失的,还不很清楚,应该研究。”他还指着一旁的妻子李玉茹说:“过去唱戏的…  相似文献   

10.
民族优秀文化的“文明”观揭示了民族精神的本质。“文明”一词早见于《尚书·舜典》睿哲文明”,疏云:“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指治国者的道德和才能应当像太阳一样光照。《周易》一书中的“文明”一词具有和人文”一词相同的含义。它认为君子应学习天文”,研究和了解自然的道理,“以察时变”;应学习“人文”,研究和把握社会的道理,以化成天下”,使社会和个人趋于文明。我国古代文献中,“文(明)”和“野(蛮)”相对,文”是礼仪规则、思维方式和道德修养的总称。战国末期大思想家荀子说:“不敬文,谓之野”,“不敬文,谓之瘠”,不尊重文…  相似文献   

11.
目前,亚洲正经历着一场金融危机。在探索这场金融危机的成因时,有人把文化因素尖锐地提了出来,并且归罪于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甚至认为亚洲的时代已经过去。这就不能不唤起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新的反思。不少人认为,儒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也许人们清楚地记得,在东亚崛起以前,西方学者曾把“儒家文明”批评得一无是处,认为它既是封建帝制的可耻护符,又是小农社会的愚昧象征;而随着东亚经济的腾飞,某些西方学者却赞扬东亚的“儒家文明”,誉之为无可匹敌的文化动力。曾几何时,东亚一旦出现金融危机,又有人…  相似文献   

12.
季剑青 《东方文化》2002,(5):101-105
明清易代之际的巨大变革,带给士人以深刻的创伤体验。作为化载体的士大夫群体,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明代的制度、学术和历史进行反思。我在这里所关注的是“人”一词在当时语境中所具有的贬抑性含义、尽管在士大夫那里,“人”始终和“规模字句”“不务世事”等负面评价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一长期以来,先秦时期的中国一直被认为从来就是政治统一体,对“中国文明”这一”文化单一体”无人质疑。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由不同民族地区形成,由于地域不同,文化也多种多样。所以我们研究作为统一概念的中国文明时,也应该理解其统合对象的文化多样性。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在这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考察其统合到“中国文明”的过程。近来许多考古发掘成果扩大了我们的视野,为研究中国文化多元性和起源提供了基本条件,如关于新石器文化,考古成果已否定了以往由于“中原文化的先进性影响了周边文化,周边文化才形成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义之邦著称,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其中包括不同历史时期关于道德学说的理论,以及种种道德规范。在这里不可能对这些进行全面的探讨,我只想从中选择几个重要的方面加以论述。文野之分的理论我国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很早就产生了文野之分的理论,反对野蛮而赞扬文明。在《尚书·舜典》中就有“睿哲文明,温恭永塞”之说,把“文明”当成一种美德。《疏》的解释说:“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当时的统治者把他们自己的权力,以及由此所反映出的一种品性,称之为文明美德。  相似文献   

15.
从科普读物到科学小说──以“飞车”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科普读物到科学小说──以“飞车”为中心的考察陈平原谈论晚清的科学小说创作,最直捷的思路,无疑是从勾勒凡尔纳之进入中国入手,因其传入早且译作多①。实际上学界于此用力甚勤,成绩也比较突出。可仔细推敲,这种研究思路,也不无可议之处。中国人创作科学小说,乃...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伦理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筑是人类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它以“文化纪念碑”的形式充当着每个文明独特的象征,记载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演变历程。由于建筑文化本身具有的综合性特点,可以形象地把它称之为一部反映特定时空范围内人类文化特点的“百科全书”。在这部“百科全书”中,无论是宫殿、民宅、坛庙和园林乃至整个城市的规模、布局上,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所注重的皇权至上的政治论理观、尊卑有序的等级道德观、群体意识及和谐精神等伦理思想都得到了深刻体现。  相似文献   

17.
《发送:办公和家庭电子邮件基础指南》的作者之一威尔·施瓦尔贝说,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开始在微妙和重要的通信中使用表情符号。他说:“这些表情符号最初只是为了开玩笑,现在则有了严肃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邸永君 《寻根》2006,(5):136-141
琴,亦称古琴,琴身多镶以美玉为饰;或云王母娘娘曾邀诸神抚琴于瑶池,故又称瑶琴,是我中华最为古老的乐器之一,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乐器。古人以琴棋书画为四雅,而琴居其首;文人又终身与琴剑为伍,有“琴心剑胆”之目。其于助我先人承载文化、传播文明、交流情感、排遣幽怨、陶冶情操等方面,作用远远超出音乐本身,早已演化为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现象,颇值得一书。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化论坛》创刊五年,发表了大量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论文,其中不乏精品、珍品。我从中受益良多,谨此表示衷心感谢!我非常赞同本刊“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光大民族传统美德,繁荣社会科学研究,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宗旨。围绕此宗旨,应当继续多刊登发掘、阐释...  相似文献   

20.
顾颉刚先生认为,伏羲是文明社会中的人们回溯古代社会,因而从理性上推演出来的一个古代社会的渔猎阶段。我赞同这个观点,以它作为我议论伏羲文化问题的一个前提。宗璞先生概括他的父亲冯友兰先生的见解说,文化本来就是一种有选择的积累。“有选择的积累”是个很好的表述。它是一种文化观点,也是一种研究方法,表示研究文化要重视前人已经取得的成果,不能否定传统,不能忽视根基和由来。同时要向前走,把传统中的优良材料选取出来,加在一起,给以概括,提炼出新的研究成果,把文化推向前进。我也赞同这个见解,以它作为我议论伏羲文化的另一个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