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第9期《历史学习》上刊登了梅丽老师《“中美关系正常化”不等于“中美建交”》一文。该文认为,美国“1972年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中美《上海公报》的签署成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标志”。我认为该文的上述观点是不科学的,“中美关系正常化”实现的标志不是中美《上海公报》的签署而是“中美建交”。一、《上海公报》签署后,中美关系还没有实现正常化无论现在还是当时,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的问题。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在《上海公报》中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但是,《上海公报…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步入正常化。中美关系实现根本性转折的基本因素是国际政治力量的变化。由于美国实力的相对削弱和苏联的战略扩张,由于多极世界的出现、中国的成长及中越关系的变化,才使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1977年卡特就任美国总统后,曾表示要继续推进对华关系,完成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但同时又把对苏关系置于中美关系之上;在台湾问题上也是瞻前顾后,使得中美关系在他执政的第一年内没有取得任何重大进展。随着美苏缓和的受挫,美国政府决心加快对华关系正常化进程。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中美两国终于就关系正常化达成了协议,从而结束了两国关系长期的不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的台湾问题,指出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美基于共同的战略利益,在台湾问题上达成了妥协和谅解,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对新时期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其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提出了扫除中美关系正常化障碍的原则,开创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新局面。尤其是他频繁会晤美国各界人士,为中美关系健康稳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极为重要的指导思想,从而促进了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的台湾问题 ,指出 2 0世纪 6 0年代末、 70年代初 ,中美基于共同的战略利益 ,在台湾问题上达成了妥协和谅解 ,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7.
为推进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访问中国。在尼克松访华之旅前后,美国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艾伦·惠廷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包括在访华前提议召开对华政策听证会并提供作证人名单;出席各种学术会议并发表文章论证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必要性;在访华进行及结束后发表评论影响美国的公众舆论。  相似文献   

8.
战后中美关系长期对立,尼克松担任总统期间,由于形势的变化,积极主动地改变对华政策,缓和矛盾,接近中国,打破了中美关系的僵局,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尼克松时期的对华政策,是中美关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我们应该加以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9.
熊晨曦 《历史教学问题》2020,(2):100-108,67
中美资产索赔问题的解决是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卡特政府处理资产索赔问题时,在分析和借鉴尼克松政府失败经验的基础上,审时度势,从试探到首脑谈判,再到高层交涉,最终成功与中国政府签署解决协议。中美资产索赔问题的解决过程凸显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卡特政府对中美关系正常化决策的复杂考虑,以及对是选择先建交,还是先恢复中美正常的经贸关系问题的抉择过程。就中美经贸关系正常化进程而言,一方面,中美两国对促进经贸关系的需要加速了资产索赔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资产索赔问题的谈判过程和最终解决也推进了中美两国在其它经贸问题上的合作。但中美资产索赔问题的解决对中美贸易合作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0.
1972年 ,中美签署了上海公报 ,中美关系开始由敌对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2000年 ,美国大选问题闹得沸沸扬扬 ,最后小布什幸运当选美国总统。2001年4月1日 ,美国侦察机撞毁我军用飞机一事使中美关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2001年9月11日 ,美国纽约和华盛顿的世界贸易中心和美国国防部的五角大楼遭到恐怖分子袭击。美国问题热闹非凡 ,中美关系发展中存在着阴影。2002年是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的30周年。因此 ,中美关系和美国问题将是2002年文科综合试题命题的重要选点。本文现对这两个问题从政治角度、历史角度和地理角度作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美两国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由对立走向缓和,由缓和走向正常化,在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对于中美两国来讲都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作为美国中国学之父、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他本人对该时期的中美关系发展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以中国问题专家的身份,促使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以学者的身份,促进美国政府以及美国公民对中国和中美关系的认识。他提出的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对中美文化差异以及台湾问题的见解和重视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围绕台湾问题,中美两国的关系从五六十年代的敌视对抗,走到七八十年代的缓和合作,九十年代再次跌入低谷。台湾问题成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也是中美两国关系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之后,仍未实现关系完全正常化的根本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在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其进一步发展中做出了杰出贡献,邓小平关于处理中美关系的基本立场、原则和观点对于指导中美关系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仓有 《中学文科》2006,(12):97-97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指1972年发表的《上海联合公报》、1978年发表的《建交联合公报》和1982年的《八一七公报》。这三个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22年对抗关系的基本结束,开始走向对话和正常化,也成为指导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重要文件。因此,回顾中美三个公报的出现,有利于我们正确处理和把握今天的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15.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政府长期奉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不仅拒绝承认新中国,还与逃到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保持着所谓的“外交关系”,并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但随着美国深陷越南战争难以自拔和美国在美苏争霸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美国被迫调整其对外战略,其中一个重大步骤就是于1972年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在此基础上,经过中美两国的共同努力,1979年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可见,“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美建交”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首先,两者的时间和标志不同。“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开始于1971年。这一年发生了中美关系史上的…  相似文献   

16.
20 0 2年 ,是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 30周年。这30年里 ,中美关系起起伏伏 ,但总的来说是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的。请运用历史、政治、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中国在 (   )洲东部 ,太平洋的 (   )岸。美国在(   )洲 ,太平洋的 (   )岸。近代美国强迫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2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   )年 ,首次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 (   )。3.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   )国家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   )国家。中美关系引人注目。在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诸多因素中 ,(   )问题举足轻重。4 .概括说…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末,中美两个对抗了20多年的大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能在20世纪70年代实现根本性的转折,主要是因为苏联的崛起和扩张对美国的世界战略,中国的安全及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再加上中越两国关系的降温及矛盾的进一步深,才促成中美关系的解冻。  相似文献   

18.
台湾问题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也是最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围绕台湾问题,本文通过回顾美国在不同时期对台湾政策的颤变,从而揭示出美国干涉台湾的目的以及导致中美关系不能完全正常化的原因,并对中国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方针以及中美两国关系未来的发展进行阐述和剖析。  相似文献   

19.
【热点背景】4月3日,84岁高龄的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发表题为《我所见证的中美关系及其未来》的演讲。这位36年前实现中美关系破冰之旅、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杰出贡献的外交家以历史见证者的身份,重温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并对构建未来的国际秩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我有幸见证了中国通过自己人民辛勤的努力实现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我在36年前无法预想的。而且,中国是通过自己人民辛勤的努力,没有国外的援助,  相似文献   

20.
出于国内经济建设和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在国际形势许可的情况下,周恩来在中美关系冰冻的年代依然坚持了对美和平外交工作,同美国保持了十多年的官方对话关系,努力加强民间交流,增进了两国了解,为以后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