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西方资产阶级报刊、广播、电视运用的新闻手段主要是新闻与评论。美国早期新闻学者约斯特说:“新闻是报纸的生命,评论是报纸的灵魂”。新闻与评论在资产阶级报刊、广播、电视宣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初期的资产阶级报纸上完全是新闻,以后才有了评论(主要是读者来信和评论),再后才有了社论。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对于新闻手段的具体运用、反  相似文献   

2.
谈到广播新闻评论写作地位的重要,新闻界人士早有共识。但是,与报刊、电视相比广播新闻评论一直是一个弱项。这并不是说广播新闻评论没有思想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广播新闻评论写作的潜力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说得明白一点就是还没有解决好如何按照广播规律而不是按照报刊规律来写作评论。近年来,广播新闻工作者都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去年三月份保定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广播新闻评论性小品《老保定一家》,就是按照广播的内在规律写作新闻评论而进行的一次新探索。广播新闻评论性小品《老保定一家》利用广播短剧(小品)的特点、广播声音…  相似文献   

3.
笔者认为,广播新闻评论要取胜,必须扣住短、准、快、近、明五个字做文章。短,就是篇幅短小。目前,我们的广播新闻评论似乎还没有脱离报纸新闻评论的模式,即播发本合评论、评论员文章、广播杂谈之类的“大块头”东西多,而“短评”、“编者的话”这类轻型武器运用得少。新闻评论是一种偏重于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说理的文体,它不象消息、通讯那样有形象,有情节,如果篇幅长,内容层次多,推理过程复杂,出现在广播里,人们是难以完整接受的,甚至多数人只能记得其中的只言片语。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加快,安  相似文献   

4.
张育仁 《新闻界》2006,(1):131-132
广播新闻评论与任何一种纸媒新闻评论既有联系,又有显著的区别。那就是,广播新闻评论具有“边缘性”或者说“跨界性”的双重属性。也就是说,它同时具有电子传媒的属性,又具有文体写作的属性。如果我们要给广播新闻评论下一个定义的话,那就是:“按声音传播规律,或者口说耳听的要  相似文献   

5.
董谦 《青年记者》2003,(11):34-35
电视评论是新闻评论体裁与电视媒介结合的产物,虽然其性质及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报刊、广播评论并无多大的差别,但电视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与其他媒介相比所具有的显著个性使得电视评论与其他评论在内容取向和表现形式以及接受效果方面,都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别,电视媒介与报刊、广播相比是产生最晚、历史最短的“新兴媒介”。所  相似文献   

6.
陈蔚 《中国广播》2006,(3):65-66
新闻评论早已是一门显学,各种理论学说和实践作品可谓汗牛充栋。而脱胎于新闻评论的新闻点评则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一种“点到为止”的评论,主要目的在于启发思维,引导解读。在不同媒体中,新闻点评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各自鲜明的特征。以广播而言,新闻点评实际上是伴随着新闻从“播”到“说”而诞生的,它既承担了以往评论、述评的某些功能,又有衔接、串联新闻,保持“主持式”新闻流畅的作  相似文献   

7.
石万昀 《视听界》2012,(6):93-94
与网络、报刊、电视相比,广播新闻评论一直是一个弱项,其潜力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应突出“新、快、活”特色,在语言、内容和形式上创新,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新闻评论之路。一、突出“新、快.活”优势新闻评论具有强烈的思辨色彩,审时度势,切中要害。优秀的时评有着匕首和投枪的作用,代表广播发声,在新闻事件上表明自己的态度,弘扬主流价值观。广播评论以科学的、富有前瞻性的眼光观察社会,发表真诚的、有价值的见解,为听众提供多个分析问题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懂英语的都知道,leader这个词是“领导者”的意思,也是“社论”的意思。这个词的释义已经使“社论”的含义不言自明了,它是新闻舆论中的“领导者”——社论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这里想说的是广播新闻中的领导者——广播评论。广播要不要有自己的评论? 这是个应予肯定的老问题,虽然也有相反的意见。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小到人与人,大到国与国,总免不了出现种种矛盾和问题,随时会发生一些重大事件,作为党和政府的新闻舆论机构,对于大事,就要有个态度。对  相似文献   

9.
陈影 《声屏世界》2004,(7):44-44
为使广播新闻节目更具可听性,记者们将目光和话筒投向了广大基层群众,重视采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社会新闻,这些内容如果采用传统的播音方式播出,往往会拉大广播新闻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使新闻从采写到播出产生严重的影响力衰减。但如果让广播记者“说”新闻,直接  相似文献   

10.
“思辨的力量——全国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研讨会”7月10日至11日在西安召开。来自北京、江苏、浙江等全国14家省级电台新闻评论节目负责人和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专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杂志负责人就广播新闻评论节目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如何与多媒体融合、  相似文献   

11.
陈旭 《新闻实践》2013,(8):53-54
在新媒体环境下,改进和创新广播新闻评论,扩大其舆论影响力,是当下广播内容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广播新闻评论的优势和不足 相比报纸评论、电视评论和网络评论,广播新闻评论在文字力度、呈现形式和逻辑工整性上都没有太大优势,它最核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新、快、活”三个字上。新,广播不问断、随时随地传播的特点,决定了它能就最新的新闻事件进行实时评论,特别是一些突发事件,广播甚至能现场连线记者以口述的形式即刻发表评论,传递最新鲜的观点;快,广播评论简捷明快,口语化的表达虽说会让人记忆不深,但在当下依然能让受众很自然地接受,有先人为主的优势;活,广播新闻评论没有严格的文体、文风限制,表达直接、语言平实,从题材和形式上更贴近受众。但要注意的是,新闻评论不能只是停留在对原有事件的分析上,还必须联系事物发生的各要素,  相似文献   

12.
新闻媒介中的新闻评论都有它们的共性:有的放矢,具有强烈的新闻性;观点鲜明,具有高度的思想性;面向基层,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广播新闻评论是广播新闻的延长、深化、升华,在引导社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评论是新闻媒介针对各种新闻事实,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一种新闻体裁,被称为新闻媒介的“旗帜”。广播评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不仅具有新闻评论的基本特性,同时又受广播自身规律的影响,具有不同于其它新闻评论的一些特点。通俗化。首先,从广播听众的组成成分来看,广播评论的内容需要通俗。各种不同的报纸,一般都有相应的读者层次,可以根据办报宗旨和对象的不同,选择和确定各自评论的内容。而广播评论则  相似文献   

14.
广播新闻述评一直被人们称为电台的旗帜,它有着其他播新闻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由于广播传播的特殊性,广播新闻评论也形成了区别于报刊和电视评论的鲜明个性,即形成了新闻性、政论性和短、浅、软为其表现风格的个性特征。这些特点使广播评论的写作也必须独具广播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广播新闻评论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广播新闻宣传质量的高低。但这些年来,地方台广播评论却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低谷状态。有业内人士称它是广播的“软骨病”。那么,地方台该如何强筋壮骨、走出广播评论低谷呢?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的灵魂、旗帜。它在整个新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是被大家所公认的。 新时期我们的新闻评论与“文革”时期相比,是大大的不同了。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与“文革”时期所不能同日而语的。但是,人们在看到这种进步时,也对新闻评论提出些意见,常听有人说:“评论没人看。”也有人说:“没人看,是因为尽说大话,抄文件。”还有人主张,评论最好不发大块的,多搞短小的、生动的文章。 这些意见不能说完全是空穴来风。他们也是在  相似文献   

17.
<正>在当前多媒体竞争的形势下,广播新闻评论要获得发展,必须注重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创新。本文结合广播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广播新闻评论发展与创新的思路和对策。一、广播新闻评论的特点1.简洁新闻评论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狠、准,这是最基本的也是高标准的要求。简短的消息写作较为容易,只要将事情的梗概说清楚就达到要求,广播评论不同,简短的言语  相似文献   

18.
广播评论是新闻评论体裁与广播媒介结合的产物 ,是对新闻报道的有效延伸 ,是深化新闻报道、提高广播新闻档次的有效手段。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新闻媒介只有善于运用新闻评论 ,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 ,发挥党和人民的喉舌作用 ,更好地履行反映、影响、引导和组织社会舆论的政治使命 ,充分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短、浅、软”是几十年来广播工作者所共认的广播体裁的风格特点。广播诉之于说、听 ,直接面对着各有不同需求、接受能力悬殊的各种类型的听众 ,广播的各种稿件 ,只有做到短小、浅显、生动活泼、亲切平易 ,才…  相似文献   

19.
人民日报和湖北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今日谈”、“广播漫谈”新闻短论征文评奖于6月底揭晓,12篇作品获奖。这次活动引起了全国新闻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对推动新闻短论进一步繁荣会有不小的影响。“今日谈”、“广播漫谈”这类新闻短论,我们叫它专栏小评论。它发表在一定的栏目里,有自己的“字号”,如“今日谈”,篇幅又很短,一般只三五百字,是一种短小的专栏评论,常常简称小评论。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新闻评论在广播媒体中境遇尴尬。一方面,一些广播电台缺乏评论意识,广播新闻评论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许多广播电台没有建立科学的评论机制,广播新闻评论形式混乱,节目同质化、评论模式化的情况比较严重。同时,广播新闻评论个性化之路的探索明显滞后于广播媒体的发展,在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龙头”的广播媒介中,新闻评论在以往节目表上的份量微乎其微。从1922年广播电台正式在中国开播以来,广播新闻评论就像婴儿那样一步一步地学着自己走路,在挫折中成长。直到今天,成长起来的广播媒体开始走自己的路。2004年1月1日,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