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关系民生的问题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档案部门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是当前档案部门思考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们在加强民生档案工作,服务民生事业发展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发挥了档案部门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倾听百姓话语、传递民意民声”是民生新闻的一个特征,它与党中央提倡的“以人为本”、新闻“三贴近”基本一致。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南阳日报·社区新闻》版应运而生。在编辑《社区新闻》版的过程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记者、编辑必须要有民生视角、民生意识、民生情怀,才能做好民生新闻,才能让民生新闻成为报纸的亮...  相似文献   

3.
曹寅 《新闻世界》2012,(8):64-65
本文对如何拓宽“民生新闻”思路,如何拓展“广播民生新闻”线索来源,以及如何深入挖掘“小民生”中的“大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广播民生新闻的品质提升方法。  相似文献   

4.
民生新闻:一个新闻学概念的历史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易前良 《视听界》2004,(6):8-11
本文从传统民本思想在新闻事业中的现代转换和“民生”的词源考证两个方面,对“民生新闻”的概念进行历史辨析。“民生新闻”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含义和鲜明时代特色的新闻学概念,民本主义取向是它最基本的品格,关注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中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是它的主要职志。这也就决定了民生新闻在以后的实践中要尽量避免流于琐碎化、关注对象日益窄化、叙事道德化的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5.
以民为本:民生新闻的精神内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大参考》是河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在频道开播三年后,通过对频道资产存量的盘活和资源的重新配置,结合媒介市场运行环境,全力打造的新型新闻资讯栏目。2004年元月一日与公众见面。栏目以“民生新闻”为主打,提出“百姓无小事,民生大参考”的节目核心理念。开办7个月来的实践表明,以民生化视角和民生化表达方式为形态的民生新闻引起了受众的广泛认同。而这种民生化新闻的精神内核就是“以民为本”。  相似文献   

6.
“新闻报料”成为如今红火发展中的电视民生新闻新闻线索重要的来源,而提供这些线索的“报料人”更是在电视民生新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报料人的产生以及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影响分析,以探讨电视民生新闻中“报料人”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民生档案”作为21世纪出现的新概念,是有具体指向的档案专业术语。文章立足于“民生档案”的话语角度,从“民生档案”的语境分析、“民生档案”的话语建构以及“民生档案”的话语演变三个方面进行了全景式的剖析,目的是建立对“民生档案”概念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基础,同时也为重新认识“民生档案”与档案“泛化”这一现象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钱兵 《记者摇篮》2009,(9):46-46
民生新闻,是一种新型的新闻传播范式。它改变了以往媒体居高临下、俯视社会的报道角度,抛弃了新闻以“官”为主、生硬说教的报道内容,而是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平视”社会,反映民众生活。但在全国性的“民生新闻”大潮中,我们常看到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一些民生新闻不“民生”。换句话说,就是一些“民生新闻”本来是在为老百姓说话,但说了话以后,非但没起到好作用,有时还会产生坏的后果。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小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韩泽 《视听界》2004,(1):28-29
近一年多来,民生新闻成为南京电视界关注的焦点。多个大型新闻节目把“民生新闻”作为改版的追求。百姓的日常生活鲜活地出现在屏幕上,使人感觉亲近。印象中,南京电视界率先亮出“民生牌”的是南京台的《直播90分》,年初一场大雪,《90分》记者“倾巢出动”,从深夜至次午,雪情、交通、危房、菜价、老人……表现了对民生的及时而广泛的关切。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比比皆是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中脱颖而出,并且在众多形式各异的节目中有效抢占市场收视份额?“无民生不经济,无经济不民生。”因此,民生新闻改变传统单一的“民生新闻”,创新为“民生经济新闻”不失为一条新路子。即打破所谓民生选题与经济选题的界限,在新闻采访实践中将民生视点与经济视点结合,拓宽思路,针对不同类型选题在新闻切入点上大做文章,跳出传统民生新闻只关注民生的窠臼,深度挖掘、高度探求、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广泛呈现,找准与普通民生新闻不同的新闻角度与视点,体现市场经济时代下民生新闻的新特色。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民生”一词的使用频率之高前所未有,党和政府越来越关注民生,新闻媒体对“民生新闻”也空前的重视,“民生新闻”的盛行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席卷传媒业。倾情民生信号、关注“民生、民情、民意”、满足“民思、民想、民需”,成为新闻媒体追求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民生新闻栏目凭借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贴近民情”、“反映民意”等理念,吸引了大批的受众,一举成为电视节目新的收视增长点、电视新闻的创新模式、以及媒体竞争的利器。但在民生新闻大张旗鼓,方兴未艾的时候,一股暗流也在悄悄的涌动着,很多民生新闻栏目正面临或者已经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古语云:“变则通,通则久。”民生新闻要想持续“增长点”必须有所变化。现在,民生新闻栏目或多或少存在着栏目多样性丧失,同质化严重的现象;对“民生内容”理解,只停留在过分关注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层面,或是单纯满足百姓知情权的…  相似文献   

13.
“后民生时代”是民生新闻话语体系中针对受众在社会中定位而诞生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概念。通过对具有社会意识的受众群体进行媒介概念范畴下的界定,有助于民生新闻的定位和价值研究的准确开展。“后民生时代”也是一个时间范畴,公众影响力的扩大、诉求的增多是“后民生时代”的典型特征。一是“后民生时代”中公民社会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14.
韩彪  魏鸿 《军事记者》2012,(3):52-53
辞海中对“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翻开词典,民生的详细解释也是指民众的生计、生活等等。  相似文献   

15.
如何将民生新闻与经济报道有机结合,是摆在记者、编辑面前亟需破解的“考题”。衢州电视台经济信息频道从2008年开始在两者的结合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根据频道的定位,创办了一档以“关注经济,服务民生”为栏目宗旨,以“经济新闻民生化,民生新闻经济化”为定位的经济民生新闻栏目《经视新看点》。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节目的收视率快速上升,成为当地的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16.
邢映纯 《新闻传播》2006,(11):62-63
近年来,“民生新闻”一词在新闻界十分盛必上行,尤其是省市晚报、都市报。“无民生新闻不火”已成为当今不少新闻人的共识。那么,各级党报能不能也来打“民生”牌?党报的民生新闻又该如何定位、展现哪些特色呢?对此,笔者试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7.
党报热线的定位是民生报道.如果民生报道中缺少了有关农民的报道,就难以成为全方位的、全民生活的报道.党报热线的编辑记者要树立一个“大民生”理念,即党报热线离不开民生新闻.民生新闻既要关注市民的生活,又不能将农民的生活排除在外.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任务。可见,改善民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因此,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民生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作用。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应以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内容为指针,确定好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在本文中,笔者认为党报民生新闻的出路在于实现五个转变,即从“人民”(老百姓、群众)到“公民”的转变;从“小民生”到“大民生”转变;从物质生活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并重的转变;从关注市民向关注全体公民转变;从浅层报道向深度报道转变。  相似文献   

20.
对话理论下的民生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讨论了有关“民生新闻”的三个问题:第一,从“民生新闻”的选题来看,它是“与民沟通”的对话。第二,从“民生新闻”的报道方式来看,它又是“得民认同”的对话。文章第三部分提出了“民生新闻”要警防的三个误区:去“政治化”倾向,“粗俗化”倾向和“同质化”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