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英语写作是语言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语言能力测定的重要手段。笔者现就如何写好英语作文提几点看法。 (一)要写好英语作文平时应做好以下几点 1.阅读、背诵优秀范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阅读方面下的工夫越深.驾驭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所以,要写好英语作文就要读好英语,在语言学习方面狠下苦功,教科书要读透,因为教科书中的文章都是一些很好的范文,文笔流畅,语言规范,一些精彩的文章要背诵。再就是要进行大量课外阅读,并记住一些好文章的篇章结构。  相似文献   

2.
英语写作是语言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语言能力测定的重要手段。笔者现就如何写好英语作文提几点看法。 (一)要写好英语作文平时应做好以下几点 1.阅读、背诵优秀范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阅读方面下的工夫越深.驾驭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所以,要写好英语作文就要读好英语,在语言学习方面狠下苦功,教科书要读透,因为教科书中的文章都是一些很好的范文,文笔流畅,语言规范,一些精彩的文章要背诵。再就是要进行大量课外阅读,并记住一些好文章的篇章结构。  相似文献   

3.
论文从语篇的角度入手,比较了英汉两种语言在篇章结构上的差异,目的是增强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语篇组织的认识,顺应两种语言的结构规范,实现两种语言文化的真正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4.
王晓倩 《考试周刊》2008,(50):101-102
篇章重述能力是德语语言学习中重要的环节,它要求教师在德语教学中对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进行训练。掌握篇章结构,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是培养德语篇章重述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CET短文写作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四六级CET考生作卷中出现的问题,说明目前大学基础英语教学存在较大问题:缺少交际过程的教学方式妨碍了生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要使英语短写作脱离“不及格”的窘境,教学双方都应进一步重视对英语的使用,在“交际性输出”过程中帮助学生把英语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此外,适当提高短写作部分在CET试卷中的分值比重,也会对短写作教学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6.
80年代以来,语言学研究开始从对语言结构、语言系统的研究转向对语言交际、功能 方面的研究。研究“使用中的语言”已成为现代语言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篇章研究 已成为语言学发展的必然方向,符合语言学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7.
影响阅读能力的因素很多,如文化背景知识、知识结构、认知水平、文化影响以及阅读技巧等。但语言本身是影响阅读能力的最直接因素。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次阐述了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性及方法。  相似文献   

8.
听力是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篇章听写法不同于单词或句子听写,可高效激活学生的语言图式,促进学生的意义机制调配,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提出了提高学生自身的语言技能是增强阅读能力的基础 ,而提高自身的阅读技能则是增强阅读能力的捷径的观点 ,并详细分析了要想提高这两大技能 ,就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即根据已有的基础语言知识来预测文章中影响阅读的生词 ;研究句型结构以达到理解句子内在关系的目的 ;在阅读过程中利用语言信号进行篇章预测 ;掌握浏览、查读和研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认识英语语言知识与英语运用能力之间的关系,至今仍然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因为它影响着我们进行教学、评价的理念和行为。语言知识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语言知识是构筑语言能力的基石。语言知识是语言能  相似文献   

11.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掌握目的语(target language),并用之进行跨文化交流(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成功的跨文化交流除了依靠良好的语言结构知识外,还依靠有关的文化知识,也就是说,学习外语的同时必须学习与目的语有关的文化。本文论述了为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culture input)的理论基础及教学原则,并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介绍了课堂教学的一些具体操作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试论工程硕士英语课程交际能力培养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程硕士英语课程需要兼顾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技能的提高不意味着具有了实际交际能力 ,如何使语言技能真正转化为实际的交际能力 ,是英语教学的关键。本文重点论述如何在工程硕士英语课程的大纲设计上实现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同步提高 ,认为比例大纲 (proportionalsyllabus)是解决工程硕士课程中现存实际困难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和文化发展的基础,作为社会现象,语言的功能就是交际,所以交际过程中隐藏在语言系统中的反映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道德标准等交际文化往往会对学习者的言语交际能力产生规约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从听、读入手阐述第二语言感知能力的形成过程以及培养策略,认为第二语言感知能力的形成是学习者在语言输入过程中通过信息加工积极主动地建构语言知识的过程。尽管语感获得过程是自动的、无意识努力的,但是语感的形成与认知策略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5.
在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习者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还需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现以《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为例,通过教学理论与课堂实践的结合,总结出相对有效的文化教学方法,包括直观教学,情境教学和参与式教学等,并且探讨如何利用这些方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6.
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几个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交际能力,熟练的语言交际技巧,丰富的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语音是掌握语言知识和获得言语技能的基础,学习语言必先着眼于语音学习。打好语音基础,有利于词汇学习,有利于听说技能的获得和提高,有利于正确表达思想、阐述观点,有利于更高层次英语的学习。文章针对学生的语音实际情况,全面客观地分析学生的语音现状和具体困难,探究语音教学实践中如何改变"费时低效"和"哑巴英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强调在“做中学”,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解决了英语教学中重视语言知识和语法知识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问题,是一种值得提倡并付诸实践的有效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的视角探讨外语教师的语言知识的建构,认为外语教师的语言知识,不论是关于语言的知识、运用语言的知识,还是教学的语言知识都应被视为是从社会环境的经验中产生的。外语教师的教学的语言知识至少应该涉及关于语言的知识,对外语学习过程的理解,以及批判的语言意识等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的知识都与教师原有的生活经历和知识基础相关。外语教师的学习和教学经验决定了其教学的语言知识基础,这就意味着教师的自传应置于外语教师发展中的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Despite universities’ enthusiasm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international academic mobility requires considerable institutional and cultural adjustment in terms of teaching and supervision styles, research expectations, and departmental relationships. Although language competency underpins these practices,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academics has neglected the impact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on professional identity. This article uses autoethnography to document conversations about language ability during my first two years as an academic in a French-language university. My responses to language-related comments evolved over time, reflecting how I positioned myself as a linguistic – or audible – minority, vis-à-vis the linguistic majority. Using cultural phenomenology, th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nteractional, unstable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academic identities and the importance of positive collective support for international academics who shift from majority to minority linguistic stat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