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日本对中国领土长达十几年的侵略、占领过程中,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及台湾、香港等地沦陷区建立了60多座广播电台或广播机构。日本侵略者将广播作为“舆论宣传之利器”,使其成为日伪政权媒介控制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2.
去年底,中央决定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这一重要决策给东北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使东北地区广播电视工作者精神振奋,他们把宣传报道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迅速行动起来,为振兴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本栏目刊发的这组稿件,是他们宣传振兴东北战略的理念、构想、做法,是他们从抓住机遇、更新观念、创新机制等方面对东北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发展的思考和探索。在实施振兴战略中,东北广播电视已展示了重要作用,将来也定会大有作为。相信他们的做法、探索,对读者特别是与东北地区有相同境遇的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目前,学界对于“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国人报纸抗日救亡舆论动员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内外报刊均对此事件给予高度关注,作为东北新闻史上进步国人报纸之代表《国际协报》(1918—1937),在抗日救亡舆论动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报纸设置系列揭露日军侵华、引导民众抵御外侮的宣传议题,唱响民族抗战的舆论主调,成为东北抗日舆论动员的先锋阵地,在抗战新闻史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4.
高威 《网络传播》2004,(5):18-20
2003年,中国互联网界相继聚焦到几件大事:孙志刚案、刘涌案,然后就是“宝马撞人案”。这几个事件可以说一浪接一浪,在互联网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继而影响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关于“宝马撞人”案件的言论,在网站的论坛上点击率超过了关于“非典”的话题。“宝马撞人案”这一舆论风波让人们开始注意到互联网的影响力,开始反思网络舆论在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经济转型城市随之出现。经济转型是世界性难题。英、德、法等欧洲资源型城市都已搞了几十年,相对而言。我们起步较晚.也可称“摸着石头过河”。如何走出一条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路子,成了转型城市策划者理性思考的课题,区域性媒体在减少转型成本。端正转型方向,加快转型的进程中,能否为转型城市提供有利舆论环境,讲究舆论引导策略,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某单位在食堂管理工作现场观摩会上,“独出心裁”地展示了耗时一周、花费上万元的“杰作”:精雕的“萝卜鱼”、细刻的“富贵鸡”、逼真的“面孔雀”……令人赏心悦目。这个单位的食堂连醋溜大白菜都做不好,搞出这些假名堂来实属不该。媒体实事求是地用图片展示了他们自鸣得意的“作品”,不过在图片说明中一语中的:“是做给同志们吃,还是做给领导看?!”寥寥一句话,将形式主义的丑恶嘴脸揭了个精光。  相似文献   

7.
《新闻传播》2004,(9):10-11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新闻系在辽宁沈阳共同举办了“新闻传播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学术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从业人员围绕“新闻媒体如何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给地方媒体带来了什么”、“在东北振兴中新闻传媒的责任、传媒业的发展趋势与竞争策略”等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多层面地进行了探讨与交流。代表们的发言观点独到。角度新颖,思想深刻。本刊“专题研讨”特刊发本刊记者的会议综述和几篇有代表性的专题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王建辉 《出版经济》2004,(10):10-12
中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有东部、西部、东北、中部等经济概念,自“七五”以来国家先后采取了一些重要的战略措施,如沿海开放,东部率先实现工业化,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中部似乎一度被遗忘了,以至出现“中部塌陷”之说,中部的同志不免有想法,有“不东不西,不是东西”之类的失落。现在中央提出“中部崛起”,胡锦涛同志在2004年“两会”期间指出,要“发挥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加快中部地区的发展步伐,促  相似文献   

9.
舆论引导上有两大误区,一是在指导思想上把受众看成是消极被动地接受信息的“靶子”,片面地认为只要媒体不断轰击,受众就会接受这种观点;二是阻塞信息渠道,以为“控制”住了主流媒体就等于“控制”住了舆论。这种简单化对待“舆论引导”的结果,会造成“媒体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疏离。从而造成“媒体舆论场”公信力的缺失,实际上是放弃了舆论引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东北大鼓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大鼓是产于沈阳地区的地方曲种。因沈阳在历史上曾名奉天,故当时有“奉天大鼓”、“奉派大鼓”之称。张学良“东北易帜”后,该曲种又称“辽宁大鼓”。因这一曲种在东北广泛流传,所以多称东北大鼓。东北大鼓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基本唱腔,如四大口、四小口、慢  相似文献   

11.
在整个社会舆论领域里,存在着媒体传播与口头传播的两个“舆论场”。正确处理“媒体舆论场”与“口头舆论场”的辩证互动关系,尽力扩大它们之间的重合度,增强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和影响力,是我们在实现“三贴近”中应该着力破解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春,在西安市民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件影响重大而且意义深远的事情,网名为“秦透社”的网友在古城热线、白鸽网站和华商网等三家网站发起了“西安发展十大教训”的评选。  相似文献   

13.
郑亚楠 《新闻传播》2004,(11):24-24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对东北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也对东北的新闻传播媒介提出了挑战。由于我国的新闻传播媒介与西方新闻传播媒介有着鲜明的不同,即被明确地赋予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职责,因此,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宣传中,如何有效地引导舆论成为新闻传播媒介的新课题,加强媒介的专业化建设不失为一个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敢于触及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设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增强舆论引导的有效性 作为党的耳目喉舌,党报不仅要体现在对党和政府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准确把握和阐释上,而且更要体现在对国计民生、社会热点及人民群众关注焦点问题的有力引导上。过去,我们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往往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从而放弃了引导舆论的主动权,忽视了引导舆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伍蔚然 《新闻世界》2013,(7):180-181
【摘要】近年来发生的“药家鑫”案、“七十码飙车”案、“郭美美”事件等均引发了舆论狂潮,并影响了实际问题的解决进程。网络舆论无疑已经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重视和熟悉网络舆论的形成规律和发展演变。本文以“表哥”杨达才事件为例,分析网络舆论的演变情况,并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的引导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历史、风俗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虽然媒介在舆论引导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上全国是统一的,但是不同区域在地理环境、文化底蕴、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区域性媒介要想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要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进行适合市场的舆论引导。就拿东北地区的舆论特征来说,最近几百年,因清王朝“龙兴之地”的尊贵而在东北实行封地政策。解放以后,作为国家的重工业基地,东北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长期的封闭也使得东北人的观…  相似文献   

17.
营造促进农民增收的浓厚舆论氛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农民增收发出了“一号件”,这是党中央继1982年-1986年连续发出5个“一号件”之后的第六个“一号件”。像一股春风,“一号件”在山川大地引发出了滚滚的春潮;像一场春雨,“一号件”在万里神州催生出了浓浓的春意。件中的22条内容,政策性强,措施得力,内容丰富,含金量高,触及的都是当前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网络舆论环境日益数字化与智能化这一现实背景,从认知规律出发,探索“善抓热点”在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并由此提出了顺应认知规律创新舆论传播内容及媒介、走群众路线找寻“流量密码”、利用智能化技术提升信息竞争力、吸纳和培育“圈层发言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面临着“二元经济”、“环境破坏”等诸多问题,而所有的问题都必须在改善发展质量,加快发展速度的过程中解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施维  李竟涵 《新闻战线》2023,(22):59-61
全媒体时代,“三农”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挑战、新机遇,做好高质量舆论引导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应发挥主流评论旗帜和灵魂的作用,从表达策略、表达视角、表达内容等方面持续提升主流评论表达,突破纸媒的传播手段和渠道,发挥主流评论优势,展现主流媒体“定音鼓”“定海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