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乙烯基单体在炭黑表面上的接枝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炭黑表面接枝聚合改性及表征手段及改性炭黑在介质中的分散性能。分别在铈离子体系、正丁基锂引发体系、过渡金属离子乙酰丙酮铜(Ⅱ)或焦磷酸络锰(Ⅲ)体系的作用下,炭黑与乙烯基单本发生接枝聚合。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位浓度、反应时间对接枝聚合反应的转化率、接枝率的影响。利用FT-IR分析确证了炭黑表面的接枝反应,利用TEM表征了接枝炭黑的形态。表面接枝后的炭黑在介质中的分散稳定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在不考虑其他杂质参与聚合反应的情况下,并基于已有对丙烯聚合反应过程的普适化认识,提出了一个普适的丙烯聚合反应机理(基元反应).在已有的丙烯聚合反应机理基础上,为了证实该聚合反应过程总活性基是否满足“稳态假定”以及考察聚合反应温度对聚合过程的影响,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研究了传统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下的丙烯聚合动力学.模拟得到的总活性基数目在丙烯聚合初期快速增加到峰值,然后随聚合反应的进行保持恒定,证实了丙烯聚合过程中总活性基符合稳态假定.同时,模拟得到了聚合温度对丙烯聚合过程的转化率、分子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聚合过程中,丙烯单体的消耗速率随聚合温度升高而增加;不同聚合温度下的数均聚合度峰值相同,但随温度增加,数均聚合度峰值来得早;随聚合温度增加,数均分子量减少,分子量分布变宽.  相似文献   

3.
以环戊二烯钠为引发剂,对丙烯腈在四氢呋喃中的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单体与溶剂配比对丙烯腈聚合的影响,并且用粘度法对聚合产物的粘均分子量进行了表征。发现环戊二烯钠/四氢呋喃体系对丙烯腈聚合反应具有一定的引发活性,且随着引发剂用量增加聚合反应转化率增大,聚合产物的分子量下降;延长反应时间,转化率和分子量都增大;反应温度升高聚合反应转化率及产物的分子量均降低;溶剂用量的增加,聚合反应转化率及产物分子量均降低。  相似文献   

4.
作为催化剂使用的超细铝粉的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胶囊化包覆法,以苯乙烯为聚合单体,无水乙醇为反应介质,进行了超细铝粉的包裹聚合反应,制备出了颗粒大小约为40um的胶囊体,对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并使用了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粒度分析等方法对微胶囊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5.
以α,α'-邻苯二甲基桥联双茚基钐二苯胺化物为催化剂,对丙烯腈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丙烯腈聚合的影响,并且用粘度法对聚合产物的粘均分子量进行了表征。发现α,α'-邻苯二甲基桥联双茚基钐二苯胺化物对丙烯腈聚合反应具有极高的催化活性。随着催化剂用量增加聚合反应转化率增大,聚合产物的粘均分子量下降;延长反应时间,转化率和分子量都增大。  相似文献   

6.
以超酸为催化剂,可使玉米油发生聚合.聚合反应在温度为75℃时便可发生,且随着温度升高,聚合速度加快.聚合产物的碘值最低小于玉米油初始碘值的约40%,粘度最大增加至玉米油初始粘度的约300倍.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酸酯乳液合成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纳米环保水性涂料的基料-丙烯酸和丙烯酸正丁酯自由基聚合而生成丙烯酸酯乳液.并研究了各反应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规律,对聚合条件进行了优化,确立了制备乳液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以叔十二烷基硫醇作为引发剂诱发丙烯酸乙酯的聚合,并对该聚合反应的动力学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聚合反应是有机合成中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聚合反应机理和高聚物单体的判断是近年高考的热点问题,也是考生作答的难点问题.现围绕这两点把聚合反应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0.
采用悬浮聚合的方法,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制备聚苯乙烯球状颗粒聚合物,探讨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和搅拌速度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并用热分析仪对聚合产物进行热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11.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是目前可控/活性聚合最成功的方法之一.它以过渡金属配合物为催化剂,通过有机卤化物引发剂引发丙烯骏酯类、苯乙烯等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合成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的各种聚合物.本文介绍了原子自由基聚合反应原理,应用以及近几年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降低制备脂肪族聚碳酸酯过程中环境污染,提出采用离子液体催化碳酸丙烯酯开环聚合制备脂肪族聚碳酸酯。考察了离子液体的酸性及其对开环聚合过程中转化率、酯基含量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吡啶为探针分子红外光谱法能测定离子液体的酸性;不同Lewis酸性离子液体[Bpy]Cl-(Zn Cl2)x均能催化碳酸丙烯酯开环聚合形成脂肪族聚碳酸酯,反应过程伴随着聚合、脱羧、断链反应历程;离子液体可分离回收循环再用,且具有不挥发、不易燃易爆、不易氧化、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使产物脂肪族聚碳酸酯纯净无杂质。实验证明,离子液体催化碳酸丙烯酯开环聚合是制备脂肪族聚碳酸酯较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采用芘激基缔合物荧光探针技术研究了苯乙烯聚合反应过程.芘单体与激基缔合物荧光强度的比值(Im/Ie) 随着苯乙烯聚合反应的进行而增加.Im/Ie 的变化可以归因于聚合体系反应过程中探针微环境粘度的增加.由此获得了Im/Ie 的变化速率与聚合反应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芘探针荧光强度比值Im/Ie 可以用于监测苯乙烯聚合反应进程.  相似文献   

14.
聚氯乙烯聚合反应是一个间歇化工生产过程.控制对象聚合反应温度前期吸收热量,后期释放热量呈现出非线性变化,同时釜体容积大,测量温度又滞后,控制恒温有一定难度.为解决该难题,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与杭州蓝天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在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聚氯乙烯聚合釜改造项目上采用了48m^3聚合釜温度控制技术,提高了树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F^e3 游离基终止剂对白球聚合反应的影响,探讨了聚合反应机理,并提出了树脂生产工艺纯水的制备新工艺。  相似文献   

16.
离子液体具有不挥发、蒸汽压较低、热稳定性好、绿色可重复利用的有机溶剂,因此其在电化学、化学反应和分离萃取等方面广泛应用.本论文对离子液体的种类、性质、应用和合成方法进行了综述,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乳酸本体熔融缩聚法直接合成聚乳酸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廉价的乳酸为原料,系统地研究了乳酸本体熔融聚合法直接合成聚乳酸的反应条件,如反应时间、温度、氮气保护、压力等对聚合反应产物分子量及产率的影响,获得了乳酸本体熔融聚合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8.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MMA/纳米Si3N4体系的聚合过程进行研究,着重考察了聚合温度,纳米Si3N4粉体加入量及引发剂AIBN用量对体系聚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聚合反应温度,增大引发剂用量,均可使体系的凝胶效应提前出现,聚合速率增大;而纳米Si3N4粉体的加入对体系的聚合起到延缓的作用,且随着加入量的增加,聚合速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9.
通过使用电子顺磁共振仪(ESR)对苯乙烯自由基聚合体系中自由基的跟踪测试,进一步证实12-钼磷酸确实能够在自由基聚合体系中起到阻聚剂的作用,而且更加明确地提出其阻聚机理:通过捕获体系中的电子达到抑制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聚甲基丙烯酸酯精准合成技术存在金属催化剂残留及产品颜色化问题,设计了有机小分子催化的碘介导可控自由基聚合反应综合实验,合成了分子量精确可控、具有极窄分子量分布的聚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凝胶渗透色谱考察了聚合反应动力学行为和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量分散系数。并将所合成的聚合物作为大分子引发剂继续引发单体聚合,核磁共振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结果证明了所得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端基活性。该实验涉及有机合成、高分子合成及反应动力学行为研究,对促进可控自由基聚合的学习及实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