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言即行,说话与理解都是一种言语行为。计算机是对人大脑的模拟,因此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也应是对人类言语行为的一种模拟。目前的自然语言处理系统大多是基于人类语言的句法、语义理论之上的。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为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自然语言处理实质上是一种言语行为,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要想有所突破,必须从句法、语义的理论上升到语用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正《自然语言计算机形式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作者:冯志伟)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本书对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各种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梳理。首先讨论了自然语言处理的学科定位;接着介绍了语言计算的一些先驱研究;然后以主要的篇幅讨论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各种形式模  相似文献   

3.
基于格语法的问答系统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语言处理是研究使用计算机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是当前人工智能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格语法是自然语言处理学科的一种基本理论,在诸多智能系统中获得成功应用。基于格语法的问答系统,就是把句子用格框架写好后建立句子库,提问时,把问题的格框架与句子的格框架进行匹配。给出答案。  相似文献   

4.
理论语法是对客观语法的描写。各种不同的理论语法都是在不同程度上向客观语法的逼近。评判一种理论语法的尺度,除了其理论上的一致性、完备性、解释性、可证伪性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评判尺度,那就是应用价值。文章从计算机的自然语言处理角度讨论语法研究的取向和视角,讨论了同步组块理论在自然语言处理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机器翻译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重要分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机器翻译研究的结合不仅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各种跨语言需求提供了便利,也对解决其他自然语言处理任务有着启发与借鉴作用。首先概括了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些基本概念,然后举例说明自然语言处理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最后展望机器翻译未来发展趋势并进行总结。这有助于加深对自然语言处理以及机器翻译之间关系的认识,旨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机器翻译是人类用计算机进行的自然语言间的相互翻译,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一个研究分支,其发展应建立在完善的语言学研究的基础上。目前,计算机在翻译的过程中只是处于"辅助"的地位,但从长远来看作为机器的计算机也永远不可能替代人的位置。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概念,并介绍了目前常见的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工具,分析了其优势和不足,进而提出只有将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相结合才能译出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正《自然语言处理综论》(第二版)由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原作者:Daniel Jurafsky(D.朱夫斯凯),James H.Martin(J.H.马丁);译者:冯志伟,孙乐。本书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词汇的计算机处理",讲述单词的计算机处理,包括单词切分、单词的形态学、最小编辑距离、词类,以及单词计算机处理的各种算法等。第  相似文献   

8.
李培培 《现代语文》2007,13(1):29-30
1.引言 机器翻译(简称MT)是相对于人的翻译而言的,就是应用计算机实现从一种自然语言文本(称为"源语言")到另一种自然语言文本(称为"目标语言")的翻译.MT要实现对自然语言的翻译,必然涉及对自然语言的理解.因此,MT是自然语言处理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9.
国内朝鲜语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在介绍自然语言处理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对朝鲜语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希望为今后朝鲜语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大量近义词的存在为我们准确地表情达意提供了很大便利。多年来,近义词辨析研究也是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量近义词存在也给计算机的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和人机对话带来了诸多困难和挑战。本文拟从三方面逐层探究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义素分析法对于汉语近义词辨析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