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字这两笔,一撇一捺仅两笔,却不好写,从书法角度讲,字的笔画越少,想写好越不易;从社会学角度讲,“人”字这两笔,内涵丰富,哲理深邃,想写好更难,这两笔有一笔没写好,便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生.  相似文献   

2.
"人"字这两笔,一撇一捺仅两笔,却不好写.从书法角度讲,字的笔画越少,想写好越不易;从社会学角度讲,"人"字这两笔,内涵丰富,哲理深邃,想写好更难.这两笔有一笔没写好,便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生.一笔写成长,一笔写衰老.人生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包括思想和肌体.新的不断滋生,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常对某些字的笔顺,笔画弄不大清楚,我们如果把一些笔顺、笔画的规律交给他们,就可避免出错或少出错。这里介绍两种规律: 一、一些学生常把“区”,“凶”,“画”等字的笔画算错,因为他们往往把这类字的左下角的竖折“(?)”误认为是两笔:竖,横。这里,我们应该使他们把这类字与“国”、“四”、“凹”等字区别开来,告诉他们这样一条规律: 凡是全包围结构的字,如国,团、回、凸等,其左下角的“(?)”都是分两笔写,最先写那一竖,最后写那一横封口;凡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如区、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中有许多两兼的现象,下面举几例略作说明。1.笔画两兼。例如,“釜”字本应从“父”和“金”,构成形声字。但是造字者却利用人们的错觉,让“父”字的末两笔兼并“金”字前两笔,即成为“公共边”,使“釜”字的结构简洁紧凑,增强美感。  相似文献   

5.
“人”字有两笔,从古到今,没有简化过。一个人只有为集体、国家和他人做奉献,这个“人”字才写得完整。  相似文献   

6.
师:请看老师的板书。(板书:人。)一撇一捺相互扶持,这个“人”字才能立于天地之间。(添加笔画写“从”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份鼓励多一份希望。(再添加笔画写“众”字。)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人以上才称“众”。(板书:“听众”。)何谓“听众”?  相似文献   

7.
我们有时指责或讽刺某人没有文化或文化水平较低.常用“目不识丁”这个成语来形容。为什么用“目不识丁”来形容文化水平低呢?有人解释说.“丁”字笔画少,“目不识丁”意思是连只有两笔的“丁”字也不认识,当然是文化水平太低罗。这种推理有点牵强附会。如说笔画少,“一”字的笔画还少些。不是有俗话说“扁担倒在地上也不认得”么?“扁担倒在地上”即指“一”字。  相似文献   

8.
汉字是由各种笔画组成的,要使每个人的字写得正确、美观、规范,就必须按照一定的法则组织笔画,这一法则就是结构。又称“结体”、“结字”和“间架”。  相似文献   

9.
提到书写,必然会联系到与此紧密相关的执笔姿势、运笔习惯等一系列问题.不同的执笔姿势、运笔习惯会写出不同的笔画、结字,而不同的笔画、结字特征都有不同的人格定性,就这一点讲,对教育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哪个人写出来的笔画、结字、字阵、章法“怪“,那么他的心态、个性气质必然也是“怪“.……  相似文献   

10.
学会做人     
“人”这个字虽是由简简单单的两笔构成,写好它不难,但要真正学会做人,就不那么容易了。谈到人,就要说到人生。人  相似文献   

11.
如何进行写字教学 ?已经有许许多多论述 ,但是 ,就笔者研究看来 ,大都没有走上比较科学的写字教学之路。这个论断不是没有根据 ,比如 :教材 ,几乎所有的小学语文课本都是把本来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构造性的汉字 ,按笔画的多少肢解开来。比如 ,八笔画的字用 8个田字格 ,十八笔画的字用 18个田字格等等。教师呢 ?几乎所有的教师几十年来的教学实践 ,都是在过分地强调“笔画”、“笔顺”,一笔一画地“数”着“教”的过程中渡过的。专家呢 ?几乎用数万字、甚至十几万、几十万字的宏论 ,从一横如何“写”讲起 ,依次讲“横竖撇捺折”,再讲不同结构…  相似文献   

12.
教材简析:本写字教学内容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练习5中的“写好铅笔字”,练写“十”“丰”“牛”等字,这些字的主要笔画是横与竖。横与竖是汉字的重要组件。写好这两个笔画是学生写好汉字的基本前提。掌握由横与竖笔画组成的字的结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书写规律,为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教育艺术》2007,(12):F0002-F0002
提及“永字八法”,凡学习书法者,无人不晓,它指的是汉字基本笔画书写练习中,“永”字涵盖了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个笔画,是练习汉字基本笔画的最好范字。通过书写这一个字,就可以掌握八个基本笔画的写法,为书写复合笔画、其它各种结构的汉字打下基础。它好像是学习声乐前的发声练习、体育比赛前的活动准备。每当写书法作昂前,或买支新钢笔试用时,好多人都喜欢写个“永”字来看书写工具写的姿态是否到位,它更是专家考核一个书写者基本功是否到位的首选例字。  相似文献   

14.
一、寓教于乐,突破难点开始识字时,许多学生很容易漏写笔画或乱加笔画而造成错字,针对这一情况,我就用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如“休”与“体”容易相混,我便讲:“一个人倚在木头旁休息,请注意休息的休右边是个木。”“染”字很多学生易加点,我便强调“染房里不卖药丸子”。“啄”字学生经常少写一点,我便告诉学生“啄木鸟在吃树上的害虫呢 !这一点是它捉的小虫,可不能掉啊 !”这样学生能够牢固地记住易错的字。   二、抓住特点,分辨形近字   例如“辨、辩、辫、瓣”这几个字除了“瓣”字读音特殊外,其他几个读音相…  相似文献   

15.
参加者二人,每人轮流写一完整笔画,以构成字写完最后一笔者获胜。如“者”字,共八画,第二个写的人完成最后一笔,但“者”字还能构成“都、煮、猪、睹、堵”等字,那么,下面加偏旁的人就要思考比较和计算,看看加哪个  相似文献   

16.
写字教学是最基本的语文技能训练,是实用性的启蒙教育。我们应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科学合理地指导,有效地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技能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一、打下扎实基础1.熟悉“田字格”。小学生初学写字,不知从哪里下笔,写出来的字有的东倒西歪,有的顶天立地,熟悉“田字格”对他们掌握笔画的位置、字的间架结构,形成相对稳定的书写框架很有帮助。所以教师应先让学生认识“田字格”,观察并了解“田字格”的作用。2.写好基本笔画。笔画是构成文字的线条,先写好基本笔画,才能写好字。教学初,教师要在田字格内教学生写好“…  相似文献   

17.
二十六、木字旁 图34-7的“梓”字,木字旁写得纵长,与右边相匹配,竖画收笔为垂露(圆笔),与右边悬针竖避免了重复. 图34-8、图34-9的“榱”和“桷”字在碑中连写,所以“榱”字的木字旁的竖画作了变化,由一笔变为两笔. 图34-10的“案”字的木字旁作字底,因为突出了上面的波画,故而木字旁写得比较收束. 图34-11的“相”字,木字旁的竖画由一笔变为两笔,第三笔撇画写得很有力度.  相似文献   

18.
做人为先     
王光 《中国德育》2010,(1):51-52
我们祖先创造的“人”字,共有两笔,一撇一捺。这两笔虽然简单,但却有着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9.
你知道吗     
“八字没一撇”这句俗语,按一般的解释,意思是:“八”字左撇右捺两笔,连一撇都没有写,哪来的“八”字,以此借指事情没有眉目.  相似文献   

20.
让字活起来     
常常有人对我说,他的字总写得那么呆,傻乎乎的,看看有没有办法“治”。我问他:“你写每个字时,有没有把笔画连贯起来的想法?”他说只是努力去写好,还没这想法。“没这想法”,就难以把字从“傻乎乎”的境地中解脱出来,不过,即使有这种把字写“活”的想法,也得有具体的做法才能付之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