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学生头痛的是"你给我写作文",学生喜欢的是"写自己的作文"。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直处于一种老师让学生"你给我写"的状态,学生在不情愿、在没有写作兴趣的状况下很难写出好的作文。  相似文献   

2.
毕业这一天     
李镇西 《班主任》2013,(8):61-63
所谓"这一天"是2013年6月9日。 早晨我来到初一(6)班,对学生们说:"过两天是你们杨静老师的生日。但明天就放假了,我们提前给杨老师祝贺生日吧!"学生们鼓掌,我们一起唱起《生日快乐歌》。我还请班长代我赠送杨老师一张贺卡。然后,我把我发表在《中国教师报》上的写杨老师故事的报纸也送给了杨老师。给默默无闻的杨老师带去快乐,我也很快乐。  相似文献   

3.
近日听了一位青年教师所上的《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课堂伊始,老师让学生说说对夏天的印象是什么?请学生发言时,一句"你来给我说说"传入我的耳中,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学生的发言到底是给谁听的?一句"你来给我说说",言下之意是说给老师听的,在这样的暗示下,  相似文献   

4.
一次课间,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复习的时候,你别叫我们归纳总结,给我们时间背就可以了。" 听了她的话,我就坐在她身边:"孩子们,给你们讲一个我上中学时归纳学习方法的实例,你们听听怎么样?"学生们一听是老师过去的事情,一下子就围了过来,好奇地看着我。  相似文献   

5.
郭荣强 《考试周刊》2012,(21):102-102
案例:放寒假前,我提醒学生,有空记得给老师发个E-mail,于是……"春节快乐!""哈哈,老师,过年的新照片,借你看下吧!""过年好开心哦,收到很多红包,老师你的红包什么时候给?"  相似文献   

6.
王艺 《考试周刊》2013,(69):187-188
学校的李老师在班级教育一个违纪学生,这个学生非常犟,李老师说一句,她顶一句,要么就是一句话不说,最后弄得李老师非常生气,也很着急,一气之下就说:"不和你废话了,让我打个电话给你家长吧,看看他们对你这样是怎么看的."她却说:"你凭什么打电话给我家长,我又没犯什么大错."师生谈话很激烈,那个场景,老师的声音,学生的眼神久久印在我的脑海.  相似文献   

7.
近日参加一次教研活动,听了几节课,其中有两个教学片段引起了我的思考。 片段一:"老师,我是按纸张的颜色来分的" 一位老师上"平行与垂直"一课。新课导入后,老师就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纸.让学生在纸上随意画两条直线。所有的学生都画完后,老师选择9位学生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然后让学生把黑板上的不同画法进行分类。老师的本意是让学生把展示在黑板上的画法分成两类:  相似文献   

8.
"高考,你准备好失败了吗?"我的话不啻于一颗重磅炸弹,班里马上就"炸营"了。"老师,班主任都是告诉我们要背水一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你这不是在给我们泄气吗?""老师,你说这样的话,纯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老师,是不是因为你孩子今年不参加高考呀,说得这么轻松!"……学生七嘴八舌地声讨着我这个"不负责任"的老师,  相似文献   

9.
近日,在一则新闻报道里,我无意中了解到,一些初中、高中的政治老师给初一、高一的学生布置"悼词"、"墓志铭"作业。我在感慨教师的出奇出新之余,心头不免生起淡淡的隐忧与凄凉。  相似文献   

10.
吾生     
早年的学生顺子来看我,聊得开怀。他突然抛给我一个问题:"老师,您还记得毕业时您送我的书上的题词吗?"我说:"记得——顺天顺行、顺水顺风。"他笑了:"没错。但是,我想问您在这八个字下面还写了什么?"  相似文献   

11.
"你长大了干什么?" "我要当老师的老师。" "为什么要当老师的老师?" "我要给老师布置很多很多的作业,让他每天也做不完。" 这是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和一个大人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
王成 《生活教育》2012,(1):62-63
"老师,你犯法啦!" 这几天学到约分,学生作业问题较多。午饭后,我捧着一摞作业簿走进教室,打算利用中午的时间给学生补一补。谁知刚进教室,学生们就嚷了起来,吓了我一跳:我犯法了?我犯了什么法?"  相似文献   

13.
吾生     
早年的学生顺子来看我,聊得正开怀,他突然抛给我一个问题:"老师,您还记得毕业时您送我的书上的题词吗?" 我说:"记得——顺天顺行、顺水顺风。" 他笑了:"没错。但是,我想问您在这八个字下面还写了什么?"  相似文献   

14.
以"追求高效课堂"为目标,本人尝试做好"课堂引入""课堂新授""课堂反思""课后交流"这几个环节的工作。"爱也是学习动力!"学生喜欢一个教师,爱屋及乌,也就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课程。有自卑感的学生,会不接受老师的高期望;有自强精神的学生,会鄙视老师的歧视,"说我不行,我非要证明给你看我行!"所以,教师对全体学生的高期望必须要有效地被学生"认同"或"接受",成为大家的共识,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蒋老师回来了,蒋老师回来了."一个慢一点进教室的学生见我走上楼梯,他高兴地冲进教室对同学们喊着.当我带着一脸歉意走进教室时,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蒋老师,我们很想您!祝您幸福!我们感觉您很久没有给我们上数学课了."我看到那一副副纯真的笑脸、  相似文献   

16.
杨云燕 《考试周刊》2012,(37):183-183
[课堂实录]镜头一:"老师,我知道!我知道!"课堂上,孩子们踊跃发言,气氛很活跃。一个学生发言还没结束。其他同学就高高地举起手,并大声嚷道:"老师,我知道,让我来……""老师,老师,我知道,我知道!"可一连几个孩子的意见和刚发表完意见的孩子的观点是一致的。镜头二:"老师,我来,我来!"课堂上经常出现这种现象:老师提问后,学生反问:"老师,你说什么?"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一种心灵碰撞和思想交融的过程;我做班主任工作的宗旨是:将"爱"进行到底!依靠班干部铸造良好的"班风";班主任是"责任"的化身;在生活细节上给学生细心的关怀;因为我深受过我的老师给予我美的感染和传承,所以我会继续"将爱进行到底",用我的真心捂热我学生的心,然后让我的学生用她的爱心再捂热她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18.
我自己也没有想到——我,这个来自600里外的支教老师,会在半年内和学生们好成这样。我喜欢和他们在一起嘻哈、玩乐,他们也因此更黏我,挺好。他们不知从哪里听说我要到邻近学校上公开课,竟在课上七嘴八舌地纷纷要求:"别去,老师别去给他们上课!"我问:"咋了?为啥别去?"又都不说话了。  相似文献   

19.
张伶 《学子》2012,(12):29-29
前不久,我参加了全国"现代与经典"的观摩活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南师附小孩子们精彩绝伦的课堂表现,他们在课堂中实现了自我,张扬了个性。追根求源,孩子们为什么能有如此表现?主要是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掌握了"放"的艺术。传统的老师总是把自己当作“纤夫”,对学生一点一点地教,要他们亦步亦趋,教不厌细,日清月结,把学生看成是需要拉...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要到了! 提到"老师"这个词,我的感情是既感激,又羞愧。遥想当年,我在有限的学生生涯中一直和老师们"斗智斗勇",比如前一刻还惬意地和我吹着风、散着步并苦口婆心地劝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班主任大人,后一刻却因为忘了落锁的时间,被翻墙而逃的我凄凉地"遗弃"在操场上;再比如那位自己放弃了午休时间,也不让别人午休的物理老师,每天中午四处"追捕"我,非要免费给我补习物理,却因为我那句充满狂霸之气的"不差物理那几十分"当场石化,但十秒钟之后又重整旗鼓,继续"厚着脸皮""求补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