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漱溟与冯友兰都注重直觉。前者一路讴歌"直觉"、"理性";后者斫出了一条"正的方法"与"负的方法"有机统一的新路径。二者最终殊途同归,都倡导"情理交融"。直觉观的发展影响到他们直觉教育的内涵。梁漱溟提出"情谊教育",冯友兰提倡"无形教育",两者都借助"礼乐"来调情理意,并希望藉由"静默"、"悟"的方法来达到"不言之教"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黄丽娟 《生活教育》2012,(19):38-39
(一)有一次秋游,我带同学们去紫薇公园玩。当我们经过一个小亭子时,一个学生喊:"看!一片花瓣。"我们循声望去,只见一片卷着的枯黄的花瓣随着风,在地面上一绊一绊地滚了过来,落在一棵桂花树根的旁边。我说:"这是什么?""秋菊。"一位学生马上说。"不对,这是秋菊的花。"站在我身边的一位学生说。"这不是花,而是花瓣。""对。"这时一位女生附和,"花与花瓣可不是一回事。这是一片菊花的花瓣。即使再美的花瓣,也不是一朵花了。"看着他们认真的,  相似文献   

3.
王辉 《文教资料》2011,(22):138-139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薛晓阳院长在在职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开展"教育说事"沙龙活动,通过说"在职"的事,说"教育"的事,说"硕士"的事,开辟了一片尝试改革的园地,建立了一座学习交流的平台,提供了一条疏导宣泄的管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爱勤 《上海教育》2009,(15):21-23
民众教育是孟宪承教育思想里"着力最著"的一个领域。在开展对民众普及教育的历程中,孟宪承始终在一种国际化的视野下思考中国的民众教育发展,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和需要,创造性地构建了民众教育思想体系。与同时代的陶行知"生活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晏阳初"平民教育"、梁漱溟"乡村建设"等相比,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过程中,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因能施教、张扬个性。本文主要介绍一种体现人性化的教学模式——"绿色"教学法。  相似文献   

6.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当我们把教育定位在只是"脱贫致富"的手段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实际上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因为它没有重视"人",没有从文化特色和具体情况出发来发展教育。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提出"共生教育"理念。所谓"共生教育",解决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人类自身的生长同它外部世界的良性发展形成一个共生互补的系统。另一个问题是在与其它民族、其它文化相处以及对待自己的文化和现代化发展这些问题中形成的文化"共生"。一个是自然"共生"、一个是文化上的"共生"。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才有可能解决我们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7.
教育碎思录     
⊙如今,"模式"一词满天飞,例如有"教育模式"、"管理模式"等等。什么是"模式"?按流行的解释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成熟而有效的结构程序。其实,无论是教育模式还是管理模式,它们都是针对具体的人,而每个人的年龄、性格以及具体情况等都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自从教始,一直奉行"给学生一个好心,不给学生一个好脸"的教育观念,起初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师在学生面前仍然一副严肃的面孔,师道尊严,高高在上,已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给学生一个好心,更给学生一个好脸,"好心"首先反映在"好脸"上。有了"好脸"学生容易和教师沟通、交心,真正体会到好心。一次上课,一位学生和同座窃窃私语,无视我的存在。在过去,我肯定先通过视线暗示,而后警告,最后亲密"接触"。可能有两种情况发生,一是学生和教师顶撞,僵持不下,闹得教师下不了台。二是暂时把学生"管"住了,  相似文献   

9.
"从做中学"是杜威从其实用主义经验论哲学内在逻辑出发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作为一种探求学习理论",从做中学"实质是一种生命教育理论。"从做中学"包含着杜威的"生命整体存在论"、"经验方法"及"探求逻辑"等思想,蕴涵着深刻的生命教育价值和意义。探讨杜威生命教育思想和"从做中学"的生命教育价值对于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抢进门     
金苏玥 《生活教育》2012,(19):45-46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小事,却常常让我感到巨大的愉快和满足,比如——"抢进门"。家住在五楼,爬楼虽然累,但是如果有了比赛,就非常有趣了。我和爸爸"抢进门"的比赛,想来已经有五年的"悠久历史"了。抢进门就是看谁的脚先迈进家门,不仅要靠速度快,更重要的是斗智斗勇,用语言和动作迷惑对方。我们还总结出几招"独门秘笈"呢。招数一:"拖挡计"。有一次,我故意在前面慢慢地走着,但总是"不经意"地挡住走在后面的爸,  相似文献   

11.
美国青少年搜星计划是对"天才"实施教育的一项行动,但这种"精英教育"却受到了平等主义者的批判和反对,认为是违反教育公平原则的。事实上,搜星计划无论对"天才"的鉴定还是培养,都反映出"因材施教"的思想,这是差别基础上的公平,是更高层面上的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2.
"成人"教育就是如何培养一名有益于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格人才的教育。就语文教师而言,教师要在学生的心中播下良善的种子,就先要加强自我修养。在认真完成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培养任务的同时,必须注重"育人",自觉承担起学生"成人"的教育。在文学教育中融入"成人"教育,要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还要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一个校长提出一个理念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将这种理念落实到学校教育实践中,进而转化为师生的自觉言行。作为新创办的南城县第一小学校长,我和学校教师团队本着"教育充满童味,童年温暖一生"的宗旨,着力打造"童味"教育办学特色。"童味"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其核心是:本真、快乐、阳光、成长。"童味"教育是一种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4.
教师如果不懂得教育的技巧,只靠盲目辛苦和付出时间,是不可能很好的达成教育效果的。教育技巧实际上就是"怎样教"的工具。"表扬"便是一种有效教育的技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充分运用这一技巧,将表扬蕴藏于无痕无形之中,柔和而不突兀,那么,"表扬"将能释放出最大能量,它将处处"生花",使教育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孙子兵法》称,"知迂直之计者"可以常胜。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是数学常识。教育过程中,看似最直接、最便捷的线路未必是最"短"、最有效的线路,常常恰恰相反。一、迂回策略,直达教育目标何时才能达成目标,正面、直接的教育,许多时候显得遥遥无期,无力、无奈。迂回教育,虽然不是两点间的"直线",但是,许多时候"直达"目标。如:煮沸的开水要灌进热水瓶,泡茶时,要一次又一次地倒开水,因  相似文献   

16.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我们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主要是把陶行知思想与当今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分析研究教育规律,以便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内涵陶行知先生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的内容,详细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时刻重视"寓教于乐",坚持"教学做合一"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银川市兴庆区作为自治区城乡一体化示范试点区。近年来,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列为新形势下教育发展任务中的重中之重,通过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行动计划",创新性地开展"学校联合发展"试点工作,在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改造城乡薄弱学校、缩小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办学差距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实施"三步走",阶段性地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第一阶段:2003—2005年。为了帮助农村学校加快发展,开展了"城乡学校手拉手互助互学共发展"活动,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研究需要建立适合于自身范式的情况下,教育随笔作为一种"一线式"教育研究新范式,开启了学术新景观。它不仅自身具有教育研究范式的特点,还拥有专家和一线教师这一学术共同体,是"上天式"教育研究范式的终结,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赏识教育是一种爱的教育,通过欣赏赞扬学生的闪光点,给他提出新的要求和希望,使学生自觉地发挥优势,克眼不足。但笔者以为,赏识教育与其叫"赏识教育"不如叫"识赏教育"。因为只有"识"人,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赏"人。"识"是"赏"的前提,"赏识教育"的第一步应该是"识",第二步才是"赏"。  相似文献   

20.
科学教育中存在"读"与"做"教育观念,早期的科学教育强调"读",20世纪初针对"读"的科学教育,出现了重视"做"的科学教育思想,但我国当下的科学教育依然过分偏重读的一面,为此,科学教育的改革应强调做的一面,在读与做之间寻求动态的平衡。"做"不仅仅是"玩",而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点的探索性活动。学校与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做"科学的条件,研究引导学生"做"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