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规范研究生的学术行为,解决研究生学术失范的问题,不仅在于对研究生进行学术规范的教育,还在于培养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只有以培养研究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再与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学术气氛等方面的建设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规范研究生的学术行为。  相似文献   

2.
朱杰人在《学术出版的策略》(载于《大学出版》2007年第四期)一文中谈到,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学术出版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人们因此就谈论学术出版的春天还为时尚早。他为此提出三个理由。其一,我们无法否认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也不得不承认有太多的功利性东西在左右着出版行业.一些出版商对书的价值判断已完全丧失了学术的、人文的、科学的和社会的起码标准,  相似文献   

3.
学术出版是出版同行近年来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开取用(open access)的不断普及,学术出版必将面临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王超 《中国博物馆》2012,(1):120-121
“博物馆与新媒体”学术研讨会于2月24日到25日在山西大同举行。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马自树、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宁立新、大同市市长耿彦波、副市长郝月生等领导出席并讲话。  相似文献   

5.
刘兵  宇文 《出版参考》2005,(8):22-23
好几年前,很偶然地在书市上看到一本名为《小世界》的小说,也很偶然地想起似乎曾在某份报纸上读到过关于这本书的介绍,于是在有些不经意间买下了英国作家、文学批评家洛奇的这本小说。我像这样买下的书也有不少,绝大多数都在匆匆读过之后便很快地忘记了。尽管对一些商业化小说——请恕我品味太差,但我确实很爱读那种作品。  相似文献   

6.
虞农 《出版参考》2005,(6X):26-27
科研成果是国家及各级部门科研规划的结果,是专家学者殚精竭虑的心血结晶,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文化发展水平。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统计,2003年,我国科技成果登记数为30486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16项。  相似文献   

7.
学术不端事件近些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术期刊的出版中,如何杜绝和防止这种现象的不断出现,成为学术期刊编辑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结合期刊界近些年使用比较普遍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知网检测系统的使用情况,对其中常常出现的失真情况进行了一一分析和探讨,以期对我们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把握和判断学术不端起到一个很好的提示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1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开办前后,全国就出现了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术性电视节目: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湖南卫视的“新青年千年论坛”。学术电视节目品位高雅、内涵深邃丰厚,受到社会精英阶层的赞誉,着实在社会上引起了一些震动。但是,如何把节目制作得既内容丰厚又形式活泼,使观众乐于接受呢?这是摆  相似文献   

9.
眼下,"腐败"不止是政界的一种病态,它已蔓延和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就以学术而言,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声称来自中国某大学两位教师至少70篇论文被证明是伪造的;英国《自然》杂志报道,中国某期刊发现31%的投稿存在抄袭;国内多家媒体披露,一篇医学论文遭16个单位25人6轮连环抄袭;某大学进行的《大学生网络道德状况调查》报告得出,57%的大学生承认在网络上抄袭过论文;我有一篇题为《文字差错与心理障碍——浅谈"视而不见"的心理机制》的文章,发表在某杂志1993年第4期上。仅隔两年就被改头换面为《文字差错的心理障碍与防范》,翻版在该刊1995年第4期上;等等。难怪国际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社论,敦促中国采取措施制止科研领域的猖獗欺骗行为。  相似文献   

10.
《百家讲坛》栏目在电视媒体中首推"平民化"学术视角,"平民化"的学术赋予了大众传媒丰腴的血肉之躯,媒体为学术的"平民化"提供了宽口径的快速通道。一方面,《百家讲坛》栏目"火"了,主讲学者"火"了;另一方面,负面消息接踵而至,学者名声毁誉参半,媒体功效屡遭质疑,学术与传媒的关系必须引起各界人士的深思。  相似文献   

11.
王一如 《新闻爱好者》2011,(14):154-155
《百家讲坛》栏目在电视媒体中首推"平民化"学术视角,"平民化"的学术赋予了大众传媒丰腴的血肉之躯,媒体为学术的"平民化"提供了宽口径的快速通道。一方面,《百家讲坛》栏目"火"了,主讲学者"火"了;另一方面,负面消息接踵而至,学者名声毁誉参半,媒体功效屡遭质疑,学术与传媒的关系必须引起各界人士的深思。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句话的关键词是"时代精神",而时代精神源于对"时代问题"认知与评价的理论自觉。任何时期的哲学要成为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就必须对那个时代所产生的重大问题做出理性的分析与评价,成为引领该时代发展进步的"旗帜"。学术乃兴教强国之公器。  相似文献   

13.
闫慧 《图书情报知识》2020,(3):F0002-F0002
学术界有自古英雄出青年的传统。哈佛大学语言学教授乔治·金斯利·齐普夫(George Kingsley Zipf)和时任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统计专家的阿尔弗雷德·洛特卡(Alfred J. Lotka)均是在他们四十六岁时提出了文献计量学三大定律中的齐普夫定律和洛特卡定律。生于1892年的阮冈纳赞(Shiyali Ramamrita Ranganathan)在他三十九岁的时候出版了图书馆学名著《图书馆学五定律》(The Five Laws of Library Science)。开创了中国图书馆学正规教育事业的韦棣华女士是在她三十八岁的时候来到中国,开始在文华学院担任教师并兼管图书馆工作。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经典学术出版案例,“学术集林”能够刀刃向内,勇于“纠错”,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其在纠错方面的认识与态度、方式与方法、追求与精神,对新时代学术出版高质量发展而言,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在傅山(1607—1684)逝世三百周年之际,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共同发起的全国第一次“傅山学术讨论会”于8月13日至21日在太原召开。贺麟、张岱年、石峻、蔡尚思、杨向奎、张恒寿、肖箑父、郑昌淦、王思治、虞愚、张颔、郝树侯、赵擎寰等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百二十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侯外庐、冯友兰、任继愈等专  相似文献   

18.
张琼 《档案》2014,(12):41-43
"了解之同情"几成为历史学者的口头禅,也成为陈寅恪先生学术思想的象征之一。多年来,学界围绕这五个字展开了一系列争论,如其基本理念及"意义",学术思想来源,甚至其是否为陈氏研究史学的方法等,均成为讨论焦点。笔者就其学术渊源展开初步探讨,认为此观点虽然有可能受了一些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然而在"中学"中其亦自有渊源。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学繁荣的前提是明确学术概念,并建立良好学风。今因一些基本概念的不确定性产生歧义,致使学术讨论未能取得应有效果。同时,在学风上也存有浮躁现象,须摆正各代学人的位置,彼此尊重,以促进学术与事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所谓社会热点问题,一般是指群众较为集中关心的问题,它常常触及到生活、道德标准等人们所敏感的事物,因而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使其成为人与人交往中的中心议题。鉴于社会热点问题较其他社会问题在人们心中的重要位置,有必要从新闻学和舆论学的学术角度探求一下其产生与发展的规律,以求得社会热点问题的更好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