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俊君 《内江科技》2011,32(12):145-145
在油田开发初期主要封堵单一水层,采用传统的光油管挤注堵剂的方法就能很好的加以解决,而随着油田开发到中后期,油井高含水原因由原来的单一层出水已经过渡到多油层水淹及套管漏、透、破引发的出水,针对多水淹层、长漏失段复杂井况的堵水,传统挤注工艺远远满足不了现场需要。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如今油田不同含水开发阶段控水措施面临的矛盾,机械堵水技术随着矛盾的转变而不断发展完善这一状况,根据采出剖面调整的重要影响作用,从高含水期开发阶段油井控水技术将面临着多层高含水的矛盾以及堵水技术的实情出发,本文将具体阐述油田机械堵水技术的发展方向及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在油田开发后期,油层水淹和高含水层的管外串漏问题严重影响了原油采收率的提高。在常规的井温找窜测井中,利用自然伽玛曲线在出水层位曲线幅度的变化特性,结合井史资料,综合分析寻找油井的高含水层、水窜层在东辛油田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宋运武  鲁飞  程刚 《内江科技》2014,35(8):28-28
濮城油田经过33年的开发已经进入"三高"开发阶段,注水目的层逐渐向低渗层、薄差层转移,延长分注管柱有效期是油田能够注好水、注够水以及实施稳油控水技术的前提和保障。由于井下套管内壁腐蚀产生沟槽点、腐蚀产物在套管内壁的附着、修井作业的钻铣刮磨等工序对套管内壁的伤害、钻塞后卡封段的水泥、堵剂的残留物等影响,存在封隔器密封性能和分注管柱有效期短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研制了双级密封管柱,现场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6,(7)
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后期时,"稳油控水"是开发的技术关键之一,"稳油控水"的途径主要通过分层开采技术和聚合物驱油技术来实现。本文结合油田的实际应用,对这两方面的进行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6.
《内江科技》2016,(5):32-33
A油田是一高孔高渗底水稠油油田,底水能量充足,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以及井筒内部摩擦造成水平井见水快、产水量高、水锥侵入迅猛。在综合考虑国内外控水工艺和借鉴国内类似油田开发经验的基础上,认为ICD技术在A油田具有较好的应用可行性。根据油藏地质特征,优选3井为研究对象并建立相关地质模型。模拟结果表明,ICD控水技术能有效抑制底水锥进速度,增加日产油量降低油井含水,在5年内可累增油2万方。因此,ICD技术在A油田的成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军 《内江科技》2019,(5):62-63
<正>分层测试是解决油田中高含水开发期间层间矛盾、提高采收率最有效的手段。本文就系统考虑工艺、开发、设备等影响分层测试成功率等主要问题,在江苏油田实施井筒治理、工艺优化、仪器升级、重新分注等方法,取得了一些经验并作一个简要总结。江苏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层间矛盾越来越突出,造成产量下降,采收率降低。因此进行分层注水、配好水、注够  相似文献   

8.
朱林峰  郑凯  朱建军  秦龙 《内江科技》2007,28(3):104-104
在油田高含水开发期,不同类型的水窜、水害严重影响采收率.针对多层位大间距封堵施工费时费力、占井周期长、一次成功率低的现状,进行了Y531封隔器在多层位、大间距套管封堵工艺技术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胜利油区高含水油田多口检查井测试和研究,阐述了高含水期水淹和强水淹区块油水饱和度分析结果的特征和规律,主力和非主力油层驱油过程中水饱和度的差别;应用最基本的饱和度数据判断高含水期水淹、强水淹地层、注水驱油效果、优势渗流通道位置,为正确利用油水饱和度数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晶等 《内江科技》2014,(4):54+38-54,38
<正>埕东油田辖区内共有六个水驱单元,水驱产量占年产油量的70%。水驱单元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面对新井、措施选择难度大、管网腐蚀严重等诸多困难,如何挖潜增效降低自然递减率实现水驱产量硬稳产,成为水驱单元开发面临的重要难题。为此,我们积极探索紧紧围绕"注精细水,采效益油"的开采目标,结合目前开发实际,精细注水井管理,大力开展水井各项工作,最终实现了个单元注水井在各层系上的"动态合理配注"。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了高含水后期的层间矛盾和平面矛盾,满足油田稳产和"稳油控水"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为了补充地层能量,油田的开发必须注水。注水井调剖的目的是调整注水井吸水剖面结构,改善层内、层间矛盾,提高注水效率,这是油田高含水期实现控水稳油的重要手段。从注水井注入调剖剂,封堵高渗透层,提高注入水波及面积,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是现代油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和认识油藏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它是借助计算机来进行模拟和研究油藏的动态过程。与传统的油藏工程方法相比,具有考虑因素多,可以设计多种开发方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在注水开发油田的高含水后期,由于油层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不清,使得剩余油潜力挖掘难度越来越大。本文以中原油田文10块小层水淹图的绘制为例,介绍了小层水淹图的绘制方法及注意的问题,深化了区块小层水淹状况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认识,并结合小层水淹图对油井实施堵水、补孔等措施,在剩余油富集区利用低无效注水井转采、老井大修换井底等措施挖掘油藏潜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江红 《内江科技》2011,32(2):17+24-17,24
针对现河庄油田东部河100断块区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后。由于井况问题复杂,注采井网不完善,层间非均质性强,地层物性差异大等突出矛盾,开展了“单元目标化”管理工作,为进一步提高河100断块采收率,加强水淹治理及控制自燃递战探索了一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濮城油田细分开发配套工艺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建华  李勇  柴敬兰 《内江科技》2011,32(7):111-111
濮城油田经过20多年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主要表现在层间多层见水,层间矛盾加剧,递减加快。针对这一现状,2009年在西区沙二下和沙三中6=10油藏开展了以细分挖潜为主的综合治理,通过分注、挤堵、卡堵、分层改造和分层酸化等技术,区块开发水平明显改善,开发效果好转。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水平井配套开发技术提高孤岛油田采收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岛油田为河流相沉积的疏松砂岩稠油油藏,1992年进入特高含水期后,重点开展了以“砂体内部夹层空间预测”为核心的河流相储层构型分析、三维建模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等技术研究,配套形成了独具孤岛特色的水平井开发管理模式,水平井配套技术的应用,使孤岛油田特高含水期正韵律厚油层、稠油水淹层顸部、窄薄油层、高含水潜山油藏、断层边部等挖潜取得了新进展。截止2007年底,已投产各类水平井76口,提高了孤岛油田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6.
高压低渗断块中高含水期开发技术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章权  李克敏 《内江科技》2010,31(12):142-143
牛20断块是高压低渗透油田,由于早期整体水力压裂,导致油藏快速水淹,最高含水上升67.1%,断块存在着主力油层局部暴性水淹,非主力油层及主力油层边部注水长期不受效等矛盾,近年来在油藏精细描述、裂缝特征及水淹水窜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局部井网补充完善、间歇注水、大修、封堵、解堵压裂、油井转注、水井高压细分注水等配套治理手段,使区块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该善。  相似文献   

17.
注水开发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受储层天然“三大矛盾”和注水长期冲刷影响,储层渗透性、润湿性等参数发生改变,导致注入水沿高渗流优势通道,即大孔道、裂缝部位突进,从而造成注入水低效或无效循环,导致注水波及体积下降,影响水驱开发效果.为此,研究一套低效、无效循环水识别方法,对控水挖潜、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8.
《内江科技》2013,(7):44-45
<正>文明寨油田经过多年的强化开采,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油藏开发的主要矛盾随之由层间、平面矛盾向层内矛盾转移,储层内部结构非均质性作为主导油田开发后期水淹形式和剩余油分布复杂的核心地质因素,成为开发地质研究的焦点和热点。本文提出夹层是控制层内韵律段剩余油富集的主要因素,通过建立水驱数值模拟模型,研究夹层对韵律性厚油层剩余油富集的影响,提出正韵律厚油层挖潜方式及其适应性,提高油藏的开发水平及采收率。  相似文献   

19.
《内江科技》2016,(2):78-80
我国大多数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开采阶段,由于油层水淹状况复杂,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不清,导致油田后期开采难度增大。通过比较后期调整井和初期油井的测井曲线特征,Z2断块水淹层的电性特征表现为自然电位基线偏移、自然伽马渐趋光滑、电阻率总体幅度降低以及声波时差增大等。考虑影响油层水淹的其它因素,比如沉积微相、含油饱和度、储层物性等,结合测井处理和解释成果,采用基于"熵权"的评价方法进行水淹层定量评价,明显提高了水淹层解释符合度,并利用水淹指数I_(fw)将水淹层分为六级。  相似文献   

20.
黄文英 《内江科技》2010,31(2):93-93,98
本文分析了孤东油田七区西馆上段注水开采储层水淹台物性、流体性质、电性以及剩余油饱和度的变化特征。储层水淹后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都增大;地层水电阻率在原生地层水电阻率与注入水电阻率之间变化;原油表现为分子量增高、密度增大、粘度增大的变化趋势;储层水淹后引起自然电位下基线缡移,自然电位异常幅度逐渐成小。甚至由负异常逐渐变为正异常,水淹部位的声波时差也有所增大,大多数水淹层水淹部位的感应和微电搬系列电阻率下降蛟明显;孤东油田七区西馆上段正韵律储层中大多数水淹层都具有底部、中下部先水淹的特点,内部剩余油饱和度主要受储层物性的影响,层内表现为项部物性差,驱油效率低,其剩余油饱和度下降相对较慢,剩余油相对富袋,层间表现为薄关剩余油相对富集,并间表现为边部井剩余油相对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