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学习英语不可避免地接触与之有关的文化。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只有注意、识别、了解并渗透英汉交际文化差异 ,才能培养学生对英汉交际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适应性 ,进而发展为一种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各民族文化,行为及思想都能通过语言传达出来.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跨文化交际教学. 一、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内容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它们也是跨文化交际教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确定了基础教育阶段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其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一、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内容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的导入应包括…  相似文献   

4.
语言、文化、翻译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通过实例着重探讨如何处理翻译实践中的文化差异。汉语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上的两种语言,文化差异将会给英语翻译带来一定的影响,只有了解英、汉两种语言风格的异同、文化背景知识和不同的民族心理状态,缩小这种文化差异,才能成功地进行翻译交际。  相似文献   

5.
肖勤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1):109-110
非语言交际在人类交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非语言交际研究的核心是文化差异研究。文化相对主义提倡文化的平等性和多样性或多元化。试图用文化相对论去理解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为跨文化交际人士消除文化冲突和文化休克,真正达到跨文化沟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文化,主要是处理好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语言差异与文化差异,文化因素与语言行为等关系;克服文化差异、排除母语干挠,更好地进行语言交际才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7.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决定了外语教学中,必须重视文化教学,文化是语言使用的必要语境,语言的学习必然离不开文化的学习。本文从文化及其与语言的关系入手,探讨了交际文化的内涵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提出了交际文化差异教学是进一步提高教学成效的途径之一,并针对交际文化差异的教学内容及策略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文化交往已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跨文化交往活动有时会发生交际者始料未及的交际障碍,小至误会,大至冲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即为“文化空缺”,反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质以及文化差异.因此,语言文化的差异是其产生的基础,“文化空缺”是语言文化异质性的集中体现.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空缺有几种类别:语言层面的文化空缺,主要包括能够反映文化内涵差别的词汇;交际层面的文化空缺,主要指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在文化结构特征方面的差异,如民族性格、思维方式、价值观、行为规范等;语篇层面的文化空缺,主要指不同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的语篇组织结构方面的不对应.造成文化空缺的原因有:民族性格、情感等的差异,价值观与思维模式的差异,礼仪禁忌的差异,典籍、典故以及宗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可以说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诸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研究这些跨文化交际中的故障问题,对于英语教学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只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忽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和文化差异,会导致学生不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在实际交往中自然地将汉语使用习惯带入跨文化语境,不可避免地使交际受到挫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急需大批的懂外语能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高科技专门人才。作为语言背景的深层文化 ,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语言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关系 ,以及研究文化差异带给语言的影响 ,有助于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1.
武玉莲 《山东教育》2006,(10):21-22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因此,不懂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会一种语言。”跨文化交际意识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文化导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东西方文化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本文就语言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习俗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2.
非语言交际是涉外旅游跨文化交际中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涉外导游或领队有时只注重语言交际,而忽略了非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作用,以至于文化差异引起误解。本文通过分析非语言交际性质和功能,以探讨消除文化差异可供操作的交际原则以及提高涉外旅游人才质量途径。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它被打上了文化传统的深深的烙印。所以语言交际受制于文化差异因素。本文从学英语的角度浅析文化差异对语言交际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3,(65):53-55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学习一门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作者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语言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系,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王媛毅 《海外英语》2011,(9):117-118
非语言交际就是不用言词的交际或用形体语言的交际,由于其文化内含比语言交际隐蔽,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造成大量的文化误解和冲突。为培养学生克服文化差异,较好地理解并接受外族文化中的非语言行为,教师在非语言行为教学活动中需要把握好以下三点:重视本土文化的接受度;平等对待非语言行为本身;改善课堂文化。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跨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彼此之间进行成功交际所需要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文化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文化教学是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有效途径。大学英语教学应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视培养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跨文化意识,以适应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探讨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社会文化对语言和交际的规约作用以及文化差异对语言和交际的影响。这主要从词汇使用的制约和语法使用的制约两个方面来研究,以揭示语言和社会文化的密切关系,进一步完善、丰富语用与社会文化的理论体系,最终减少社交失误,促进人际交流。词汇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社会现实,并受该民族的文化传统等的制约。语法是语言表达方式的小结,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各异。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由于地域、历史、习俗、宗教、思维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词语承载着不同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英汉词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对语言和交际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各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深深地蕴藏在语言中,制约着语言行为的发生。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文化差异是影响学习和语言交际的重要因素。语言教学不仅包括语言知识的教学,而且包括文化知识的教学。成人英语教学也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一、进行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文化差异是国际文化交际的障碍,要克服这种障碍就必须加强文化教育。文化是语言的载体,所以我们要给学生以语言教育和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1.听说方…  相似文献   

19.
杨琳 《林区教学》2010,(7):63-65
非语言交际是交际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交际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种非语言交际形式,如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等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认真探讨跨文化中非语言交际的内容、特点以及差异性形成的原因等,有利于提高人们对文化的敏感性,对民族文化的包容性、认同性,形成与不同文化交流的不同且高效的策略,从而增强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又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语言文化对英语教学的影响极大,这种影响主要来自英汉两种语言在表层和深层两个层面上的文化差异.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注意文化导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