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十亿中国人民久已盼望的正义审判的日子到来了》""《九亿人民的审判》"读者诸君:上面引的是两条关于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标题.第一条载于一九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解放日报》的头版头条.第二条是一九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解放日报》转载的《人民日报》社论的标题.审判林彪、"四人帮"人心大快,但看了这两条新闻标题以后,不免大吃一惊.两个标题登在一家报纸上,而且只时隔一日,十亿人变成了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和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是我国两大著名报纸。然而,人们对于历史上的《人民日报》和《解放日报》却并不熟知。三十年代初,福建也出版过一份报名叫《人民日报》的报纸。那是1933年11月,驻守在福建的19路军将领陈铭枢、陈光鼐、蔡廷锴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一部分势力,公开宣布与蒋介石决裂,他们召开有20几个省市代表参加的“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决定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并与中国工农红军订立抗日反蒋协定。11月22日,人民革命政府正式宣告成立。这就是  相似文献   

3.
受中宣部新闻局委托,本课题组对《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工人日报》六家新闻媒介的新闻信息量进行了抽样调查。 此项调查的样本抽取时间:1995年11月1日——1995年11月10日。 此项调查的样本抽取范围:《人民日报》等四家报纸的全部版面;中央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新闻30'》节目。  相似文献   

4.
2004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第十五版的一组专题报道引起不小反响。专题包括《向“有色广告”宣战》(通讯)、《从“民不举,官不办”说起》(言论)、《“有色广告”毒害社会》等文章。发表后,人民网、中国金融界网等多家媒体转载,CCTV-3的《文化访谈》栏目也打电话来详细了解情况。人民日报总编辑张研农批示:“这是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的好事例。”《向“有色广告”宣战》这一独家新闻能够“出炉”,源于人民日报总编辑张研农转来的一封普普通通的读者来信。这封来信,是一名叫“童衡”的读者所写。信的标题触目惊心:《愈来…  相似文献   

5.
1981年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在经过两个月的审判之后,依法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作出严正判决。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纪希晨参加采访了这次审判的全过程。十年后,纪氏撰写《十年前,十亿人民严正判决》一文,回顾当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提醒人民永远不要忘记“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6.
甲:我看报,多次遇到‘二二得五’的荒唐语。乙:不会吧!报纸都是经过秀才们精心推敲严格把关的,还会有错? 甲:你大概不看报。乙:我也常看报,怎么没这感觉? 甲:那你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乙:啊?我进幼儿园了?空口无凭,你能举几个实例吗? 甲:你听这话对不刘?‘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吉安地区二百七十四个乡镇有二百六十四个成立过苏维埃政权,井冈山成为中国革命的摇假’(一九九二年五月六日西安晚报一版》井冈山万众争看‘毛泽东’——市话赴赣演出纪实》)。乙:好象没啥不对。  相似文献   

7.
甲与乙,久别偶遇,寒暄数语后,甲问乙:"你孩子学习好吗?"乙答:"不好。"两个字,噎得甲说不出话来。更让甲心碎的是,乙作为微博控,当天就愤愤发微博道:"我终于拉下面子,勇敢地说了‘不好’……什么时候,中国人能不再关心别人家孩子的学习,我们孩子成长的环境可能就不至于这么变态了。"甲揪着我,吐槽吐得气急败坏:"我多有病呀我关心别人家孩子的学习!我连她孩子是男是女都不记得了!我不就是没话  相似文献   

8.
我的第一篇     
1995年5月12日,我正在家里看书,有人突然进来说:“喜彬,你的文章上报了。”我半信半疑,接过报纸一看,啊!是《人民日报》!第一篇文章就上了《人民日报》,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相似文献   

9.
刘琪 《青年记者》2017,(23):52-53
研究内容 记者节是中国三大行业性节日之一.2000年11月8日是新中国的第一个记者节.每年的记者节前后,各大传统媒体都会以各种方式报道记者节及记者这一职业群体. 笔者选取3份具有代表性的报纸《人民日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青年报》的相关报道作为分析对象,以11月8日为中心,前后分别加入一天的报道,即11月7日到11月9日期间的相关报道均在分析之列.  相似文献   

10.
陈丹 《新闻大学》2002,(3):29-32
本文以《人民日报》为个案,通过分析1994-2001年《人民日报》“世界艾滋病日”期间(11月30日-12月2日)有关艾滋病议题的报道方式和内容取向,探讨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国主流报纸如何呈现与建构艾滋病相关议题。  相似文献   

11.
(喜庆音乐、锣鼓,压低混播)甲:常熟人民广播电台! 亲爱的听众,新年好! 我是薛珉,乙:我是缪缤。欢迎您收听我们主持的春节特别节目。甲:亲爱的听众,首先请接受我们电台全体工作人员的良好祝愿:  相似文献   

12.
赵金:展教授,您好!《人民日报》11月3日发表署名华清的文章《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有效管理加快新闻领域立法工作》,认为“应加快新闻领域立法工作,继续完善与新闻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做好新闻工  相似文献   

13.
《新闻前哨》2005,(1):20-20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去年11月17日,由人民日报《新闻战线》杂志社、深圳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新时期党报的定位和功能拓展"研讨会在深圳举  相似文献   

14.
第一篇社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篇社论当属1949年10月2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不可战胜的人民国家》.这篇社论针对联合国大会通过诬蔑中国人民的“决议”,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社论写到:“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都将永远记住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他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他宣布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社论强调指出:“在中央人民政府已宣告成立的今天,我们中国人民可以确信:我们已是一个不可能战胜的国家了.”  相似文献   

15.
《笑林广记》中有一则笑话: 甲和乙互相打斗,甲心一狠便把乙的鼻子咬了下来.乙为此上诉.甲竟说乙的鼻子乃为乙自己所咬.官老爷听了怒道:“混帐!嘴巴长在鼻子下边,自己怎么能把自己的鼻子咬下来呢?”甲一本正经地答道:“那是因为他站在凳子上,由上往下把它咬下来的.”甲的辩解令人可恨也令人可笑.因为乙无论站在何处都是不能把自己的鼻子咬下来的。甲这样强词夺理,从思想上讲叫作诡辩;从逻辑上讲,叫作理由虚假,推不出来,违反了形式逻辑的充足理由律.  相似文献   

16.
赵金:展教授,您好!《人民日报》11月3日发表署名华清的文章《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有效管理加快新闻领域立法工作》,认为“应加快新闻领域立法工作,继续完善与新闻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做好新闻工作、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供法律保障。”新闻立法是个老话题了,因为《人民日报》这篇署名文章的发表,  相似文献   

17.
《人民日报》有个专栏叫“今日谈”,每篇不足千字,短而小,但要想上稿却难上难!1993年元旦,我在日记本上写下誓言:猛攻《人民日报》“今日谈”。转眼间,5·23《讲话》发表51周年到了,我把早已写成的《农民想着他……》一稿寄往《人民日报》。岂  相似文献   

18.
1 在公共汽车上——乘客甲:又出事了! 乘客乙:什么事? 乘客甲:广播上说,在×时×地客车与货车相撞,车毁人亡……乘客乙:查到原因没有? 乘客甲:正在调查之中……乘客乙:调查完也就完了,不会有下文的。本作者评语:广播新闻应重视前后照应,有头有尾。虎头蛇尾不好,有头无尾更不好。公共汽车上乘客议论中提出的这个问题,值得引起作者和编者注意。  相似文献   

19.
冯雪冬 《新闻爱好者》2011,(13):114-115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这一标题中的"给力"引起了网民的强烈关注,网友用各种亲密的语言给予《人民日报》极大的肯定,如"《人民日报》很给力"、"《人民日报》微笑了"等在网络  相似文献   

20.
1945年,“八一五”抗日战争胜利,祖国光复,中共吉林市特别支部接管了伪满《康德新闻》吉林分社遗留的设备,于同年10月10日出版了《人民日报》创刊号,周六刊,发行千余份。1946年5月28日,全体工作人员随军撤离吉林市。秋季,作为中共吉林省委机关报,更名《吉林日报》,后与《长春日报》合并,就是现在《吉林日报》的前身。佳木斯《人民日报》诞生于1945年11月下旬。当时中共合江省工作委员会成立,接收了国民党市党部《佳木斯民报》,正式创办《人民日报》,周六刊。1946年5月,《人民日报》改为省委机关报,更名为《合江日报》。 1946年5月15日,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