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改是对传统的续接、扬弃、补充、整合和发展,而不是简单的否定。基础教育改革思想理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应单一朝向于西方。基础教育阶段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  相似文献   

2.
馒头是今天最常见的面食之一,但我国古代献中馒头的异称很多,如炊饼、笼饼、包子等,对馒头的定义也一直比较笼统模糊,目前的字典和辞书也未能予以明确的解释。通过对献的爬梳整理,希望可以对其名实关系作出辨析,并对其作出比较清晰的定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一再”和“再三”对动词的要求,对时间的要求,对几种特殊格式的要求几方面,较为细致地辨析了二者的区别,以便帮助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嘻嘻姐姐发言: 在进入本期 的"读'来'读' 往"之前,我们先 来看一段有趣的 对话!未对末说: "你戴上大盖帽就了不起了?"末对未说: "削尖了脑袋也没见你爬上去。"代对伐说: "挎把大洋刀出来吓唬谁呢?"伐对代说: "裤腰带都丢了,还有脸出来逛?","说:"谁敢说我不是青蛙?"。"说:"镶上钻石,俺也是结婚戒指。"一对二说: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对《》说: "头发少才是智慧的象征。"  相似文献   

5.
"咬文嚼字"是指导学生学习文章时,对一些关键词语反复咀嚼、推敲、体味.通过对这些词语的理解,达到把握课文主旨的目的."旁征博引"指在理解课文字面意思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学习一篇课文,这两种方法都很重要,既要"咬文嚼字"准确地把握字意、词意、文意,还要善于"旁征博引"不断地积累、充实、提高自己.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磁偏转"和"电偏转"分别是利用磁场和电场对运动电荷施加作用,来控制运动电荷的运动轨迹和速度,以达到人们对其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没有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往往抱怨学习环境的恶劣,这样对不对呢?  相似文献   

8.
"以为"和"认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 《现代语文》2004,(3):12-13
"以为"和"认为"历来被认为是一组同义词,辞典里对这两个词的注释也往往用"互训"的办法. 我们查阅了十五部比较权威的词典,其中九部纯粹是从语义层面上进行注释的.例如<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认为]对人或事物确定某种看法,做出某种判断.  相似文献   

9.
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司马迁《报任安书》进行深入分析,"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并非指死的意义,而是指对死的态度."重于泰山"的精确原义应是把死看得很难,不轻易赴死;"轻于鸿毛"的精确原义则是把死看得很容易,欣然赴死."重于泰山"并非说的是死,而是说的"不去赴死";"轻于鸿毛"所指才是"赴死",并且是"视死如归".作为对古...  相似文献   

10.
陈顺成 《现代语文》2006,(5):106-108
"制定"和"制订"使用情况较为混乱,与现行辞书对二者的界说不无关系."定"、"订"在本义和引申义上都不相同,与"制"结合后,"制定"和"制订"二词的语法功能无异,意义却是泾渭分明.近代,"制订"误用为"制定",二者渐混.应该从意义角度对二者的使用条件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1.
"文化"与"文明"的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代文化研究视野中,文化与文明长期以来被视作同一概念,但在汉语的使用中却一直保持着审慎的区别。这种矛盾的出现,源自我们对西方“文化”概念的全盘接受。其间所体现的并不仅是对一个概念的接受与否的问题,事实上它表达的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屈从。在文化研究获得本土的合理性日益迫切的今天,有必要对文化和文明重新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12.
朱晓娜 《现代语文》2008,(5):110-111
由甲骨文知"儿"是指人,"子"是指婴;"儿"多用于古时妇女的自称和对奴婢的称谓,"子" 则多用于对男性的称呼;"儿"带有贬义色彩,一般称呼地位低下的人,"子"常用于尊称或贵称.  相似文献   

13.
“更”、“更加”和“越发”三个副词有着鲜明的使用特点。它们既有共性,又表现出很多个性,对它们的正确认识与合理解释将有助于我们的应用与教学。  相似文献   

14.
曾经听过一位知名的特级教师在介绍自己的教学体会时说:"我在上课前心情总会习惯性地紧张,这时,我都要把自己的情绪努力调整到最佳状态才走进课堂;因为课堂是神圣的地方,容不得我有丝毫的懈怠。"这位名师学识不可谓不渊博,教学经验不可谓不丰富,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对学生的了解更是在常人之上,但每到课前仍是感到一种压力、一种紧张,这正是缘于其对事业近乎神圣的态度,缘于其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这样的"紧张感",我们实在难以与"小家子气"联系起来,只能报之以深深的敬佩之情。  相似文献   

15.
“出乎意料”与“意料之外”是两个常用词语,意思一样,都是指超出了人们的估计。先看其中的“意料”一词。《汉语大词典》释“意料”为“事先对情况、结果的估计”;《新华词典》释其为“事先的估计”,并例以“出人意料”;《现代汉语词典》释其为“事先对情况、结果等的估计”,例子有:意料之中/乎意料/料不到的事。可以看出,三部词典对出意“意料”的释义是一致的,都是一种事先的估计。从所附的例证看,“意料”一词的基本用法有二:一是可以相对独立地使用,如“不可意料”、“意料不到”;二是与其他词语结合成固定的词组使用,如“出乎意料”“…  相似文献   

16.
也说"特别"与"尤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特别"与"尤其"这对近义词,已有学者研究过.本文从句法、语义和语境等方面对这两个词进行了重新分析与比较,并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补充了一些新的观点,希望能对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7.
从四个方面讨论了“信”的基础--“解”:对原文字句的理解、对原文字句以外涵义的“悟”解、对原文字句的来历及曲故出处的了解、对英美作家的“辨”解。  相似文献   

18.
迄今为止出版的几十种当代文学史,对所谓“文革文学”和八十年代文学的基本价值判断比较接近,对五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以后的文学却有很大分歧。尤其是对五十年代文学,究竟是当代文学中的“遗产”还是“债务”(洪子诚语),文学史、教科书、社会与论缺乏共识。本文主要解读陈思和、洪子诚、陶东风及顾彬的四部文学史,试图梳理对五十年代文学“负资产”的不同继承方法、不同书写策略以及文学史生产的不同意识型态背景。  相似文献   

19.
张恒君 《现代语文》2006,(7):107-107
最近,台湾总统陈水扁的女婿赵建铭因涉嫌"台开案"而入狱,一时间成为媒体的敏感话题.大陆的报纸对"扁婿入狱"事件的报道一般使用"收押",也有用"羁押""关押"的,而港台对这一新闻的报道却一律用"收柙"一词,请看例子:  相似文献   

20.
在新一轮的新课程改革中,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教师能否实现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那么新课程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有何要求呢?简单地说就是变“独白式”教育为“对话”式教育。 一、对传统的“独白”式教育的反思 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的是一种知识“批发”式的“独白”式教育教学,在历史上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但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不能适应的。首先,它虽然忠于科学,但却背弃了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的独白几乎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学生的现有的水平,而只是把学科的逻辑知识象竹筒倒豆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